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语篇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基于语篇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2

2025-09-28 17:39:2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探究基于语篇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路径,并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5 A healthy lifestyle为例展开说明。提出教师应细品语篇韵味,探寻语篇主题意义。

  【摘要】探究基于语篇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路径,并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5 A healthy lifestyle为例展开说明。提出教师应细品语篇韵味,探寻语篇主题意义;依托主题意义,构筑教学情境;围绕教学情境,借英语读思言之利器,谱写学习乐章,以期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主题意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英语课程应该把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同时强调“语篇研读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教育部2020)。因此,探讨如何将语篇主题意义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成为教师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基于语篇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路径


  (一)细品语篇韵味,探寻语篇主题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对语篇的形式、意义、采用的语言资源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教育部2022)。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全面了解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等,以明确主题意义,提炼其中的知识结构,并建立文体特征、语言特点与主题意义之间的关联。在分析语篇时,教师应关注语篇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意义表达,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更好地把握教学主线,为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奠定坚实基础(杨春燕2024)。


  (二)依托主题意义,构筑教学情境


  主题意义是课文的核心,也是构建教学情境的出发点。通过把握主题意义,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清晰、连贯的学习框架。具体而言,基于主题意义的引领,教师应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学习兴趣、生活经验等,明确他们的学习需求,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语言、运用语言。


  (三)围绕教学情境,借英语读思言之利器,谱写学习乐章


  《课程标准》提出“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教育部2022)。在语篇主题意义的引领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锻炼能力,在知识迁移中激发创新思维。


  1.丰富朗读形式,让“读”声悦耳


  朗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获取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单一朗读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丰富朗读的形式,让“读”声悦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读、分组朗读、个人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重音,使朗读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2.依托思维导图,让“思”路清晰


  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托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深化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施春芳2024)。具体而言,立足文本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子主题或关键概念。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确定思维导图的中心思想和支撑点,然后独立或小组合作绘制出完整的思维导图。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断在思维导图上添加信息,使其逐渐丰富,同时促进对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的深刻理解。


  3.创新“言”的内容,让“说”辞动人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表达思想的载体。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创新“言”的内容,让“说”辞动人。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主题,锻炼其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创作短剧或即兴演讲等形式,将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有创造性的语言输出,从不同的视角重新诠释和表达主题意义。


  二、基于语篇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下面,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5 A healthy lifestyle为例,探讨如何基于语篇主题意义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细研语篇寻真意,挖掘主题显智慧


  在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可以从多个维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具体见下表。

a7266ec29f17a3dc8751d14b5415bf98.png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主题意义,如“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什么需要改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等,借助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将其与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相联系,并与主题意义建立联系,从而让他们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价值,形成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意愿。


  (二)主题引领创佳境,教学之境焕新姿


  在此环节,教师应以主题意义为根基,为学生精心构筑一个充满趣味与智慧的学习天地,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畅享知识的盛宴。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What is a healthy lifestyle?”并展示一些健康食品和运动的图片,引导他们思考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关注健康生活方式这一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略读、细读、寻读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不同人物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并通过提问促进他们思考文本主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刘畅2024)。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加深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如超市购物,让学生根据健康原则选择食物;运动挑战,让学生体验不同运动的乐趣。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在文本理解和语言运用方面的收获,同时让他们针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如何改进,以便更好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以上过程,依托主题意义,教师构建的教学情境既完整又实用,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并运用语言,既能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启迪批判性思维,更能深化对健康生活的领悟。


  (三)情境之中巧设计,读思言中展才思


  1.读之形式多变换


  依托主题意义丰富朗读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使阅读活动不再单一、乏味。具体方法如下:(1)分角色朗读:根据文本内容,学生选择不同的文本人物,然后从各自角色的视角进行朗读,由此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且更深入地理解每个人物的生活方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2)配乐朗读:选取适合的背景音乐配合学生的朗读,为阅读增添情感色彩。(3)动态换位朗读:让学生站起来,随着故事内容的展开移动位置,模拟文中人物的行为,使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活泼。


  2.思维导图明思路


  在此环节,教师首先可以与学生一起确定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健康生活方式”。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子主题,包括“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和“健康益处”等。然后,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子主题之间的逻辑联系。比如,“饮食”和“运动”是如何影响“生活习惯”,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带来“健康益处”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相关工具,绘制思维导图,同时,可以添加细节信息,如健康的饮食选择(牛奶、面包、鱼、蔬菜和水果)及其运动习惯(跳舞),以及不健康的饮食选择和运动习惯。通过不断在思维导图中添加信息,学生能够更好地看到整个故事的结构和逻辑流程,从而加深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理解。在完成思维导图后,学生可以在组内分享,并讨论各自的理解,从而拓展思路,巩固学习成果,并获得不同的视角。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回顾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具体可以思考哪些部分做得好,哪些部分需要改进,以及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3.言辞创新展风采


  在英语学习的殿堂里,语言是桥梁,思想是灵魂。由此,在语篇主题意义的引领下,教师应巧妙地创新“言”的内容,让学生的“说”辞充满魅力与深度。


  活动一:辩论赛。教师可以设定辩题,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使用课文中的信息及生活检验支持各自的观点。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探索、反驳,更深入地理解主题,更流畅地表达观点。由此,语言在辩论中得到升华,思想在交流中得到拓展。


  活动二:故事改编与表演:学生将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对话语言等要素融为一体,基于真实的生活方式编写故事或短剧,并进行表演。由此,学生得以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富有创新性的言语表达,展现个人独特的思考与见解。


  活动三:即兴演讲: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表达思想。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启发性问题或情境,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讲。例如:“如果要提一个关于健康生活的建议,你会说什么?”由此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结语


  本研究基于《课程标准》的指导原则,探讨了如何将主题意义探究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提出了通过细致地品味语篇内涵、构建与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以及组织读思言活动等一系列具体的教学实践路径。结合案例分析,教师不仅证实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而且为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实用范例。展望未来,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入探讨并实践基于主题意义的阅读教学模式,共同推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畅.2024.基于单元大观念的初中英语阅读课作业设计例谈[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45-51.


  施春芳.2024.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初探[J].英语学习,(2):59-61.


  杨春燕.2024.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前置作业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8):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