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2

2025-09-28 18:01:2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阐述初中英语主题意义和单元复习课的内在联系。从统整性、层次性两个方面,分析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的特点。

  【摘要】阐述初中英语主题意义和单元复习课的内在联系。从统整性、层次性两个方面,分析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的特点。结合沪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1 Friendship教学实例,列举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提出教师应将主题意义的探究深度作为教学线索,灵活组织复习课的内容、活动和作业要素,为学生搭建“建构主题意义—深探主题意义—拓展主题意义”的进步阶梯,从而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主题意义探究;单元复习课;初中英语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教师“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教育部2022)。主题意义是贯穿英语单元教学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深化单元学习的重要线索。主题意义的探究在单元复习课程中能起到串联单元教学内容、细化单元主题意义结构、增强单元复习课程统整性等作用。在实际单元复习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需重视主题意义探究活动的融入,以提升单元复习课程质量,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一、初中英语主题意义和单元复习课的内在联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单元复习课和主题意义的探究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首先,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单元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展开单元复习的重要线索;其次,单元复习课是深入探究主题意义的重要阵地,在统整主题意义内涵、拓展主题意义内涵、提炼主题意义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基于前期所学,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的内涵形成一定了解,能掌握大部分单元所学知识,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有心理准备和认知基础。简言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特点


  (一)统整性特点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具有统整性特点。基于前期所学,学生已初步掌握单元重难点和学科技能,并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在不同教学板块的学习中,对单元主题意义形成零散化认知。复习课能将学生前期所学的知识内容和主题意义统整化,化零为整,形成主题意义结构体系和知识框架。这一统整性特点能使学生立足单元整体视角看待学习问题,助力其培养整体学习观并优化单元学习效果。


  (二)层次性特点


  将主题意义探究活动融入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能为单元复习课赋予层次性特点。单元主题意义蕴于各个教学板块之中。不同教学板块的教学内容不同,所蕴含的单元主题意义的内涵也存在些微差别,多元板块共同构成单元主题意义的内涵。随着教学深度的递进,学生探究主题意义的深度不断增加,具有鲜明的难度层次和内涵层次。这一层次性特点能在单元复习课中得以外显化。基于复习行为,教师能引导学生提炼多板块中的主题意义并加以分析、理解和排列重组,使之成为层次性强的主题意义结构。如此,层次性特点在课程中得以凸显。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


  (一)组织层次性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建构主题意义


  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首先需引导学生建构本单元主题意义的内涵。这一建构过程需能化零为整,将单元内蕴含的主题意义加以整合和排序,使之形成有层次性的主题意义结构。因此,教师应基于单元教学内容和主题意义的内涵,灵活组织层次性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主题意义,使他们对单元主题意义形成基础、正确、完善的认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做好准备工作,将单元教学内容按照主题意义进行安排,形成一个富有层次的知识复习顺序。例如:单元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本单元出现的“人与社会”相关的词汇、句子和段落,甚至语篇。如此由小到大的过渡能搭建主题意义由浅入深的思考阶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由阅读到口语交际,再到写作的复习顺序,搭建学生理解主题意义—评价主题意义—创造主题意义的深入学习过程。如此设计有层次性的复习内容,能引导学生完成对单元主题意义的初步回顾与建构。


  例如,在沪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1 Friendship(以下简称“本单元”)的教学中,本单元的主题Friendship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单元板块分别描述了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成就牢固友谊的原因、朋友的个人品质、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等内容。在初步开展单元复习课、引导学生探究并建构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内涵时,教师可以按照如下表所示的复习顺序,从教学板块中挖掘主题意义的内涵。

  上表将单元各板块蕴含的主题意义内涵进行了提炼、罗列与明示。本单元教学内容和主题的分布具有层次性。将此作为教学的指向标,有助于学生在复习环节自主构建起单元主题意义的完整结构,并在此过程中深化对单元主题意义的解读。教师通过组织有层次性的单元复习内容,能引导学生初步建构单元的主题意义,提升单元复习课的统整性和指向性。


