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主题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论文
2025-09-28 17:14:3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提出教师需充分挖掘文本主题的聚合性、结构化、探究性价值,结合深入性、拓展性和自主性要求,设计出富有成效的英语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
【摘要】分析文本主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中的价值。阐述基于文本主题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要求。结合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 Reading教学实例,从读前讨论、读中探究、读后研讨、读后实践四个方面探析基于文本主题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策略。提出教师需充分挖掘文本主题的聚合性、结构化、探究性价值,结合深入性、拓展性和自主性要求,设计出富有成效的英语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文本主题;高中英语;阅读活动
引言
文本主题指阅读文本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和主旨,它能够引导读者理解和领会作者的意图,同时也是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在高中英语阅读活动中,将文本主题深度融入教学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主题的深入理解,帮助他们明确阅读目标,使他们的阅读学习更具针对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本主题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激发其阅读思维活力。
一、文本主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中的价值
(一)聚合性价值
在高中英语阅读活动中,文本主题具有显著的聚合性价值。一个明确的文本主题可以将阅读教学中的各类相关信息和知识点紧密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通过对主题的深入探讨,可以逐层探究阅读知识,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结构,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聚合性价值是阅读教学中文本主题不容忽视的教学价值。

(二)结构化价值
文本主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活动中具有结构化价值。主题可以将文章中的各个部分有序地组织起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通过对主题的剖析,学生可以掌握文章的组织方式,学会提炼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同时,结构化的文本主题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体系化的知识网络,为后续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三)探究性价值
文本主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活动中具有探究性价值。首先,文本主题的意义不唯一,有着多元子主题。不同学生对文本主题的解读方向、解读内容也存在差异。基于文本主题展开阅读活动设计,能为学生提供阅读探究的方向,促使他们在英语阅读活动中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地探究主题意义的内涵,从而挖掘阅读材料的深层次意蕴。
二、基于文本主题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要求
(一)深入性要求
在进行文本主题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时,教师需遵循深入性要求,搭建学生思维的递进阶梯,引导他们由浅入深地展开对新知识的探索。这需要教师对文本主题进行深入分析,把握主题背后的内涵和意义,进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深入理解主题,形成对人文主题的深层次解读。
(二)拓展性要求
文本主题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还需注重拓展性。教师需在尊重文本主题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主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此处的“拓展性”,包括对相关知识的延伸、对比和分析,以及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应用。通过拓展性阅读活动,学生能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拓展性阅读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周晶晶2023)。
(三)自主性要求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积累了一定的主题意义探究经验。在基于文本主题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中,教师需注意遵循自主性要求,把学习的机会归还给学生,减少对文本主题解读的过度干预,为其创造丰富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体验机会。基于自主性要求设计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将更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主题意义探究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促使其英语能力得以长足发展(章策文2023)。
三、文本主题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策略
(一)读前讨论:围绕文本主题,提出趣味话题
读前讨论环节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能起到导学激趣、启发主题思考的教育效果。在读前阶段,教师首先可以围绕文本主题,提出趣味性强的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具体话题设计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或学生实际生活情况,注重话题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讨论的内容,对其加以追问,以激活他们的分享欲,培养他们对课时文本主题的探究兴趣。通过读前讨论,学生可以对文本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课堂学习维持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阅读活动做好铺垫(王春艳2023)。
例如,在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 Reading(以下简称“本课”)的教学中,语篇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描述了一名青少年因长期不吃饭导致身体虚弱,最终晕倒的故事,其文本主题紧扣“青少年”“节食”两个关键点展开。基于这一文本主题,在正式阅读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提出一些与文本主题相关且富有趣味性的话题,如:
健康规律饮食对青少年有多重要?
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你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你节食减肥过吗?忍受饥饿是什么感觉?节食减肥的效果好吗?你对通过节食减肥有什么看法?
