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浅论融合教育背景下感统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影响论文

浅论融合教育背景下感统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影响论文

4

2025-11-05 15:31:5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感觉统合是指通过对身体不同部位所采集到的各种感官信号进行分析、加工,从而获得对某一物体的整体感知与认识。开展感统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

  摘要:感觉统合是指通过对身体不同部位所采集到的各种感官信号进行分析、加工,从而获得对某一物体的整体感知与认识。开展感统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融合教育背景下,训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感统能力,可以使特殊教育在情境化、兴趣化、可行性与有效性方面得到提升。


  关键词:幼儿教育;感觉统合训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融合教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以注意力缺陷、多动行为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是其主要临床特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4.31%~5.83%[1]。注意缺陷与多动行为会导致儿童不能专心完成学业,从而造成学业表现不佳,学习成绩下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因学业成绩差,有留级、退学的风险,也有可能无法顺利毕业。可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严重危害了儿童的正常生活与学习[2]。


  大脑是人体的信息中心,从外界接收到的所有信号都会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经过大脑皮层的加工和统合进一步作出相应的响应,然后将这些反馈信号传递到身体的各个执行器官上,引起身体对外界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个过程被称为“感觉统合”[3]。幼儿外部适应能力与个体交往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程度。感觉统合能力发育相对滞后,不仅会对幼儿的适应能力、集体活动参与程度、情绪稳定性等方面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还可能会引发人际交往问题和学习障碍[4]。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进行学习。但是,许多授课教师缺乏对特殊儿童的正确认知和教育经验,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不能融入集体课堂等特点,容易给授课教师的教学带来挫败感[5]。因此,如何通过开展感觉统合训练(以下简称“感统训练”)来培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将基于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行为特征的描述,论述感统训练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影响,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536dce2b124bb06cf4849902119e2b27.png

  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与普通幼儿融合教育现状


  美国是融合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具体表现在相应的法律制度中。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就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来保证残疾人群得到合适的教育和帮助,其中有《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援助法》《发展障碍者服务设施法》《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融合和判例法》《美国障碍者法案》等[6]。这一系列的立法和规定表明了美国对融合教育思想的认同和关注。这些准则为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建构了一个教育政策框架。同时,也有一批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的社会力量为推动教育公平和正义而努力。例如,特殊儿童委员会、早期儿童部等机构都在自己的专业范围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促进了融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些机构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宣传政策、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使整个社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7]。


  与之相比,我国的融合教育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关于融合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很多学者将重点放在了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案例分析上,并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针对该问题的研究系统。但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在融合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的成功之处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教育事业提供有益参考[8]。


  从整体上看,尽管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有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可也正在朝着与世界接轨的方向迈进。为了改进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拓展特殊教育资源,政府及教育部都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二、感统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发展的影响


  感统训练是指对幼儿进行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以促进幼儿感官的和谐发展。感统训练对培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意志力、实践智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个体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和控制自身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品质。幼儿的意志力品质与其认知发展水平和情绪态度密切相关。认知程度较高的幼儿通常能更好地理解任务的目标和意义,从而更有动力坚持完成任务。同时,积极的情绪态度能增强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更愿意面对困难并坚持到底。然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往往表现出意志力薄弱、毅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幼儿在面对需要持续注意力和自我调节的任务时,常会表现出分心、冲动和难以坚持的行为特征[9]。


  针对这些问题,感统训练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教师通过设计和组织一系列感统训练活动,帮助幼儿整合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从而提升他们的身体协调性、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幼儿通过完成一系列难度逐步增加的任务,能逐渐积累成功体验。这些成功体验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能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当幼儿在感统训练中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会显著提升。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当幼儿相信自己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时,会更愿意主动参与活动,并且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更强的意志力。这种心理预期的形成,使得幼儿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分心和冲动的倾向,专注地完成任务。


  (二)有助于培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实践智力


  实践智力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个体能够通过对周围环境中各类信息的有效整合与分析,灵活应对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智力不仅依赖于传统的认知能力,如记忆、推理和逻辑思维,还强调个体在复杂、动态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能力。实践智力的核心在于信息的处理与整合,包括对信息的收集、筛选、分析和应用,最终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10]。对于幼儿而言,实践智力是他们适应日常生活、应对挑战并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基础。