  (二)组织多模态复习活动,引导学生深探主题意义


  1.项目式学习活动,挖掘主题意义的实用性


  在单元复习课中围绕主题意义展开项目式学习活动,能引导学生挖掘主题意义的实用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意义,设计指向其现实意义、应用价值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预设生活化项目主题,引导学生依托生活中主题意义的存在形式组织实践体验活动、信息采集活动、分析整合活动、成品创作活动和汇报活动,以此搭建“体验主题意义价值—了解主题意义价值—分析主题意义价值—衍生主题意义价值—汇总主题意义价值”的学习路径,从而实现深化主题意义的目标。基于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能深入理解单元主题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和存在形式,从而立足生活视域,深化对主题意义的认知(宋云飞2023)。


  例如,在本单元的复习课程中,为引导学生深探单元主题意义,教师可以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让他们结合“人与社会”这一核心主题,完成一项关于“朋友和友谊”的项目实践活动。其项目细节如下:


  项目主题:Making a presentation on friends and friendship.


  项目目标:通过项目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单元主题意义,增强择友、交友、维护友谊的人际交流意识。


  项目实施步骤:信息采集—实地调查—小组分工—方案制订—方案实施—成果汇报—学习总结。


  项目要求:学生可以小组合作生成关于朋友和友谊关系展示的方案,以书面、演示文稿等形式制作小组汇报材料,口头完成项目汇报。


  该活动主题“朋友和友谊”,既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又蕴含“人与社会”单元主题的内涵。其教学目标指向单元主题探究。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深化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并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应用单元所学知识,对单元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内化,最终形成较好的单元复习效果。


  2.结构化学习活动,促使主题意义外显化


  结构化学习活动旨在强调主题意义的结构特点。常见的主题意义结构包含树状结构、金字塔结构、网状结构等类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主题意义相关内涵的结构理解不同,学习深度也不同。组织结构化学习活动,让学生将单元主题意义的结构外显化,相互对比学习思路,则能促进他们有效交换学习思想,建立多样性、深刻性知识印象,实现单元主题意义的深化。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思维导图绘制任务,以落实主题意义深探目标(丁宁、徐梦然2023)。


  以本单元复习课程为例,经过前期基础知识的梳理和项目实践活动的探究,学生已初步提炼了完整的单元主题意义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在此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加以结构化处理,使之结构外显化、清晰化。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思维导图绘制任务,为他们提供留白式思维导图(如图所示),让他们结合所学自主填充。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单元完整的主题意义囊括其中,还利用文字、线条的位置编排,展现多元主题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单元主题意义结构。通过结构化学习活动,将主题意义的结构外显化,学生能进一步深化对单元主题意义的解读,提升单元复习效率。


  (三)组织个性化复习作业,引导学生拓展主题意义


  1.作业探究:探究主题意义的多元内涵


  在作业探究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个性化、开放性作业,引导他们从单元主题意义出发,面向课外材料和生活资源,挖掘单元主题意义的全新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拓展学习资源或渠道,丰富他们的作业内容。教师可以对作业的完成形成作多元化要求,以丰富学生的作业展示形式。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按照作业要求或学习需求,自主拓展课外相关资源与学习渠道,从中获取丰富的主题意义,并将之融入作业。这一单元复习活动能有效拓展学生主题意义探究视域,丰富单元主题意义的内涵,进一步加深其对单元主题意义的解读和感触(刘艳、蔡金亭2022)。


  例如,在本单元教学活动中,为提升单元复习效率,延伸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广度,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指向拓展行为的个性化复习作业如下:


  主题探究作业:让学生从单元主题意义的角度出发,从我的朋友、如何择友、如何交友、如何维护友谊等主题中选择一个,撰写一篇不少于80词的作文。


  阅读拓展作业:教师为学生推荐一系列与单元主题意义相关的英文阅读材料,如Friendship is a flower that never fades、One bad friend is more than enough等,让他们深度阅读拓展内容后选择一篇文章撰写读后感。


  上述个性化作业包含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和拓展。学生能在个性化作业的指引下,自主到课外检索主题意义的相关拓展资料,将之迁移、应用到作业中,以此丰富作业内容,拓宽主题意义探究视域,提升单元复习的有效性。


