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数字阅读范式云端共育共生 ——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家长“无尽夏 ·云上读书会”创新探索论文

数字阅读范式云端共育共生 ——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家长“无尽夏 ·云上读书会”创新探索论文

4

2025-11-05 16:43:0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无尽夏·云上阅读”项目是数字时代推广家长阅读的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效,进一步推动家庭阅读文化的建设,形成家校社三方共谋、共育、共生的新型教育生态。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文章提出,“无尽夏·云上阅读”项目是数字时代推广家长阅读的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效,进一步推动家庭阅读文化的建设,形成家校社三方共谋、共育、共生的新型教育生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数字阅读;协同育人;云上读书会


  近年来,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数字阅读平台获取知识和信息。因此,打造更完善的数字阅读平台已经成为推进全民阅读的应有之义[1]。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阅读不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变化,深度融合视听形态,从传统的“纸上得来”升级为数字时代的“视通万里”[2]。目前,数字阅读在家长阅读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价值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借助新技术提升家长的阅读素养,显得越发重要。


  一、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无尽夏·云上读书会”理论因应


  数字阅读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以网页、App、电子书、社交媒体等为载体对传统的阅读模式进行深度改革,实现阅读内容、方式方法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提升阅读效率及阅读质量。数字时代的家长读书会已从“静态的知识传递”转向“动态的共创分享”,其核心是通过技术赋能增强家长的教育主体性,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与个性化。家校合作的内涵是改家庭和学校之间原先的从属关系为平等的合作关系,目的是联合家庭与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3]。那么,学校该采用怎样的数字阅读方式与各个家庭配合开展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从而达到“1+1>2”的教育效果呢?


  自办学以来,厦门市深田小学践行“阅读立根,阅读铸魂”理念,在学校阅读推广人的引领下,形成了由学生阅读、家长阅读、教师阅读组成的“爆米花阅读品牌”。“无尽夏·云上阅读”项目是厦门市深田小学“爆米花阅读品牌”的子项目之一,学校通过信息化数字阅读手段,运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效,进一步推动家庭阅读文化的建设,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亲子沟通能力和终身阅读意识,最终形成以家长阅读为榜样、引领学生持续阅读的全景式、立体化的阅读推广机制。


  二、“无尽夏·云上读书会”三维一体特色模式


  “无尽夏·云上读书会”项目仿佛一座桥梁,不仅能拉近家长与孩子间的距离,还能帮助家校携手探索数字化与教育教学之间的链接(如图1)。

  (一)反推与融合:探索数字阅读生态


  立足探索新型数字教育阅读生态本质上体现为信息化与家长实际需求的深度融合,即通过数字化媒介重构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新模式。数字阅读凭借其便捷性、互动性,为家长读书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而家长读书会则通过群体共读、经验共享等实践活动,推动了数字阅读工具与内容的优化,二者形成了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动态关系。


  (二)沉浸与互动:技术反哺阅读实践


  数字阅读突破了传统纸质书的物理限制,让家长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设备阅读书籍及育儿课程。“共读吧”小程序为家长提供了线上经验交流、互动的场域。静心连结、阅读分享、抽取卡牌等环节突破了传统面对面的互动形式,形成了“需求推动技术迭代—技术反哺实践深化”的良性循环。


  (三)协同与共创:构建数字阅读共同体


  在互动层面,数字阅读与家长读书会的耦合重塑了教育交流的形态。“无尽夏·云上读书会”的首要环节是向每个班级各招募1~2位家长阅读主理人,组成“数字阅读共同体”。在启动仪式上,阅读主理人加深了对学校阅读品牌的认识,学习了“共读吧”小程序的使用方法等,提出“无尽夏·云上读书会”线上共读活动的创意,并组织了班级共读活动。数字阅读共同体的构建提升了个体阅读的深度,增强了家长在数字阅读中的凝聚力,形成了“协同—共创—辐射”的良性闭环。


  三、数字时代背景下“无尽夏·云上读书会”“1+N+1”实施策略


  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4]。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家长常被困于“职场—家庭”的双重时间挤压中,存在育儿知识匮乏、难以妥善处理家庭关系等问题。对此,“云上读书会”通过“异步参与+碎片整合”模式,鼓励家长利用通勤、家务等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共读吧”小程序基于家庭关系动力学与数字阅读认知科学的相关理念,帮助学校重构数字阅读生态。学校通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1—重构机制阅读、N—云上浸润阅读、1—线下评价阅读”三大策略,构建了“无尽夏·云上读书会”“1+N+1”家长数字阅读体系(如图2)。

  (一)三维融合驱动:重构机制阅读


  在数字阅读深度重构的传播范式下,“无尽夏·云上读书会”通过精准定位阅读对象,构建了常态化、个性化、一体化的“三维融合云上阅读”顶层架构,让云上读书会在家长间、班级间流动起来。


