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阅读活动背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
2025-10-03 11:48:1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简要阐述主题意义及英语学习活动观内涵的基础上,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Let’s talk teens为例,探究基于主题阅读活动背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实践路径。
【摘要】在简要阐述主题意义及英语学习活动观内涵的基础上,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Let’s talk teens为例,探究基于主题阅读活动背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实践路径。提出教师要从关联目标学生与主题意义、整体设计主题阅读目标、深入研读语篇、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四个角度出发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系统引领学生活动、把握主题意义、完善阅读指导,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水平。
【关键词】主题阅读活动;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引言
主题阅读活动指以某一主题为中心,以阅读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教育部2020)。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英语学习活动观被大力提倡。英语学习活动观主张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等,这使得主题阅读活动得到广泛应用。下面,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Let’s talk teens为例,探究如何基于主题阅读活动背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一、关联目标学生与主题意义,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要构建基于主题阅读活动背景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首先应明确“读什么”,其次应使实际教学活动充分适应学生特点。
主题意义提示“读什么”的基本范围或语境,单元任意语篇都是“读什么”的表现形式。由此构建基于主题阅读活动背景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应关联目标学生与主题意义,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Unit 2 Let’s talk teens对应“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为核心话题,设置了Welcome to the unit(诗歌)、Reading(杂志文章—说明文)、Grammar and usage(新媒体语篇)、Integrated skills(应用文)、Extended Reading(故事语篇)、Project(剧本)六个部分的主要语篇。
高一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容易因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父母在生活中产生冲突。该单元通过诗歌、杂志文章、故事语篇等多角度阐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指导学生体恤和关爱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解决青春期的矛盾,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基于主题阅读活动背景构建高效课堂,既有助于学生发展语篇对应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等,又有助于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与父母和谐相处。
二、整体设计主题阅读目标,系统引领学生活动
基于单元整体和学生需要设计主题阅读目标,有助于精准把握教学重点,制订系统的课堂计划。基于教学计划的系统性,课堂自然可实现由“低效”到“高效”的转变。教师应整体把握目标学生、主题意义、单元语篇,设计主题阅读目标,系统引领学生活动(王倩2023)。
教师可以将Unit 2 Let’s talk teens的语篇整体划分为三个维度:第一,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爱;第二,思考在青春期时,子女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第三,理解父母的爱,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解决矛盾和冲突。据此,整体设计主题阅读目标:阅读语篇,感悟“人与父母”的主题语境,从多个维度探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学会理解父母之爱,懂得在青春期时,子女与父母的矛盾不可避免,同时学会以理性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处理矛盾,实现与父母的和谐相处。
主题阅读目标统领单元整体阅读活动,体现层层递进性。由此设计单元具体阅读活动,可使课时目标相互承接,有效衔接学生的各项活动,提高其探究学习质量。在语篇的具体探究中,应以深度研读为主线,把握主题意义。
三、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
深入研读语篇,包括但不局限于语篇标题、体裁、结构、语言等。下面,以Unit 2 Let’s talk teens Reading板块的语篇The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为例,阐述基本思路。
(一)语篇标题研读
标题是语篇的高度概括,对把握主题意义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深入研读单元语篇,应以标题为重要切口。
语篇说明青少年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和方法,体现主题意义。语篇选自杂志,是对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论述,通过疑问句设计标题,引起学生对其内容的好奇和联想。
语篇标题意为“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学生可联系生活实际,联想“陌生人是谁”“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人有哪些”。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人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室友,显然,这些人都不是“陌生人”。那么,作者为何如此拟题,学生可带着疑问和猜测进一步研读语篇,理解strangers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用以突出青少年与父母的矛盾。
(二)语篇体裁与结构研读
语篇体裁与结构的研读,关系着学生能否在阅读语篇内容的过程中,形成清晰的思路。因此,教师可以在具体设计语篇阅读活动时,贯彻“先略读,后精读”的思想,先使学生深入研读语篇体裁与结构,再逐步研读语篇语言、内容、情感等。
