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个性化与差异化研究论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个性化与差异化研究论文

2

2025-11-26 10:25:2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还需要更加具有多元化与趣味性等特点,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氛围下去完成作业,减轻作业给学生所造成的负担,真正实现有兴趣、有效率地学习。

  [摘要]“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还需要更加具有多元化与趣味性等特点,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氛围下去完成作业,减轻作业给学生所造成的负担,真正实现有兴趣、有效率地学习。个性化与差异化的作业设计,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上述需求。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种类型的作业设计进行了简单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英语,个性化,差异化


  作业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和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特点。”为此,在“双减”背景下设计小学英语作业时,还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能够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内容,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现状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现状可以从下述角度分析。第一,作业内容单一化。在布置英语作业时,教师的重点往往在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其作业的内容比较单一且枯燥,大多为一些重复性较强的内容,但是忽视了作业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比如,其作业的内容主要是对一些单词进行抄写、阅读课本上的文章、抄写课文等。此类作业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但是长期选择此类作业内容,容易降低学生对于作业的积极性,使作业的实际作用也难以真正发挥出来。第二,教师对于“双减”政策缺乏足够的认知。“双减”政策与英语作业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能够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使学生能够在个性化与差异化的作业设计下,逐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可以更为灵活地运用所学习到的相关英语知识点。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所设计的作业内容依旧以单一化的书面作业为主,并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等进行培养,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但是其自身的素养以及能力并未获得全面的提升,对于英语这一学科的兴趣也无法提高。最后,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每一名学生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常常以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为主,采取一刀切的作业设计理念,并没有对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进行充分考量,使一些成绩较为优异以及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都难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我,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6fd7cb8300cbded0af221ff2b10a1e3a.png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个性化与差异化的优势


  (一)个性化作业设计的优势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比如有不同的喜好,有不同的个性等。因而在进行英语作业设计的时候,设计个性化的作业,能够使其与学生的个性更为契合,进一步提高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此外,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也有利于帮助教师以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所谓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本身就对作业的形式进行了拓展。很多学生之所以排斥英语这一学科,并非单纯不喜欢英语,而是不喜欢英语作业较为单一化的形式,比如常见的抄写单词或者抄写句型等。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则可以使作业的形式更为丰富,让学生在更为多元化的形势下感受到英语的乐趣,逐步对英语产生兴趣。


  (二)差异化作业设计的优势


  差异化作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能够及时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不同,对于英语本身的敏感度也存在着差异。差异化的作业设计,则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作业的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一致,切实关注到了各个层次学生的真实情况。第二方面,差异化的作业设计,也有利于提升评价的科学性。设计差异化作业,可以使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点评,让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更为牢固的基础。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个性化设计策略


  (一)设计实践类型作业


  除了常规作业设计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类型的作业,把实际生活与英语之间进行联系,使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学习到一些英语知识。比如,小学生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烈的好奇心理,因而教师可以借助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他们设计生活类型的作业,让他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一些英语的广告词语以及一些英语的广告牌等。这时,一些学生会从日常看的电视中,了解到“CCTV”;一些学生会在日常和父母外出吃饭的时候,看到常见的肯德基会标着“KFC”;一些学生会在穿衣服的时候,发现自己衣服标上面写着“Made in China”等。这类实践类型的作业,既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不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负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与英语之间的联系,进而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能够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


  (二)设计拓展类型作业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随着学生对英语有了一定的认知,对其形式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拓展类型的作业。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尝试制作一个英语书签、一张名片、一幅介绍房间的画,甚至一份英语报纸,在其中加入一些英语的内容,或者名言、诗歌以及对话等。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日常生活出发,利用学过的知识填充,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去寻找相关的资料,并汇集成最后的成果。通过此类拓展类型作业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完英语后使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事情,还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提高自身的认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个性化作业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三)设计跨学科作业


  为了进一步增强英语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布置一些跨学科类型的作业。比如,英语可以和美术课融合,在学习了自己的家人、老师的相关表述之后,可以通过漫画方式,介绍各个人物的特征。英语可以和劳动课融合,在学习完食物后,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汉堡,体会一步步地表达。当然教师还可以分两次完成一项作业,让学生画一些连环画作品,在后续英语教学中,让学生用英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绘画作品。另外,英语和语文课融合,在学习国家之前,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找一找关于不同国家的首都、地理位置、著名景点、饮食文化等内容。为之后课程的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设计多样化作业


