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研究论文
2025-09-28 16:37:2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评价被赋予了诊断学情、巩固知识等多项功能,其作用和价值得到了广泛肯定。在此基础上,衍生了“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
【摘要】在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评价被赋予了诊断学情、巩固知识等多项功能,其作用和价值得到了广泛肯定。在此基础上,衍生了“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从以生为本、注重反馈、形式丰富三个方面,总结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基本特点,在明确其特点的基础上,围绕激励为主、提问推进、角色互换三个角度,探索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有效策略,以期展现教学评价的促学、助教功能。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评价;小学英语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高度肯定了教学评价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建议教师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教育部2022)。基于此,为了彰显教学评价的价值,教师应立足“教学评一致性”视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实施过程性、诊断性和总结性的课堂评价,通过多个途径、多种方式,明确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性地调整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解决英语课堂现存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发扬优势,提升其英语学习水平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基本特点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主要包含三个基本特点,分别为以生为本、注重反馈和形式丰富。

(一)以生为本
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正在经历由“知识导向型”向“素养导向型”过渡的过程,无论是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还是课堂评价,都更加关注学生的素养形成情况,这足以证明,当前的英语课堂,是以学生需求为根本导向的课堂,具有以生为本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在实施课堂评价时,教师需要重点分析学生的需求、把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在适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以此了解他们在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篇理解等方面的学习情况(黄天娟2023)。
(二)注重反馈
课堂评价强调即时性,即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作出适当的反馈,由此调整课堂教学对策。由此可见,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基本特点包含注重反馈。通常情况下,教师会通过课堂观察、课堂提问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思维发展、迁移运用等情况,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根据真实情况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改变课堂教学策略、创新英语学习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及多样化需求,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才能更有效、更具针对性。
(三)形式丰富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是融合课堂教学、课堂学习及教学评价为一体的评价模式。在这种评价模式中,除了文字评价之外,还包含提问、对话、演讲等多种形式,而只有综合运用多种评价形式,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篇阅读、语法运用、听力、写作等多种情况。此外,当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形式愈渐丰富时,学生的体验感也会愈渐丰富,他们也会针对课堂评价结果作出积极的反馈,如此方可体现课堂评价的促学价值(时文婷2023)。
二、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有效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具有以生为本、注重反馈和形式丰富三个基本特点,围绕上述三个基本特点,教师应继续探索课堂评价的策略,进而创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真正实现教、学与评三项要素深度融合的目标。展开来说,英语课堂评价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激励式评价、提问式评价及角色互换式评价,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探讨。
(一)激励为主,满足情感体验
小学生大多处于6—13岁的年龄阶段,此时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初步发展时期,他们接受建议或者意见的能力尚不完善。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教师直接点出他们的不足,那么他们很可能会产生挫败感或者畏难情绪。对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采取以激励为主的评价对策,从而满足他们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克服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难关。针对激励式评价这一大类,教师可以根据其不同的功能,继续细化激励式评价的类型。
1.事实型激励评价
事实型激励评价指以描述事实为主要手段,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精神面貌等给予激励的一种评价方式。在实施事实型激励评价时,教师需要精准地点出学生的真实表现,并以简洁、生动的词汇或语句描述其真实表现(凌玲2023)。
三年级学生刚刚开始系统化地学习英语知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尚且不足。因此,在三年级的英语课堂评价中,最关键的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在激励评价中产生满足感和自信心。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3 Amazing animals的课堂教学为例,为了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根据事实,给予他们契合实际的评价。如“In this lesson,you answered the question four times,you were really good!”“You already know the English names of many animals.You are really good!”等。以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真实表现为依据,肯定他们的进步之处。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精神面貌给予肯定,如“You answer questions in every class.”等。
2.赋能型激励评价
赋能型激励评价指围绕学生的“能力点”给予其正向评价的一种方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期待、增强学习信心,进而更为积极地参与后续的课堂学习活动。
在实施赋能型的激励评价时,教师需要仔细寻找学生的“能力点”,关注他们的独特之处,据此展开激励式评价,达到使其发挥所长的目的。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Unit 4 My home的课堂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要紧扣学生的“能力点”,实施赋能型的激励评价。比如,当教师发现某个学生的英语发音十分标准时,可以给出“Your English pronunciation is very accurate and it is really a wonderful thing to hear you speak English.”的评价,以此肯定该学生的能力,增强其信心,让其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继续发扬优势。