  2.作业汇报:汇总主题意义的学习收获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便于他们汇总课外学习收获,教师可以在他们初步完成个性化作业后,为他们创造作业汇报的机会,让他们轮流汇报自己在课外探究过程中挖掘的主题意义新内容。不同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所得出的学习结论和学习收获也有所不同。在展示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轮流上台展示作业内容。在此过程中,台下倾听、观看的学生如果发现自己的作业探究方向与已展示的内容相似或相同,则节省时间,不做展示。如此,能确保学生课外自主探究的主题意义内涵得以高效分享。通过展示多样化作业内容,学生能在巩固单元主题意义的同时,汲取他人的学习经验,进一步扩充对本单元主题意义的认知(刘兴兵、仵婧、张记2021)。


  例如,在本单元作业汇报环节前,学生已能结合教师给出的拓展阅读材料和作业完成方向,在课外通过互联网、图书查阅、网课学习、生活观察等方式自行拓展单元主题的其他意义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之呈现在作业中。在课堂作业汇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主题意义拓展班会,请学生在班会上轮流发言,用2—3分钟的展示时间,简要介绍自己的拓展学习内容和方向。为提高学生展示效率,降低其他学生聆听、分析的难度,教师可以规范他们的汇报语言,让他们按照“我的主题意义探究方向是……我的核心观点是……其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现象表现为……”句式展开分享。在台上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台下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业与其对比,当发现自己的主题意义探究方向与预期相似时,则可以放弃本次汇报(例如:A学生的主题意义探究方向是:如何分辨“坏友谊”,其核心观点在于:友谊有好坏之分,要注意分辨并保护自己。B学生的论点与其相似,认为“友谊不是全听朋友的意见,在与朋友的相处中要注意分辨好坏,有主见地交朋友”。在A同学进行汇报时,B同学举手示意放弃本次汇报,以节省总体汇报时间,提高汇报效率)。这一过程中,教师则需注意倾听与汇总,将学生探究的本单元主题意义的多元内涵加以关键词记叙和简要的分类,用于后续作业的总结。这种作业汇报的教学方式既是单元主题意义内涵的延伸,又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对单元主题意义的解读更为深入。


  3.作业总结:总结主题意义的探究方式


  作业总结旨在完成“留存复习材料”和“归纳学习经验”两个核心任务。学生合作完成作业汇报活动后,能进一步拓展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但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复习材料。这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回顾和汇总。例如:为学生提供关键词,让他们自行汇总。再如:请汇报的学生将自己的汇报语言整理成语段,汇总到教师处,由教师整理成表或笔记。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亲历知识层面的学习经验汇总过程,提升归纳总结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完成这一步骤后,教师可以组织指向主题意义探究过程的话题讨论活动,让学生相互分享学习经验:“我是如何完成作业的”“我的主题意义探究渠道有哪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自检、调整学习方法,从而实现高效率、有价值的复习(何2020)。


  仍以本单元教学活动为例,在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记录的汇报重点,与学生共同进行分类、整理活动,并让他们整理笔记。在学生完成这一步骤的复习后,教师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展开小组讨论:“How do you complete your homework?”学生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分享主题意义探究思路和渠道,积累英语复习经验。


  结语


  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可以将主题意义探究作为教学线索,灵活组织复习课的内容、活动和作业要素,为学生搭建“建构主题意义—深探主题意义—拓展主题意义”的进步阶梯。教师需注意遵循统整性、层次性和深入性特点,注重挖掘单元主题意义和复习课程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升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质量。在未来,教师还需深入探索与开发将主题意义探究融入单元复习课的有效方式,以此强化学生的英语能力。

 引用文献


  丁宁,徐梦然.2023.主题意义探究引领下与主教材融合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S2):83-86.


  何赟赟.2020.主题意义探究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教学实践——以牛津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8 Detective stories单元复习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31):37-38.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兴兵,仵婧祎,张记.2021.亚洲英语中主题化现象的分布、比较与解释——《亚洲英语中的主题化》评介[J].外国语文,(2):136-140.


  刘艳,蔡金亭.2022.母语迁移对英语叙事语篇中主题延续性的历时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6):98-106.


  宋云飞.2023.初中英语主题探究实践教学及其应用——评《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升》[J].中国教育学刊,(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