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双减”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双减”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14

2023-05-09 14:15:1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  当前,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高中班主任必须贯彻“双减”政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德育工作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受到正面思想的感染与熏陶。本文从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师生交流沟通四方面探讨了当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提高班主任德育成效。

  摘要:当前,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高中班主任必须贯彻“双减”政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德育工作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受到正面思想的感染与熏陶。本文从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师生交流沟通四方面探讨了当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提高班主任德育成效。

  关键词:“双减”政策;德育;问题及对策;班主任

  “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智力水平的引导,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上的渗透,将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往往会有一些叛逆心理,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需要教师及时加以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

  当前,许多班主任教师已经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意义,也在采取有效的方式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和完善,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中仍然存在些许不足。

  一、“双减”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双减”政策已经实施一年多时间,班主任教师和任课教师尽管已经围绕“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受到多种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理念不正确

  有效的道德教育,需要教师拥有正确的德育理念作为指导。德育的目标是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达到相应标准,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个人的成长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许多高中班主任对德育理念的认知不够深刻,仅关注了学科教学和智力发展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忽视了德育的实际功能,并未严格根据德育计划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了德育效果。

  (二)内容单一

  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将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紧密结合,将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以高中学生德育为例,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德育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但是在现阶段,许多班主任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而是循规蹈矩,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陈旧,致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也打击了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开展德育实践的积极性。

  (三)方法落后

  有效的德育方法可以提高德育的实际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往往只采取榜样示范法和单一的说理法。这两种德育方法尽管省时省力,但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有限的,简单的榜样示范和说教并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采取单一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学习失去兴趣,无法发挥德育的感染力和引导力。这给我们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四)师生交流不足

  师生交流水平的提升可以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更多的信任感,在班级内有更强的归属感。有效的德育要求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在充分考虑学生道德水平的基础上,自觉承担起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德育内容的学习过程中。

  沟通与交流作为我国各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也能发挥有效作用。为此,高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知识的讲解后,应当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但是,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部分班主任并未关注到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采用敷衍的态度,造成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隔阂,这对德育的高水平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只有强化学生与班主任的沟通水平,班主任才能认识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并采取有效方式减轻学生的压力,实现“双减”背景下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

1637284222103891.png

  二、“双减”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为了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教师需要立足于以上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班主任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一)制定德育目标

  清晰明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计划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方式。“双减”政策要求高中教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使学生能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知识性内容的学习。针对德育工作,班主任就要制定清晰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计划,在目标合理可行的基础上,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完善。

  在制定德育目标时,班主任要紧密结合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发的关于高中生德育的相关文件,根据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制定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在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制定阶段性目标时,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和年级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个人从高一到高三年级的思想变化,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的高水平人才。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化,班主任可以为班级内的每位学生编制一本德育成长手册,根据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表现,定期检查手册,使学生清晰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在思想品质方面的变化,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在制定长远性德育目标时,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成绩,使学生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德育意识的提升。只有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拓展德育的内容

  拓展德育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德育意义的方式之一。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利用互联网资源

  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教学资源。在现代网络技术的指导和帮助下,教师的教学内容日益多元化,开展德育工作也应当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挖掘,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高中班主任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以及“双减”政策的相关内容,了解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如社会关系问题、道德准则问题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站在正确的道德标准下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

  2.结合生活实际

  高中班主任要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容,以此为素材开展德育工作,并将德育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当德育知识真正应用到学生现实生活中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就会得到明显提升,也能自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例如,在德育主题班会课上,高中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主题辩论,以某一社会热点问题为中心,将班级学生划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队伍。高中班主任也可以定期组织道德知识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讲与道德相关的小故事,或者以亲身经历为依据,分析一个简单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

  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接触的环境不同,为此,高中班主任就要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在拓宽德育内容的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推动我国德育体系的完善。

  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高中班主任要明白每个学生的需求不同,适合每个学生的德育方式也不尽相同,只有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接受道德品质相关的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实现素质发展,真正获得健康成长。

  为此,高中班主任要耐心分析学生个体的德育认知需求,通过针对性、差异性的德育指导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实践证明,以针对性和差异性的方式融入学生德育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自主传承真善美品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当学生在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上自觉接受教师的引导后,德育就可以真正发挥效果。

  (四)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实现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首先,高中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要关注德育与学科教学间的融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结合学情、教情在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其次,有效依托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开展,高中班主任也可以将德育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德育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实践水平,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也要通过日常活动与德育主题内容的结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例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高中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德育主题故事会,引导学生讲授自己现实生活中听到或看过的德育故事,尝试分析故事的中心思想和情节,在这样的教学方法引领下,学生可以平淡或曲折的方式讲述自己了解的德育故事,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根据教师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好榜样。

  首先,高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将学生作为德育的重要主体,与学生共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当与学生保持平等,只有在学生与班主任相互学习和相互监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

  其次,高中班主任要在体贴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学生是完整而独立的个体,高中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通过实际行动体贴和关心学生,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耐心听取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建议及意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此外,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面向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关注班级内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共同发展,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一些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学困生思想和行为的转化,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能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

  三、结语

  高中班主任应当以“双减”政策为依据,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实现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班主任应当从长远的角度制订教育规划,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推动全面发展育人体系的构建。“双减”政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中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对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进行调查。

  除此之外,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始终牢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生活的帮助者和学生困难时的鼓励者。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他们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校德育环境的优化和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庞君芳,朱永祥.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20(05):87-92.

  [2]刘彦旭.以教育载体创新破解高中生价值观迷失难题[J].中小学管理,2021(03):48-50.

  [3]李明玉,武姗姗.论班主任领导力的内涵与发挥[J].教学与管理,2020(27):8-11.

  [4]李宏亮.何谓议题?议题何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视角[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2):36-39.

  [5]薄媛媛.优化班级管理践行道德教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J].名师在线,2022(12):64-66.

  [6]彭吉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探究[J].读写算,2022(2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