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学策略探索论文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学策略探索论文

3

2025-10-13 16:51:5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教育正迎来一个优化发展的契机。鉴于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关键作用,“课程游戏化”这一新型教学理念,在幼儿园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引领价值。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教育正迎来一个优化发展的契机。鉴于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关键作用,“课程游戏化”这一新型教学理念,在幼儿园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引领价值。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文章提出,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园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幼儿园教学优化策略,以此促进了课程游戏化思想的落实,实现了学前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拓展了幼儿园高效教学的路径,提升了幼儿园教学的质效。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


  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能为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幼儿具有好玩好动的特性,且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初期,游戏是幼儿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学活动,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


  一、课程游戏化的概念与特点


  (一)课程游戏化的概念


  课程游戏化是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教学理念,是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形式。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课程游戏化主要是指将游戏内容及形式有效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之中,使幼儿园的课程更加贴合幼儿的认知与发展需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综合、全面的发展,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二)课程游戏化的特点


  由上文可知,课程游戏化是一种以游戏为基础,契合幼儿学习需求的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第一,以幼儿为主体。课程游戏化本身就是一种契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主体地位,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开展自主探索,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1]。第二,游戏形式多样化。课程游戏化倡导将游戏融入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而幼儿园课程内容涵盖广泛,为满足课程教学需求,教师会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内容和形式,这就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呈现出了形式多样化的特点[2]。

6b7fddbcc09219b98f0b9bc198095952.png

  二、课程游戏化对幼儿园教学的积极影响


  课程游戏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理念,倡导游戏形式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在幼儿园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课程游戏化发挥出了显著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指导价值,对幼儿园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增强幼儿园的教学趣味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是幼儿普遍喜欢的教学形式,具有显著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将游戏化的活动形式与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趣味游戏贯穿到幼儿园教学的各个环节[3]。这样,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学被赋予了更加显著的趣味性,幼儿便能以更加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中。


  (二)提升幼儿园的教学实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儿健康、全面成长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也是衡量幼儿园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标准。在这一教育背景下,课程游戏化的有效实施,使幼儿园教学过程体现出了显著的游戏化特征[4]。幼儿通过参与多样化的游戏,不仅会学习与理解新知识,同时也会获得思维能力、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幼儿园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策略的优化探究


  实践证明,在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过程中,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提出,为幼儿园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其中,课程内容的游戏化设计、教学方法的游戏化转变,为幼儿天性的释放、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顺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这一发展趋势,进一步对幼儿园教学策略进行优化探究,从而实现既定的育人目标[5]。


  (一)创设良好的游戏化教学情境


  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相对不足,无法自主地将课程内容与游戏形式相结合。对此,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通过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自然地将课程内容融入具有趣味性、教育性的场景中,使幼儿能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获得相应知识、习得相应技能。由此可见,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幼儿教育的关键环节,能够实现课程内容与游戏形式的有效结合,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应紧密结合幼儿园课程进行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有效的学习。


  例如,在引导幼儿形成分类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分类”这一课程内容融入游戏活动中,并通过相应游戏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游戏参与过程中形成分类意识。教师可先通过讲解趣味故事,引出分类游戏情境:“今天,森林里要召开森林大会,很多动物朋友都聚集在一起,但是这些动物的类别不同,喜欢的食物也不同,下面我们来帮它们进行动物类别的分类吧。”教师可以为幼儿发放各种动物的模型以及各类食物的卡片,要求幼儿通过分类游戏,对手中的各类动物及它们爱吃的食物进行分类。这样,幼儿便能在游戏活动的实践参与中理解分类的概念,并在具体的分类中实现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营造科学的游戏化教学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作为一种外在因素,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学游戏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其中游戏化教学环境占据着关键地位。科学构建游戏化教学环境,既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又能为幼儿游戏中的自由探索提供保障。因此,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为促进幼儿园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应通过游戏场所的构建以及游戏材料的投放,来营造更加宽松、自然,具有多元游戏功能的游戏化教学环境,为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教学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1.结合幼儿游戏需求构建多元化游戏功能区域