  然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在实践智力的发展上往往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尽管他们的智力水平通常处于正常范围,可是由于注意力分散、冲动性强以及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他们在整合多源信息、制订计划、执行任务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劣势。具体而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往往难以有效地收集和筛选信息,或者在信息分析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导致问题解决效率低下。例如,在一个需要多步骤完成的任务中,他们可能会因为注意力转移而遗漏关键信息,或者因为冲动行为而跳过必要的分析步骤。


  感统训练作为一种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提升实践智力。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感官刺激活动,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整合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的信息,从而增强他们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和信息处理效率。例如,在“寻找食物”的感统训练活动中,幼儿被蒙住双眼,需要通过触觉感知物体的形状和质地,通过嗅觉辨别食物的气味,通过听觉捕捉周围的声音线索,最终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馈。这种训练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感官敏锐度,还能增强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快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实践智力。

51ec2e28dea1113bfec7b17145909dcd.png

  (三)有助于培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


  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幼儿大脑中的神经突触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和连接,这一阶段被称为“突触发生期”。在此期间,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敏感,适当的感官和认知刺激能够促进神经突触的生成和强化,从而优化神经回路的功能[11]。然而,如果在这一关键期缺乏足够的刺激,神经突触的数量会逐渐减少,神经回路的连接也会减弱,这种现象被称为“突触修剪”。突触修剪是大脑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旨在优化神经网络。但是,若在早期阶段缺乏必要的刺激,可能会导致某些脑区功能发育不足,进而影响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和认知刺激,对于促进其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以让幼儿观察飞行中的鸟儿的训练为例,简单的自然场景实际上为幼儿提供了多感官的刺激和整合机会。当幼儿注意到鸟儿的飞行时,他们的视觉系统会捕捉鸟儿的运动轨迹,同时,空间感知能力也会被激活,帮助他们理解鸟儿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大脑需要将视觉信息与空间感知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对鸟儿飞行的全面理解。此外,如果幼儿尝试模仿鸟儿的飞行动作,他们的运动系统也会被激活,从而促进其视觉、空间感知和运动协调能力的综合发展。


  (四)有助于培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他们在与同伴、教师以及周围人互动时,能够有效沟通、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影响幼儿的社会适应性,还对其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由于情绪情感不稳定、易冲动、注意力分散、社交技能不足等问题,在人际交往中常常面临较大的挑战。这些幼儿可能会因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被同伴排斥,或因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感到被孤立,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影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


  对此,在开展感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活动,如传递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幼儿需要站成一排,依次将一个小球或其他物品传递给下一个同伴。这个游戏不仅考验幼儿的触觉、视觉和身体协调能力,还需要他们与同伴密切配合,以确保传递的顺利进行。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锻炼感官综合技能,还能在互动中学会倾听、等待和协作,从而提升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和好动的问题,导致其对一些常规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但是,他们的感官系统也正在快速发育,具有无限潜力。为此,教育者要把握好黄金时机,开展感统训练,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寻求进步,使他们的身体、心理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这样既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幼儿在放松、愉悦的气氛下提升学习效率,从而消除由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造成的学习困难。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顺应了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还能根据幼儿的具体需要给予个性化的帮助,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涂梦璐,侯婷婷,杨福义.国外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20(9):53-59.


  [2]陈昱翀,何珍,文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岁幼儿的执行功能特点[J].中国特殊教育,2017(12):39-45.


  [3]何博,吕琦欣.幼儿感觉统合能力调查与训练研究[J].新西部,2018(15):59-60.


  [4]肖晓鸿.感统训练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8(7):143-144.


  [5]徐春华,李书平.创新保教康一站式服务体系,推进学前融合教育普惠高质量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24(7):64-65.


  [6]王晶.新时代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推进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39(7):109-115.


  [7]周翔.优先发展农村学校融合教育,加快城乡特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24(7):56-58.


  [8]吴甜甜,李文辉.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现状及路径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24,44(4):31-34.


  [9]王彤梅.试论特殊儿童行为调适的生理感统康复:融合环境中特殊儿童行为调适的生物生理训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4(1):51-55.


  [10]杨志英.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17):85.


  [11]王君芝,李孟春,何小轮.学前融合教育中感觉统合教学方案的制订与实施[J].现代特殊教育,2022(11):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