  每个学生对于英语这一学科本身的敏感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换言之,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本身就拥有一定的天赋。从实际教学来看,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能依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来开展教学。但是,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则可以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内容,使作业能够与学生的实际发展相契合,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比如,一些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比较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其布置阅读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学习词语,把握语感。一些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但喜欢听英语类型的表达,那么教师就可以为此类学生布置听力朗读的作业,让学生在听取朗读的过程中掌握语句之间的规律。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对英语的书写感兴趣,那么针对此类学生,教师也可以为其布置简单书写类型的作业,让他们能够在书写的过程中,体会、纠错,从而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


  四、“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差异化设计策略


  (一)词汇作业分层设计


  词汇是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基础与难点,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听写能力的关键所在。如果学生本身的词汇量较为匮乏,不仅在进行英语交流时具有较大的难度,在进行英语阅读时也会面临较多的阻碍。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单词,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诵读以及抄写等多种形式实现。但是,小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不足,且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采取统一化的作业布置形式,容易忽视一部分学生的感受,使作业的有效性无法获得真正的发挥。为此,教师可以依据词汇,为学生设置分层类型的作业。第一类学生为基础较弱的学生。针对这一类学生布置词汇作业时,教师可以尝试把作业与游戏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先对词汇产生一定的兴趣,再去进行记忆,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口语作业分层设计


  口语也是英语学习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设计常见的听力类型作业以及书写类型的作业外,也可以尝试给学生布置口语作业。不过,由于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因此在布置作业时,也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分层方式,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一组,在布置口语作业时,以基础性内容为主,其目的是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形成较为良好的语音语调。可以让这一小组的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并把自己认为朗读最标准的一遍录制下来,后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引导与指正。针对基础不扎实的这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用英语的方式来复述课堂学习的内容。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口语能力也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对于语言的运用也会更为灵活。最后一组学生为基础牢固的学生。针对此类学生,教师则可以为他们设置一个主题,并让他们通过小组等方式来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此部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9713a7adddac60daeecb8a0b686e4ca0.png

  (三)作业数量分层设计


  学生个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完成相同作业时,所需要使用的时间有所不同,有些学生可能十分钟就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但是一些学生就需花费二十分钟甚至更久的时间。基于“双减”背景,布置小学英语作业时,教师就可以设置差异化的作业,对作业的数量进行分层,进一步提升作业的有效性。比如,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必须完成的题目,然后再布置一些选做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先完成必做题目,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必做题目的基础上去选择一部分选做题目来完成。依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可以为后续教学以及作业的布置进行调整,在保证基础弱的同学“基本饱”的同时,也能够保证“不够吃”基础牢固的同学,有所习得有所收获。


  (四)作业内容分层设计


  作业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对课堂进行延伸的一项重要工具。但是,一个班级有许多学生,每个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如果布置同一类型的作业,可能无法使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都获益。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对作业内容进行分层。比如,一些学生的口语发音不好,教师可以为其布置朗读类型的作业;一些学生单词记忆不牢固,教师可以为其布置抄写类型的作业;一些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积累较少,教师则可以为其布置阅读与写作类型的作业等。对作业内容进行分层,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薄弱项,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更为牢固的基础。


  (五)分层作业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小组合作类型作业也是差异化作业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分层作业与小组合作进行结合。比如,在学习生活中去哪里使用何种交通工具时,教师首先可以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去讨论自己生活中去哪里能使用到的交通工具。接着,需要在小组中选择出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组织交流,保证小组合作交流的效率。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抄写、仿写、续写三个层次的作业,由各个小组的组长及组员共同决定每个人所需要完成的作业内容。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而分层次的作业也可以保证每一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更有利于促进个体的最优化发展。


  总之,“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除了需要控制作业的数量之外,同时也需要注重作业的质量。基于个性化与差异化所设计的作业,不仅能够提高英语作业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作业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韩青.“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J].小学生(上旬刊),2022(9):103-105.


  [2]蔡婧雯.“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J].学园,2024(10):69-71.


  [3]徐滢.“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实践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网络论坛—文化艺术创新分论坛论文集(一).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2023:298-301.


  [4]张群会.“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分析[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六).贵州省江口县第二小学,2022: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