  1.共读常态化机制


  深田小学秉持“阅读立根、阅读铸魂”的理念,将“无尽夏·云上读书会”作为一项常态化活动长期开展。学校在学期初组织整学期的全校共读报名活动,每天都会安排一个班级开展共读活动。所读书籍是根据学段进行选择的,形成了“1~2年级的启蒙阅读—3~4年级的精准阅读—5~6年级的思辨阅读”的“家长云上阅读梯队”。梯队的建设能够让云上读书会实现有机循环,同时使常态化共读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云上读书会的效能。


  2.共读个性化机制


  为提升“无尽夏·云上读书会”的价值,共读活动需根据各班级、各年级家长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定制阅读主题,如“爸爸不缺席读书会”“妈妈越来越美读书会”“爷爷奶奶隔代养育读书会”等。根据实际生活个性化定制主题,能使云上读书会更有趣味性,从而真正走进家长的心中,为常态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


  3.共读一体化机制


  学校是云上读书会的推广平台,连接着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学校和社会。为了使云上读书会更科学,实现共读一体化,阅读主理人需要对共读活动所需的各个岗位进行重新梳理,形成云上阅读六大岗位负责人,分别为主持人、共读人、材料收藏家、美图制作人、美文撰写家、报道编辑家。各个阅读主理人组织家长自主报名选择合适的岗位,并根据学校的时间节点推进活动。共读一体化机制使得云上读书会的举办更加科学便捷。


  (二)数字场景赋能:云上浸润阅读


  “共读吧”小程序凭借其便捷性、互动性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为云上读书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5]。图3展示了云上读书会的共读流程和五阶共读法。具体而言,在活动开展前,共读小组成员按照活动流程进行职责分配,根据不同学段家长的喜好和特点选择阅读书籍,并向全校发布海报、电子阅读资源及阅读计划。在之后的一周时间里,全校家长自由进行深度阅读,然后记录并分享阅读感悟。

  云上读书会第一期由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活动开始五分钟就有二百多位家长扫码参与旁听。传统的共读活动对领读人要求较高,包括对内容的理解、现场主持能力以及对流程的整体把握。相比之下,“共读吧”小程序让初次接触该模式的人也能够轻松胜任领读工作。在这个自由温暖的共读场域中,人人都是共读的主角。家长们围绕选定的书籍畅谈阅读感悟,分享育儿心得,产生了许多关于教育、成长的深刻思考。卡牌拓展环节将共读气氛推向高潮。共读者将自己抽取的卡牌内容与在共读活动中的收获与感悟相结合,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分享与总结。云上读书会的每一期活动都在升级迭代,注重阅读的实践与应用,通过分享家长的个人案例帮助参会者将阅读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探索更科学、高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三)双叠效应共融:线下评价阅读


  每学期末的“慧阅读·悦成长”线下阅读沙龙为参与云上读书会的家长提供了共同研讨、反思复盘、面对面交流互动的空间。通过资源整合、互动升级、个性化与群体性平衡、知识创新等多维度的交融,云上读书会与线下阅读沙龙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双叠效应,从而构建了“云上阅读生态圈”的完美闭环。


  阅读沙龙通过调查问卷征集关于家长育儿困惑的关键词,以共性的教育问题为导向,将家长分为不焦虑组、好习惯组、悦读组、沟通组等不同的阅读小组。小组成员共创、共谋,利用思维导图绘制新学期的阅读计划。与此同时,云上读书会的领读人将以不同的阅读视角带领家长分享经验。借助SHF数字化积分系统以及线下表彰颁奖的双叠效应,读书会得以实施阅读评价环节,这激发了家长的阅读积极性。在评价环节,学校颁发“书香阅读领衔人奖”“书香阅读推广人奖”“金话筒奖”“奇思妙想奖”“爱心奉献奖”等,让获奖家长站在学校舞台的中心。通过家校合作,“无尽夏·云上阅读”品牌的限量周边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喜爱,推动了云上读书会的发展与迭代。


  四、结束语


  厦门市深田小学的“无尽夏·云上读书会”通过“1+N+1”策略创新性地构建了家校社协同的数字阅读生态。该模式以数字技术为纽带,突破了时空限制,将家长的碎片化时间转化为深度学习资源,并通过常态化、个性化、一体化的共读机制推动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共读吧”小程序和五阶共读法降低了读书会的参与门槛,而线下沙龙与数字化积分系统强化了互动与激励,形成了线上线下双叠效应,最终实现了阅读从知识传递到行为实践的闭环。未来,学校可每学期实施精准调研,设计更科学、更合理的阅读主题和分层阅读内容,同时升级迭代生态运营模式,通过岗位分工、积分激励、品牌周边等方法构建可持续的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1]彭奇志,王球云,杨沉.全民阅读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作用关系及其运行机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3(12):50-56.


  [2]丛荣华.5G时代基于读者需求的数字化阅读效率提升策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195-197.


  [3]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张幺梅.广州市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家长参与问题研究:以广州大学附属小学为例[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


  [5]陈苹苹.信息技术赋能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实践[J].读写算,2025(2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