上述话题既能与课时文本主题相呼应,引导学生关注阅读主题,又能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呼应,激活他们的话题讨论兴趣。在实际话题讨论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个人看法和经历,从而营造出积极、热烈的讨论氛围。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引导,帮助他们明确正确的饮食观念和生活方式,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分享的个人经历加以追问,以激发他们对文本主题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从话题中找到乐趣。师生完成基本的话题讨论后,教师可以将话题导入本课时文本:“本课时,我们将了解一个青少年节食减肥的小故事。”通过课前话题的互动,教师能引导学生关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为后续的阅读活动做好铺垫。基于文本主题的话题设计,有助于学生发散思考,为阅读教学营造主题氛围做好认知铺垫。
(二)读中探究:围绕文本标题,把握文体特征
经过话题讨论后,学生已能对本课阅读文本的主题形成基础性了解。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并在阅读初期围绕文本的标题分析文章的文体特征,以培养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推理与判断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深入思考,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提炼此类文章的写作特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看标题猜文体”的基本方法,如分析标题中的关键词、探究文体分类、探究文体风格等,指导学生从文本标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理解标题所表达的主题和内容方向;教师可以根据标题特点,将文本归类到相应的文体范畴,如散文、小说、议论文等,为学生积累文体探究经验;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分析标题,揣摩作者的写作风格(如写实、浪漫、幽默等)。这样,学生能立足对标题的深度分析,对阅读文本的文体特征形成初步判断,继而带着问题进行深度研读,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效率(邹继光、尚梅林2023)。
仍以本课阅读教学为例,在Reading部分,教师可以结合阅读主题“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展开对文本文体特征的推断。为达到“授人以渔”的教育效果,使学生真正领会“看标题猜文体”的学习策略,教师可以进行如下教学指导。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标题中的关键词,如Teen、faints、skipping meals等,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是关于青少年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标题尝试判断文章的文体,学生可能给出“记叙文”“议论文”等猜测,并自主分析得出结论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问,对学生的推理思维进行深层次引导。在学生判断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使他们对文章的文体形成更准确的把握。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推理的多元答案,描述多种文体的特征,请学生结合标题的含义进行进一步判断。比如:学生推测文体为议论文,则可以向他们说明:“The feature of argumentative essay is to elaborate and prove the viewpoint,and finally draw a conclusion.”同理,如果学生推断文体为记叙文,教师可以说明记叙文的特征是叙述事件的过程:“Narrative essays usually focus on one or more real or fictional events,vividly presenting them to readers through narration,description,dialogue and other techniques.Narrative essays have clear temporal clues,specific characters and scenes,explicit themes and purposes,as well as vivid language styles...”以及事件对人物的影响。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进一步分析和判断文体,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主题意义探究能力。
上述教学活动围绕阅读文本的标题内涵展开对语篇的深度探索。通过对文本标题的多角度探究,学生能在推理语篇文体特征的过程中深化对多元文体类型的解读,了解议论文这一文体的特点和构成要素。基于对文本标题的解读,教师能帮助学生把握多种文体语篇阅读的规律,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围绕文本标题展开对文本主题的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三)读后研讨:围绕文本内容,提炼文本框架
文本框架的提炼对文本主题的分析有帮助作用。在基于文本主题的阅读活动中,文本框架能够清晰地展现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在深入研读环节,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提炼文本的框架,以框架为引领,由浅入深地展开对文本主题的解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主题句、分段、句子逻辑、主旨等角度进行文本框架的提炼。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寻找文章的主题句。主题句也称为中心句,通常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是对语篇核心内容的总括。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分段和句子逻辑。分段和句子逻辑能够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段落间的衔接词和句子间的连词。这些词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进而提炼出文本框架。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文章的主旨出发,总结文本的框架。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内容,能够反映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生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梁美珍2021)。
