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评价量表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论文
2025-10-13 16:40:1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教学评价是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致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评价量表作为重要的教学评价工具,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致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教学评价是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致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评价量表作为重要的教学评价工具,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致性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聚焦任务描述、评价维度、评价尺度、具体描述这四个要素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可见可测,为作出评价反馈、实现学习目标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评价量表;“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倡导将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发挥其诊断、促进作用,密切连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升教学效果。教学评价作用的实现离不开评价量表。评价量表作为一种真实性评价工具,是对学生作品、成果、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或等级评定的标准,既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使学习表现可见可测,又能让教师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反馈,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1]。为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致性,本文将评价量表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神话传说》为例,聚焦评价量表的四大要素详谈设计策略。
一、锁定学习目标,开展任务描述
任务描述是指对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某一方面需要达成的目标的描述。任务既可以是具体作业,如写演讲稿、制作海报、制作人物书签等,又可以是具体的行为表现,如阅读参与度、阅读行为表现等。无论设计何种形式的任务,都必须保证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契合。否则,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很难借助任务驱动学生表现自我,无法了解学生。所以,教师要锁定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进行任务描述。
例如,《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多维度的归类与对比,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想象特征、人物形象、文化内涵等。基于此目标,教师可将任务描述如下:(1)通读整本书,绘制思维导图呈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整理故事中富有想象力的情节、设定或角色,制作创意海报,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故事中的想象元素,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3)以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为中心绘制人物关系图谱,标注人物间的关键事件和情感联系,撰写人物小传,阐述人物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4)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类型故事,以演讲的形式分享其文化内涵差异。
二、分解评价任务,确定评价维度
评价维度是评价任务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分解,可以使师生直观地理解评价任务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的重要性,从而合理分配权重,明确评价重点[2]。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可聚焦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通过汇总评价结果评定学生总体的学习表现,确定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例如,《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阅读学习目标(1)对应的评价任务的维度可参考表1。

三、遵循差异原则,明晰评价尺度
评价尺度主要用来描述评价任务执行程度,既可以用“掌握”“基本掌握”“进步中”等肯定性语言进行描述,又可以使用数字符号或其他不带有偏见的符号进行描述。一般情况下,评价尺度应当按照学生差异化的表现水平按照从高到低的层次设定[3]。这样,学生可以对照自身表现和评价尺度明确自己的表现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自我优化方案。教师也可以对照学生的发展水平与学习目标间的差距做出教学决策,帮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4]。例如,在《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差异设计评价尺度(见表2)。

四、绘制评价表格,进行具体描述
具体描述是指综合评价任务、评价维度、评价尺度,采用建表的方式进行描述[5]。通过具体描述,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份完整的、具有操作性的评价量表,做好课堂教学评价的准备工作。例如,在《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评价任务(1)和(2)具体描述如表2所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务描述、评价维度、评价尺度、具体描述是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量表的必备要素,可以提高评价量表的设计质量,助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学评价,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不同阶段入手继续探究评价量表设计策略,让评价量表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助力。
参考文献
[1]林贵丹.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实践[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5(11):156-157.
[2]张传侠.让教学评一体化真实发生: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与实践[J].阅读,2024(95):21-23.
[3]林珍梅.指向深度学习的评价量表实施路径[J].小学语文教师,2024(11):56-59.
[4]苏静萍.学习任务群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J].格言(校园版),2025(18):38-40.
[5]洪淑娟.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J].新课程导学,2025(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