  游戏场地是幼儿进行自发游戏与探索的重要物质支持,只有有效构建不同功能的游戏区域,才能为幼儿提供特定的游戏场景,使幼儿更加专注地在游戏活动中开展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的游戏需求以及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构建多元化游戏功能区域,以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比如,教师为满足幼儿对五大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需求,可以在室内创建“阅读角”“建构角”“美工角”“科学探索角”等游戏区域,也可以在室外创建“沙水区”“种植区”“户外体育游戏区”等游戏区域,帮助幼儿在多元化的游戏区域的支持下,更加有效地参与游戏,丰富学习体验。


  2.结合幼儿游戏需求科学合理地投放游戏材料


  在幼儿园的游戏教学中,游戏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因素。幼儿能利用多元化的游戏材料开展自由的探索与操作,在游戏中进行课程内容的有效学习。因此,在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和幼儿的游戏需求,科学投放游戏材料,以此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和操作的条件。比如,在建构区域中,为了使幼儿能开展有效的建构游戏,教师可以为幼儿投放积木、木棒、废纸筒等低结构、可探究的游戏材料,使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操作有效运用这些材料。


  (三)设计多元的游戏化教学活动


  课程游戏化倡导以游戏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课程内容的学习、探究及运用都应融入具体的游戏活动中,使幼儿能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索课程内容,获得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对幼儿园教学策略进行优化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幼儿的身心成长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设计丰富多彩的、具有探究性的游戏活动,使幼儿能在多元化游戏的引导下开展更有效的探究学习,从而获得自身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比如,在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对颜色的认知以及配色技能,教师可以结合色彩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的游戏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绘画游戏,引导幼儿认识各种颜色的情感内涵,使幼儿感受到红色的热情、绿色的生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颜色对对碰”游戏,来引导学生进行颜料的调和,如幼儿将红色与黄色调和成橙色、黑色与白色调和成灰色。这样,幼儿就在多元化的颜色游戏的参与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了颜色搭配及其变化规律,形成了良好的色彩意识。


  (四)实施有效的游戏化教学引导


  课程游戏化教学是一种以幼儿为本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进行自身角色与功能的相应转换。在优化幼儿园教学策略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适应新身份,由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游戏的引导者、观察者和支持者,不仅应在全面了解幼儿成长、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课程游戏,还应在对幼儿游戏过程的细致观察中给予及时的帮助与引导,以此来保障幼儿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

8ac877df237c1d3173055f58ce778d01.png

  例如,在户外建构区域的滚轮胎游戏中,部分幼儿在滚过几圈后,就对这一游戏失去了兴趣。当教师发现这一情况后,可以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轮胎是一种非常好玩的玩具,大家可以想一想,除了滚以外,还有其他的玩法吗?”这样的引导性问题有效地拓展了幼儿的游戏思路,能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轮胎游戏新玩法的探究中。有的幼儿将轮胎放平,进行“跳房子”游戏,有的幼儿将轮胎叠加,进行攀爬游戏。教师通过有效的游戏引导,重新激发了幼儿的游戏积极性,使游戏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


  (五)构建完善的游戏化教学机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学策略的优化探究是一个综合、系统性的过程,涉及的因素众多,仅凭幼儿园、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辅助作用。因此,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为了进一步优化幼儿教学策略,教师应积极构建家园合育的联动机制,不仅要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配合,使幼儿家长成为幼儿园教学的支持者,还应注重家庭教育中游戏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教育力量与家庭教育力量的整合,共同促进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有效开展,贯彻课程游戏化理念。


  例如,在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不仅要对幼儿进行阅读习惯培养意识的引导,还应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游戏活动,使幼儿能在家长的陪伴下参与有效的阅读活动。这样,教师就在家园合育中与幼儿家长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而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生态支持体系,能使幼儿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指引下更加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作为幼儿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型教学理念,注重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设计,能使课程内容与趣味游戏实现更为有效的整合。这不仅能有效激活幼儿的内在学习动力,还能积极引导幼儿的良好情感态度。因此,在具体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发挥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教师应积极进行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优化探究,通过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的营造、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游戏化教学引导的实施以及游戏化教学机制的构建,有效弘扬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在多元化的游戏参与中,获得健康、快乐、全面的成长,为其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欣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策略探索[J].读写算,2024(23):107-109.


  [2]官志锋.有情、有趣、有收获: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J].家长,2024(19):122-124.


  [3]刘佳.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4(6):47-48.


  [4]徐心怡.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4(17):104-106.


  [5]袁鑫梅.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4(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