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路径分析论文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路径分析论文

2

2025-10-24 17:28:4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先阐述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价值,接着提出了几点教学路径,包括结合社会职业、传统节日、生活美食、手工制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真实生活,培养其综合素质的课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帮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还能以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鉴于此,文章先阐述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价值,接着提出了几点教学路径,包括结合社会职业、传统节日、生活美食、手工制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化;教学路径


  传统文化是促进一个国家或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精神食粮。然而,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利平台,教师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基础,引入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在感知中深化文化理解,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


  一、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这些道德观念是学生学习成长中必备的优秀品质。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借助丰富的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这些道德观念的理解,从而潜移默化地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其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道德指引,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人才[1]。

ce36ed4561be927e83714e87ad58faf3.png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除了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在艺术形式、建筑风格、文学作品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这些丰富的艺术内容和审美形式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开展书法、国画、诗词创作等活动,可以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并将这种体验延伸到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学生积极追求美、创造美,实现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流”等观念。这些观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与人相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深切认识到只有懂合作、会合作、善合作的人才能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社会,获得学习成果[2]。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由学生向社区居民讲述体现“以和为贵”的故事,宣扬“以和为贵”的思想,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沟通、合作、讲述、倾听深化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实施路径


  (一)结合社会职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的实践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明确的主题,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实践参与中获得丰富的经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要想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就需要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学生熟悉的职业,如医生、维修工等,并设计实施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职业体验中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3]。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我是小中医”实践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当地有名的中医馆,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医的日常,学习基础的中医知识,了解这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对我们当前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医这项技艺的基本发展历史,了解其在我们当前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第二,学生可以在中医的带领下认识常见的中药,并了解它们的功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生活中常见的八角、山药、山楂、桑葚、龙眼等都可以入药,它们都有自己的功效。这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我国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第三,学生可以围观中医的工作流程。中医需要通过望、闻、问、切了解病人的身体状态,并有针对性地给出诊疗建议。这个过程可能涉及按摩、拔罐、针灸、刮痧、熏洗等手法,而这些手法都是中医千年传承和发展的结晶。


  学生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医的工作流程,还能学到很多关于中药的基础知识,从而加深对这一职业的认识。中医从《黄帝内经》到后来的《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一直把天、地、人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认为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种思想方法不仅用于疾病的防治,还具有高度的哲学意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是小中医”实践活动中,学生经过亲身参与,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培养文化自信,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传统节日是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是在我国长期的农耕文明中形成和流传下来的独特的文化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4]。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等。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涉及丰富的民俗活动,如吃饺子、贴对联、剪纸等。教师在组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时,可以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春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天,代表着辞旧迎新,家人要聚在一起吃饺子、贴对联、剪窗花,象征着团圆平安、吉祥如意。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熟悉的春节生活场景,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活动,在剪纸中感受传统文化散发的独特魅力,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春节的纪录片,帮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民俗习惯及背后的文化含义,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接着,教师可以与学生探讨过春节时,家里都需要做哪些准备,自己又具体参与过哪些。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春节的气氛,将传统节日文化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最后,教师可以引入剪纸,并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出具有节日气氛的剪纸,张贴在家中,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剪纸是一项极具特色的手工活动,春节的剪纸字样有“福”字、“春”字,在字的周围还隐藏有鲤鱼、蝴蝶、鞭炮等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在动手制作剪纸的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剪纸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喜好不断探索剪纸图案,从而剪出更具观赏性的剪纸作品。可见,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丰富节日内涵,让学生在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实效性。


  (三)结合生活美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中国的美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5]。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以美食作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可以借助其独特的魅力和亲和力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美食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美食制作和品尝的过程中,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辛劳和智慧,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教师以“饺子的制作”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饺子传说由东汉张仲景所创,距今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医圣张仲景路过一地,发现当地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耳朵都被冻伤。于是,张仲景将驱寒的药物和羊肉、辣椒等食物混合在一起,放在锅里煮,煮熟后捞出来切碎,然后用面皮包起来,再下锅煮熟后分发给百姓食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就在大年初一吃“饺子”。


  在了解了饺子的起源后,就进入了美食制作的实践环节。制作饺子需要馅和面。第一步,学生先选择制作什么馅的饺子,将准备好的食材剁好拌匀。之后学生开始和面,将面粉和水以一定的比例和成面团,醒面后再次揉面,将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用擀面杖将剂子擀成圆形的饺子皮。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一手托着面皮,一手放置馅料,然后将面皮对折捏紧。包好饺子后,进入煮饺子的环节,学生将包好的饺子开水下锅,煮至浮起来。通过开展饺子制作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了解饺子这种美食的起源和发展,并在规范的制作过程中感受到劳动人民勤劳朴素的精神,由此加深对我国传统美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b010565d1b4ea0b28c30ff69825d4441.png

  (四)结合手工制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手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智慧,涉及刺绣、雕刻、陶瓷、编织等多个领域。这些手工艺作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丝绸衣服、装饰用的瓷器、室内装饰所用到的雕刻工艺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的手工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专注力和创新能力,丰富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6]。


  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时,可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为主题,让学生自行制作手工艺作品。教师为学生设定实践任务: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类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制作出一件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美感的手工艺作品。在明确的教学任务下,学生要在课下通过请教家长、查阅书籍或利用信息技术查询等手段,了解不同的手工艺类型,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类,在直观感受传统技艺魅力的同时,进一步学习其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为手工艺作品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动手操作阶段,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材料、色彩、造型等进行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且具有美感的手工艺作品。当学生完成手工艺作品之后,教师要组织作品展示交流活动。学生要为自己的手工艺作品命名,展示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会。在分享中,学生需介绍自己制作的手工艺种类。比如,学生选择的是木工,初衷是制作一把椅子用来装饰房间。在具体的活动中,一名学生通过打磨、锯割、组装、黏合等工序制作完成一把椅子,并用颜料将其涂成了鲜亮的蓝色。结合手工制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思考、动手中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手工艺,感受匠人精神,了解不同手工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有利途径。教师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时,要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在教学中结合社会职业、结合传统节日、结合生活美食以及结合手工制作等角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传统文化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度文化自信的新时代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跃华.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J].上海教育,2024(21):68-69.


  [2]郑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2):190-192.


  [3]朱菲菲.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23.


  [4]曹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J].求学,2021(40):53-54.


  [5]刘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4):65-66.


  [6]张宝荣.试论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