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论文

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论文

2

2025-10-27 17:16:2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推断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本文立足思维品质提升导向,针对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展开讨论。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推断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本文立足思维品质提升导向,针对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展开讨论。跨学科融合教学通过打破学科界限,整合知识,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激发学习兴趣,拓宽思维视野。基于此,本文从挖掘跨学科融合教学内容、开展英语辨析教学、组织跨学科实践活动、优化教学评价和设计跨学科融合作业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思维品质,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思维品质是学生思维个性特征的重要体现,涵盖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和创造等多个维度,反映了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思维层次和水平。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各学科之间相对独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能接触到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这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跨学科融合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并以更加综合、系统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应当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背景,深入研究跨学科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意义


  第一,创设思考机会。在跨学科的学习情境中,学生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分析其内在联系,这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思考机会,有助于他们形成更全面的思维模式,从而有效提升思维品质。同时,跨学科语境中的英语运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际应用语言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思考与总结能力。


  第二,激发学习兴趣。跨学科融合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通过将英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进而提升思维品质。

  第三,拓宽思维视野。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通过将英语与其他学科(如数学、美术、音乐、语文等)有机结合,打破了传统单一学科教学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一)基于思维品质提升,充分挖掘跨学科融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的基础,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入手,深入挖掘小学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点,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为学生提供了多维度的学习视角,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以“I can play basketball”单元为例,该单元围绕篮球运动展开,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对话、描述图片内容,学会用英语表述文中的人物是否会打篮球,并用英语鼓励需要帮助的人。在本单元中,教师可以将英语教学与小学体育学科内容相融合。篮球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项目,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肌肉力量,还蕴含着团队合作与竞技精神。在跨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讲解英语知识点,还可以引入篮球运动中的传接球、运球技巧等体育知识,同时传递健康体育的理念。通过这种跨学科融合,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能从体育学科的角度理解篮球运动,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要求小学英语教师与体育学科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分析学科融合的切入点,促进学科知识的共享与流动,使各学科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相互渗透,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而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思维品质提升,开展英语辨析教学


  思维品质是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和创造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和水平。为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英语辨析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辨析,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知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思维品质。


  以“School things”这一单元为例,该单元旨在让学生学习与学习用品相关的词汇(如pen、pencil、ruler、school bag等),并掌握用简单句型(如this is...that is...)介绍和描述这些物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辨析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摆放两件学习用品,如一支钢笔和一块橡皮,并用英语描述它们:“I have a pen and a rubber.The pen is red,the rubber is yellow.”接着,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句子“I have...there is...”,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钢笔和橡皮的作用进行辨析和阐述。学生需要分析两者的不同用途,并模仿教师的语句,用英语描述自己所拥有的学习用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表达给予肯定和指导,强调句子的正确用法和发音。


  (三)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组织开展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实践机会是提升其思维品质的关键。通过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在实践中掌握学科知识,还能拓宽视野,完成教学目标。


  以“Seasons”单元为例,该单元介绍了四季的气候特征及孩子们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小学生求知欲强,敢于表现自我,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感兴趣,且具备一定的语感和听说读写技能。在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组织多种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其一,教师可以设计以“Seasons”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将音乐、英语和科学相结合,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中高效记忆英语词汇和句型,还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理解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及其文化内涵,增强了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关于“spring”的英文歌曲时,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英语词汇,如“sunny”“picnic”,还要结合自然科学知识,理解春天的自然特征。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其二,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Seasons”为主题的跨学科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英语、美术等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究四季变化的奥秘。四季是自然界的规律,不同季节有着独特的自然现象:春天冰消雪融、草木吐芽;夏季草木生长,气候炎热;秋季果实累累,天高云淡;冬天白雪皑皑,天寒地冻。四时之景不同,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知识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承担不同任务。一部分学生负责搜集形成不同季节的原因和相关科学资料,如地球公转、自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一部分学生搜索不同季节的图片,观察并记录季节特征;一部分学生用英语表达和展示不同季节中图片的内容,积累相关词汇和句型;还有一部分学生负责整理小组成果,做好总结汇报。通过这种跨学科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不仅掌握了多学科知识,还提升了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与综合素养。


  (四)基于思维品质提升,优化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检验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为此,教师需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全面且系统的评价体系,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其一,学生角度。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师可以从知识理解、应用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四个维度进行评估。第一,知识理解:评价学生是否理解跨学科融合的意义,是否掌握融合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二,应用实践: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跨学科问题,是否能够用目标语言进行基本交流,是否能够主动反思并调整任务。第三,创新能力: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是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独特想法和创意。第四,合作交流: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是否能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并主动帮助他人,是否能够完成小组任务。


  其二,教师角度。从教师角度出发,教师可以从跨学科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第一,跨学科教学认知:评价教师是否理解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是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跨学科学习需求。第二,跨学科教学设计:评价教师是否明确跨学科教学目标,是否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否能够设计合理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第三,跨学科教学实施: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准确解释教学目标,是否能够维持教学秩序并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及时指导学生并解答疑惑,是否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第四,跨学科教学评价:评价教师是否能够通过提问等多种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能够通过学生自评表判断学习效果并提出解决措施。


  此外,在评价方法上,教师应综合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第一,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在知识理解、应用实践、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能力。第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第三,教师评价:教师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评价,重点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3bae7eb9864aa3ec6df44c44c8435f58.png

  (五)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精心设计跨学科融合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为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教师要加强对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环节的研究与分析,结合跨学科融合的基本内容,为学生设计作业。


  以“Chinese Festivals”单元为例,本单元聚焦于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等。在设计本单元的跨学科融合作业时,教师可以将英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并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其一,教师可以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撰写一篇英文作文,阐述自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与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写作任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二,教师可以设计创意作业,让学生运用美术课上学到的构图技巧和色彩渲染方法,绘制一张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英文海报作品。这种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设计跨学科融合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更多思考的机会。例如,在“Chinese Festivals”单元中,学生不仅要分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要进一步探讨这些节日所反映出的深刻意蕴以及传承的意义。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传统节日的不同理解与认知,并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节日。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实现跨学科学习,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三、结语


  跨学科融合的方式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思考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拓宽了他们的思维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本文展示了如何将英语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音乐、科学等)有机结合,丰富了教学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未来,教师应继续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有效策略,推动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卫光翠.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4.


  [2]李敏.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以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教学为例[J].新课程,2024(10):35-37.


  [3]代英.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英语学科融合教学实践[J].校园英语,2023(50):73-75.


  [4]王田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23(25):163-165.


  [5]李俏波.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高中英语跨学科教学行动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20.


  [6]张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跨学科教学的课例研究——以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5):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