3.感谢型激励评价
除了事实型、赋能型的激励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感谢型的激励评价。所谓感谢型激励评价,是针对有责任感、有集体意识的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激励评价。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多元化互动,针对他们对课堂教学及其他学生的帮助予以肯定。比如,当教师发现某个学生在课前擦黑板、摆正教学道具时,教师可以及时表达感谢:“Thank you for making the blackboard cleaner.You are really a careful person”。又如,当学生发现教师板书的书写错误或口误并及时纠正错误时,教师可以把握机会表达感谢:“Thank you for helping me find the mistake,you have a pair of sharp eyes”。
借助如上所示的感谢型激励评价,学生的责任感及集体荣誉感会明显加强,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二)提问推进,引发深度思考
课堂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活他们的学习期待,还在于引发他们的深度思考,让他们借助教师的引导或点拨,完成英语学科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学习任务。对此,在英语课堂评价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推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层次化的思考,让他们逐步接近问题的本质(张金煌2023)。
在传统英语课堂上,虽然教师时常会提问,但是他们的提问很难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学生只需借助“yes”“no”等简单的词汇即可回答,这样很难考查他们的真实英语水平。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精准把握提问的时机、创新提问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围绕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例如,在教学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6 In a nature park时,教师可以结合各个板块的教学内容,展开层层递进的课堂提问,如:
Q1:What are there in the nature park?Q2:Where is the mountain in the park?Q3:Is the hill next to the lake?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语篇理解情况、明确学生是否掌握了方位词及地理名词。同时,借助层次性的问题,学生可以逐步加强思维能力,进而更好地理解、掌握英语知识。
另外,为了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问,让他们根据课堂所学知识、接收的信息等进行适时、适当的提问。比如学生提问:hill和mountain都表示“山”,它们的含义有什么差异呢?什么情况下用hill、什么情况下用mountain呢?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明确他们存在词义辨析不清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辨析词义,让他们了解词语的真实含义及词语的使用情境。
结合上文所述可知,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英语课堂评价需要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进而让他们成为参与评价活动和实施评价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课堂反馈意见,并调整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这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有益的。

(三)角色互换,彰显学生本位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大多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知识掌握的情况等,给予其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模式存在维度单一、形式固化等问题,长此以往,课堂评价效果也极易受到影响。因此,“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教师要尝试打破固有的评价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法,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维护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参与评价、实施评价的主体,以彰显他们的本位(田佳楠2022)。
那么,角色互换的对象是什么呢?从课堂评价的角度来说,角色互换指的是互换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让学生制订评价标准、实施评价行为,以确保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3 Weather的教学为例,为了增强课堂评价的效果、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转换角色,让他们制订评价标准,并展开自评、互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活动。
一方面,制订评价标准。根据Unit 3 Weather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围绕单元教学内容,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具体如下:(1)能否正确地拼写cold、windy、hot、sunny、cloudy等描写天气的英语词汇,并运用这些词汇描述天气的变化;(2)能否正确地使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It’s...”等句式;(3)能否联系现实生活,运用相关词汇和语句进行对话,并敏锐地感知天气变化。
另一方面,实施评价行为。在制订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让他们成为实施评价的主体。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即可了解自己在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
结语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在此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成为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趋势。基于此,在明确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以生为本、注重反馈、形式丰富三个主要特征后,教师通过激励为主、提问推进、角色互换等方式,实施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探索课堂教学、学习活动和教学评价的深度融合策略。经过一番探索后不难发现,教学评价能够起到促学、助教等作用。
引用文献
黄天娟.2023.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策略[J].教育界,(30):59-61.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凌玲.2023.多元评价,点亮英语课堂——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实践[J].安徽教育科研,(22):54-55.
时文婷.2023.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英语教师,(15):51-54.
田佳楠.2022.多元化评价体系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策略[J].校园英语,(49):169-171.
张金煌.2023.新课标实施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1):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