例如,在本单元Reading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请学生按照上述教学策略展开对阅读语篇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框架的分析。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主题句。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发现主题句位于文章的开头:“A teenage girl fainted yesterday at Stonechester High School after skipping meals.”这句话概括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即青少年长期不吃饭导致身体虚弱,最终晕倒。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分段和句子逻辑。文章分为六个段落,每个段落分别描述了:
1.“青少年晕倒”这一客观事实。
2.青少年晕倒前的症状。
3.父母和医生在该青少年接受治疗时持有的态度。
4.同学们对该同学生活方式的看法。
5.列举节食减肥的隐患。
6.呼吁健康的减肥、生活方式。
段落间的衔接词如However、In addition等,表明了作者在描述事件过程中的转折和补充。句子间的连词如because、so等,揭示了作者的逻辑思路,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最后,教师邀请学生从文章的主旨出发,总结文本框架。学生经过结构分析后总结:“文章主旨是关于青少年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作者通过描述一个青少年因长期节食而导致身体虚弱、晕倒的实例,提醒读者注意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由此,学生能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通过提炼文本框架,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主题讨论,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分析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能掌握自主阅读中提炼语篇框架结构的学习技能,提升对多类型语篇的把控力。
(四)读后实践:围绕文本主题,组织创造活动
经过前期多元学习活动的实践,学生已能对本次阅读文本形成深刻的解读,对文本主题形成系统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创造性活动,引领学生迁移、应用文本主题和语篇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学习问题或生成个性化学习收获。创造性活动可以包含书面表达、话题讨论、项目设计、情境演绎等形式。其中,每种活动参与形式还可以结合其考查角度的不同,产生完全不同的活动内容。教师在设计创造活动时注意活动与文本主题的契合性、与学生能力水平的适配性,以提升阅读活动教学的有效性(陈则航、陈曦、邹敏2020)。
仍以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为例,在初步完成前期教学环节后,学生对青少年节食减肥的危害已形成初步了解,能结合语篇自主归纳语篇的主题意义。在此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多样性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阅读后评价、创造,在实践中拓展该文本主题的内涵,对语篇内容形成深刻的学习体会。具体活动如下:
活动一:倡议书撰写与演讲。请学生以“倡议健康生活、拒绝节食减肥”“节食减肥危害大、减肥贵在常坚持”“运动替代不良习惯,减肥开出健康之花”其中一个为标题,完成倡议书的撰写,以演讲的方式在班级展示。
活动二:话题分享。请学生相互分享生活中行之有效的减肥方式,用英语讲述自己的减肥故事。
活动三:思辨。请学生对他人分享的故事进行思辨性思考,分析其减肥方式的不合理性,进行“攻擂”,由提出论点的同学“守擂”,两人展开趣味辩论。其他同学则结合二人的语言加以思考和投票,选出辩论的优胜方。
活动四:项目设计。鼓励学生成立项目小组,完成健康宣传项目。着重宣传节食减肥的危害,说明健康饮食的好处。其项目成果可以是短视频、展览会或宣传海报。
活动五:课本剧。让学生两人或多人一组,分别代入医生、家长、同学、教师、青少年等角色,围绕节食减肥的话题展开情境对话。
上述活动的类型多样,其本质在于创造。无论是对观点的创造、书面信息的创造还是对演绎成果的创造,均紧扣课时文本主题,是文本主题意义的有序延伸。通过多样性读后实践活动,学生能在巩固阅读所学的基础上,锻炼多元英语技能,提升英语实践能力。基于文本主题的英语阅读后活动将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语
文本主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中具有重要价值。教师需充分挖掘文本主题的聚合性、结构化、探究性价值,结合深入性、拓展性和自主性要求,设计出富有成效的英语阅读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读前讨论、读中探究、读后研讨等策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文本主题,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文体特征,搭建文本框架,并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内涵。
引用文献
陈则航,陈曦,邹敏.2020.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及其启示[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1-7.
梁美珍.2021.基于语篇知识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例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0):44-48.
王春艳.202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1):56-58.
章策文.2023.指向语篇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1):54-57.
周晶晶.2023.基于主题意义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人教版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1“Teenage life”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10):25-27.
邹继光,尚梅林.2023.主题意义视域下的小学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例谈[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