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读写协同教学实施路径研究论文
2025-09-28 17:54:2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为例,探究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读写协同教学实施路径,即准确提炼单元主题意义,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摘要】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为例,探究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读写协同教学实施路径,即准确提炼单元主题意义,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单元主题意义,激发学生的英语读写兴趣;灵活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思维;科学建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协同发展。提出教师要立足单元整体,精心设计读写活动,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单元主题意义的基础上习得语言知识,加强迁移运用,实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主题意义;单元整体;读写协同教学;初中英语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单元教学目标是总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指出英语课程应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融合发展(教育部2022)。
教师基于主题意义开展单元整体读写协同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读写协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从阅读文本中有效提取篇章结构、语言知识、写作特点等元素,然后在写作环节的主题语境中加以迁移应用,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深刻领悟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对表达主题意义的作用(薛军2021)。下面,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为例,探究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读写协同教学实施路径。
一、准确提炼单元主题意义,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准确提炼单元主题意义有助于教师精准制订读写教学目标,采取读写教学策略,开展读写教学活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在围绕单元主题意义制订单元读写教学目标时,教师应从意义建构、思维培养和语言发展三个层面展开(胡润、陈新忠2020)。
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的主题为“自然灾害”,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语境。本单元通过多模态语篇,多角度、多层次地融入了自然知识,引导学生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了解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灾害,学会正确面对自然灾害,并了解自然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救护措施。
在研读本单元内容后,教师提炼了三个层层深入且紧密相连的小主题:(1)尊重自然,了解自然灾害(第一课时Comic&Welcome to the unit);(2)顺应自然,应对自然灾害(第二、三课时Reading,第四课时Grammar,第六课时Task);(3)保护自然,远离自然灾害(第五课时Integrated skills&Study skills)。
基于本单元的文本内容研读和主题意义提炼,教师制订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学生能够掌握有关自然灾害的词汇与表达方式,正确表达在自然灾害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互救措施。
文化意识:学生能够理解世界各地自然灾害发生的共通性、地域性,以及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态度和互帮互助的价值观。
思维品质:学生能够区分自然灾害与安全事故,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学习能力:学生能够评价自己对本单元主题认知的变化,以及本单元学习的收获,反思存在的问题,灵活调整学习方法,适应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优化后续的学习过程。
以上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体现了整体性、关联性和实践性原则,为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充分挖掘单元主题意义,激发学生的英语读写兴趣
单元是教材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把握是教学的起点。在准确提炼单元主题意义的基础上,教师要深入研读单元内各语篇内容,寻找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明确语篇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单元主题意义,激发他们的英语读写兴趣。
充分挖掘单元主题意义的过程要对接学情,关联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体现他们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发展。只有从多角度建构主题相关知识,挖掘单元内不同语篇背后的深层意义,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对该主题的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王蔷、周密、蔡铭珂2021)。学科育人需要依托与单元主题语境相关联的多模态语篇,从不同视角帮助学生形成对主题的完整理解。
在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研读语篇,充分挖掘单元主题意义,激发他们的英语读写兴趣。例如,在学生学习Reading部分的文本The Taiwan earthquake后,教师让他们制作与主题相关的多媒体作品,如PPT、小视频等,介绍地震,加深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在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鼓励他们融入其他学科知识,拓宽思维和视野。同时,教师让学生以创编对话的形式重新整合文本内容。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地震中的幸存者蒂米(Timmy),组织访谈稿内容,实现读写结合。另外,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呈现访谈稿内容。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加深了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入体会了“灾害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感悟了人类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不屈不挠、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不离不弃的精神。
通过对主题意义的充分挖掘,学生形成能够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深入感知,活跃思维,深化对语言知识、篇章结构、语言特点等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将所学迁移应用到写作中,实现英语读写思维的培养。
三、灵活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思维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依据语篇主题意义、文体风格、语言特点和价值取向,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同时利用作者视角、写作背景和时间等信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语篇、把语言学习和意义探究融为一体,实现深度探究(教育部2022)。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单元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综合、进阶发展的关键(李宝荣2020)。
教师要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设计主题教学活动,确保活动间有逻辑关联,层层递进。教师要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创造性地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形成立体、完整的知识结构,引导他们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培养其英语读写思维。
在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的教学中,教师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依次设计了以下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通过学习理解类活动,引导学生研读语篇内容,梳理语篇信息,绘制结构化信息图(见下页图1)。通过此环节,学生能清晰、直观地把握了地震发生的整个过程(before the earthquake—during the earthquake—after the earthquake)和蒂米的情感变化(peaceful—fearful—hopeless—calm—hopeful)。结构化信息图把语篇基本信息有机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理清语篇信息,构建结构化知识,为其写作搭建篇章结构化支架做好准备。

其次,教师通过应用实践类活动,引导学生重点梳理语篇中的语言表达,如描述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地震前后人物的情感变化等语言,在此基础上,让他们通过复述、演讲、采访等活动应用和内化语言表达,帮助他们生成语言,顺利输出。
最后,教师通过迁移创新类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的写作要素、篇章结构特点及语言特点(如运用过去进行时,用when、while、as等描写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场景等)。这类活动为学生读写能力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帮助,促使他们在读写之间建立关联,同时,引导他们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形成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四、科学建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协同发展
在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读写协同教学中,教师要秉承“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科学建构评价模式,一方面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实现的过程和证据(王蔷、李亮201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评价发展读写学习能力,逐渐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在阅读课的基础上设计读写评价任务时,可以与学生共同协商制订评价标准,丰富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评价。
在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的教学中,教师布置了以下写作任务:Please describe a natural disaster you experienced。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文章框架,教师通过结构化信息图(见下页图2)帮助他们搭建写作支架,更好地进行输出。
在借助结构化信息图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评价量表(见下页表)检查自己是否运用了本单元阅读语篇中的文本结构、语言表达、重点语法和句型,检测自己的阅读学习成果和语言输出成果,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评价量表围绕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制订,囊括内容、词汇、语法、结构、书写等维度。通过自评、互评,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发现同学的问题以及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进而改正自己的问题。互评互学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激发他们学习和评价的内驱力,促进他们英语读写能力的协同发展。
结语
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读写协同教学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立足单元整体,精心设计读写活动,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促进学生在深入理解单元主题意义的基础上获取语言知识,加强迁移运用,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基于主题意义开展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读写协同教学时,教师要在深入研读单元语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提炼单元主题意义,制订精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单元主题意义,根据学情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学生一起制订评价量表,培养他们的写作思维和习惯,使他们的写作内容清晰、有条理,帮助他们综合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技能,在新的情境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
引用文献
胡润,陈新忠.2020.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9):6-10.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宝荣.2020.基于主题意义设计中学英语单元活动的有效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5):18-22,55.
王蔷,李亮.2019.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5):114-120.
王蔷,周密,蔡铭珂.2021.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6.
薛军.2021.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J].教师教育论坛,(1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