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主题意义探究,优化学习活动设计论文
2025-10-03 11:57:5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简要阐释新课标的要求及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两则教学实践案例,探究如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优化学习活动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实效。
【摘要】在简要阐释新课标的要求及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两则教学实践案例,探究如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优化学习活动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实效。认为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设计学习活动时应注意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充分把握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原则、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与启发。
【关键词】主题意义探究;学习活动设计;初中英语;新课标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综合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初步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形成跨文化意识,发展思辨能力,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部2022)。教师遵循以上指导思想,在实际教学中,着力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加强对教材文本的解读,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以期通过探索与创新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落实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往往基于文本分析侧重学生对文本内容、结构和语法知识的获取、模仿和操练,而忽视了引导他们对单元主题意义展开探究。这样停留于浅显层面、缺乏思维含量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对文本形成深刻的理解,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构成,这六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其中,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教育部2022)。在单元学习中,对主题意义的充分探究能增加英语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加深学生对语篇理解的程度,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常雪梅2021),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优化学习活动设计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案例
英语学习活动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完成英语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其用语言做事、与人交往、学会做人做事、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设计英语学习活动时,应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启发与互动,建立学习内容与学生真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将英语课堂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引发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使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下面,结合案例,探究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基于主题意义探究优化英语学习活动设计,落实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案例一:《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英语》六年级(上)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China
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范畴下“宇宙探索”主题群,内容围绕“中国主要城市及家乡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和“地球与宇宙探索”子主题展开。本单元主要包含5个板块。Viewing and listening板块包含对我国不同景点的旅游网站的介绍,以及与选择旅游目的地、谈论寒假旅游计划有关的对话;Speaking板块包含介绍去成都旅游的网站页面,以及比较和选择旅游方式的对话;Reading板块包含两个不同旅行计划的网络帖子;Writing板块是LuYao(陆遥)从成都给朋友丽萨(Lisa)写明信片,分享她的成都之旅;Discovery板块是百科书条目式的介绍类短文,介绍了港澳珠大桥和中国高铁、中国地铁和轮渡等旅行交通方式。
主题意义解读:通过单元大问题“How can we get around and explore China?”的引导,激发学生对游历中国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从旅行时间、同行人员、交通方式、旅行目的、旅行内容等方面进行考量,确定旅行地点、制订旅行计划、探寻旅行的意义,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增强他们全面思考、顺利交际的综合能力。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学生3—5人一组,以“My family’s winter holiday plan”为主题,自定角色,从旅行目的地、旅行时长、出行方式、活动安排等方面,充分利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型和制订旅行计划的逻辑思路,开3—5分钟的“家庭会议”,在班级中进行情景短剧表演。
反馈结果:学生分组进行情景短剧表演,各小组选择的目的地各异、旅行时长有长有短、活动安排各具特色,最精彩的是每个小组的家庭成员在口语沟通的过程中合理、灵活地使用了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礼貌表达的语用原则、结合家庭成员的身份和偏好进行出行方式和活动的选择,在某位家庭成员为了让其他家庭成员也选择自己偏好的出行方式和旅游活动而巧妙地说服对方时,班级里爆发了一阵阵欢笑和掌声。
【说明】该学习活动设计紧扣单元主题,在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在作业形式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创新空间,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多角度解读“Travelling around China”这一主题。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锻炼他们的沟通、合作与表达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无论是作为表演者还是观众,学生都能全方位沉浸式地参与对主题的解读和表达,实现了语言能力向综合素养的转化。
案例二:《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英语》七年级(上)Unit 3 Jobs Reading:Job pride
本单元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下“做人与做事”主题群,内容围绕“职业启蒙,职业精神”和“劳动时间,劳动品质与工匠精神”子主题开展。本单元主要包含5个板块。Viewing and listening板块对不同的职业进行了分类,包含实践类、公共服务类、艺术类和技术类,并谈论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如何度过一天;Speaking板块介绍和探讨不同职业需要具备的品质,并讨论对不同职业的印象;Reading板块是一篇介绍印度送饭盒人的专题报道,描述了送饭盒人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Writing板块介绍了一位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描述,从多个方面表明这份职业是非常棒的职业;Discovery板块百科书条目式地介绍了三种目前已经不存在的职业。
主题意义解读:本单元以单元大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jobs?”切入,从职业的分类,不同职业有不同的工作内容、需要不同的品质,具体某个职业的介绍到对自己所做职业的感受,层层递进地探讨“职业”话题,让学生由浅入深、多角度地思考职业的内涵和意义,加深对不同职业的理解和平等重视的态度,同时从理性的角度认识自己、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形成初步的认识和规划。
学习活动设计: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一篇优秀的“职业”专题报道应包含哪些方面。学生经过讨论、发言、相互补充,得出如下要素:工作内容的介绍、工作的特殊之处、典型工作场景的画面、具体从事该职业的人讲述他/她的经历或感受、该职业带给从业者的意义。于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3人小组,布置家庭作业:以“adj.+job”的形式为标题,介绍一类职业,写成一篇专题报道,以课内讨论的要素作为自测标准。
反馈结果:各小组提交上来的职业专题报道都能覆盖课堂讨论的五个要素,图文并茂,他们引用的该职业的从业者有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也有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陌生人。从文字中可以看到学生从平常不一定关注的细节处更多地了解了那些职业,也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部分小组甚至在专题报道的末尾写下了自己将来也想从事该职业,并说明了理由。教师把整体效果较佳的几份专题报道张贴在班级展示栏。
【说明】该学习活动设计将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连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意愿,既包含语言的运用,又包含思维的调动。学生在该学习活动的引导下走近身边的不同职业,深入了解不曾知晓的职业细节和内涵。更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学生在完成该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对周围的人有了更多的认识,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谊。通过课堂上的课文分析,学生掌握了撰写专题报道的要素。同时,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评,总结了优秀的专题报道的写作技巧。课内讨论和引导为小组完成家庭作业搭建了良好的支架,学生能信心满满、兴趣盎然地搜集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组内分工,最终呈现出内容饱满、逻辑清晰的一份份专题报道。

二、实践反思
英语学习活动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英语学习活动承载着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功能和意义。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其发展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文化意识、学会学习的成长过程。英语学习活动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值得探索的板块,也是教学创新的沃土。单元或者课时学习活动的设计往往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视角、理解深度。英语学习活动的品质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学习体验和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关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
教师通过实践和思考总结了以下设计英语学习活动的要点:
首先,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基于教师对文本的充分解读,包括文本所属主题内容、文本类型、文本背景、文本结构、文本细节、文本语言、文本外延等,充分地解读单元主题意义有助于设计出适切、高效的学习活动(高媛媛2021)。
其次,充分把握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原则。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创设融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于一体的英语学习活动,搭建必要的支架,引导他们在课堂或课后活动中应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加深文化体会,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结,开阔思维方式,从知识的内化向观点的表达过渡,让语言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语言、思维、文化、综合能力的成长过程。
最后,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与启发。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建立学习内容与学生真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语
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以语篇为依托,以对教材文本的深入、全面解读为前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紧抓单元主题,将主题意义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向和着力点,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给他们创造学习机会,启发他们在获取和梳理语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联系个人实际,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在合作、运用和迁移创新中深化对特定主题的认知,用英语传达自己的态度、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在活动中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由能力向素养的转化,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引用文献
常雪梅.2021.探究主题意义,发展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海外英语,(3):96-99.
高媛媛.2021.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探索[J].教学与管理,(5):61-63.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