语篇选自杂志,是对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论述,结构上符合议论文的基本特征,首段提出观点,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生理和心理层面论述青少年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第四段针对青少年与父母的矛盾提出解决办法,第五段回扣全文,总结建议和观点。
深入研读语篇,应依据议论文的结构特征,把握“知问题/观点—思原因/论点—找方法/结论”的基本顺序。
(三)语篇语言研读
为了在语篇不同部分达到不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目的,作者经常在语篇写作过程中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精读语篇,应使语言学习与主题探究相辅相成(丁涛2022)。
在语篇的第一段,作者通过连续设问,列举青少年与父母产生矛盾的三种场景,强调“Heated arguments and cold silences are common between teenagers and their parents.”,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第二段,作者从生理层面列举voice、weight等可能困扰青少年的身体变化问题,说明在身体变化问题带来的焦虑情绪中,青少年可能与父母产生矛盾。
在第三段,作者首先运用排比,列举青少年心理层面的变化,其次列举父母对青少年的做法,通过制造对比,突出在心理层面上,青少年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在第四段,作者加强并列动词的使用,如explain、listen、address,突出解决青少年与父母矛盾的重要方法。同时,calmly、carefully两个副词的运用,特别强调处理青少年和父母矛盾的情感态度,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清晰。
在第五段,作者言简意赅,通过“Just remember that it is completely normal to struggle with the stress that parent-child tensions create,and that you and your parents can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your relationship.”总结全文观点。
教师可以段落为切口,指导学生深入研读语篇语言,学习不同体裁和结构下的语篇表达特点,为深刻掌握语篇内容和情感奠定基础。
(四)语篇内容与情感研读
深入研读语篇内容与情感是精读语篇的第二阶段。教师可以依据语篇的语言提示,让学生自主总结语篇内容,分享情感收获。
比如,基于上述语篇研读,教师提出建议:Read The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again,summarize the content and intent in the simplest possible language.
紧接着,学生以简洁的语言概括语篇内容和写作意图,形成“体恤父母,正视矛盾,理性处理问题”的共识,内化主题意义。
四、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完善阅读指导
基于主题阅读活动背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应时刻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中,完善学生深入研读语篇的阅读指导(周芬娜2021)。
具体而言,高中英语学习活动划分为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教师可以分别通过点拨思维、设置任务、发散话题,完善阅读指导。在上述语篇研读过程中,为充分达到“猜读”“略读”“精读”目标,必须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完善阅读指导。
(一)点拨思维,有效指导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如结合题目联想语篇、略读语篇结构、精读语言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图示等,有效点拨学生思维。比如,在略读语篇、梳理其基本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准确把握语篇层次,如下图所示。

又如,对于语篇The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第一段的语言研读,教师可以针对作者观点,设问:“What ar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eenagers and their parents?”“Why these contradictions are common?”等,点拨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自主思考语篇观点,为深入理解后文奠定基础。
(二)设置任务,适度指导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对此,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拓展任务,如主题演讲、话题写作等(黄艳2021)。
比如,通过“How to sol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eenagers and their parents?”主题演讲,深入学习语篇The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
演讲活动是主题阅读活动的有效拓展,能促使学生基于语篇研读感悟,在作者观点的基础上,针对生活中常见的青少年与父母关系问题发表看法。
在演讲过程中,学生以己度人,与单元主题形成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达成高效学习。
(三)发散话题,灵活指导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发散话题、开放性实践活动,灵活指导学生。
比如,以“Is that right?”为话题,鼓励学生讨论不同案例,分别站在青少年和父母的视角下,评价其主人公处理青少年与父母矛盾的方法。如此促进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迁移创新,进一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使其全面成长。
结语
基于主题阅读活动背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基于主题阅读活动背景,用心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使学生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在类型丰富的学习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参与探究,提高学习质量。
引用文献
丁涛.2022.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J].学周刊,(16):93-95.
黄艳.2021.主题意义引领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研究[J].英语广场,(8):134-136.
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倩.2023.高中英语主题阅读的探索[J].英语画刊(高中版),(20):31-33.
周芬娜.2021.主题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英语画刊(高中版),(1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