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情境化的实施策略论文

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情境化的实施策略论文

3

2025-09-24 17:38:0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主题语境与情境化教学的深度融合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指引。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主题语境与情境化教学的深度融合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指引。教师应基于语言学习理论,构建包含主题选择、活动设计、学生参与、技术支持和评价反馈的五维教学实施模型,通过主题语境的精准定位、多模态情境的系统创设、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以及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有效提升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主题语境;英语词汇教学;教学情境化;新课标


  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全面实施,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正在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英语核心素质的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则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词汇作为语言能力的基础要素,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以往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脱离语境、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较低等问题,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主题语境下的情境化教学为教师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立足教学实践,探索如何通过情境化教学实现词汇教学的精准化、系统化与高效化。


  一、主题语境的内涵


  主题语境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载体,其理论基础源于情境认知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的意义建构依赖于具体情境,语言学习需在真实或贴近真实的模拟情境中进行。社会文化理论则指出,语言发展是社会互动的结果,主题语境为师生、生生互动提供了有意义的互动交流平台。新课标将主题语境列为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之一,要求教师围绕主题组织教学,促进学生语言知识与文化意识的协同发展。基于上述理论,教师对主题语境的构建需兼顾横向与纵向维度:横向维度覆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纵向维度体现从基础到高阶的认知梯度,如从“个人经历”到“社会现象”再到“哲学思考”。

  具体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上,主题语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首先,语义网络构建,主题为词汇提供了上下文关联,使孤立词汇的意义得以显现出来;其次,文化内涵挖掘,通过主题探究,学生能够揭示、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念;第三,语用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主题情境中学习词汇的正确使用方法,充分考虑相应的文化元素,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如在“节日文化”的主题语境下,学生不仅要掌握celebration,custom等词汇的含义、拼写等,还应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庆意义,乃至不同英语国家在表示相同节日含义时可能使用的不同词汇,全面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主题语境下教学情境化的特征


  教学情境化的核心在于创设“真实的不真实性”,即通过模拟情境逼近真实语言使用场景。其特征可归纳为四个维度。第一,认知维度,情境设计需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如在有关“科技发展”的主题情境中,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经验,可以在情境中融入“智能手机使用”“人工智能伦理”等元素。第二,情感维度,应借助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自然保护”主题语境中展示生态破坏的影像资料。第三,社会维度,情境需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如“网络暴力”主题语境下的角色扮演活动。第四,技术维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积极利用数字工具增强情境的沉浸感,如虚拟考古现场的VR体验[1]。


  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特征的展示需要通过具体的手段,包括符号系统与非符号系统。符号系统有语言、图像、音乐等,这些元素有明确的符号,有助于学生对情境的理解。非符号系统则有空间布局、肢体动作、时间节奏等,这些元素没有具体的指示意义,但是也能够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造成影响。如在有关“经典文学”的主题语境中,通过戏剧表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身体语言,同时配合灯光、音效等元素,形成全方位的情境体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词汇学习的趣味性,更能全面体现情境特征,发挥情境作用。


  三、教学情境化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关联


  教学情境化能够促进高中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孤立词汇的记忆保持率较低。情境化词汇由于嵌入了“意义网络”,学生对其记忆更为持久。神经科学研究也表明,多模态情境可以刺激大脑多个区域协同工作,增强词汇存储的强度与提取的速度。在教学实践中,情境化设计可有效解决常规词汇教学的三大痛点:脱离语境,将词汇放回语篇与生活场景中;机械记忆,通过意义建构替代死记硬背;输出困难,为词汇运用提供真实语境支持[2]。


  新课标强调“在用中学”的理念,教学情境化为这一理念的落实提供了实践路径。通过情境化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词汇的音、形、义,更能理解其语用功能与文化内涵。如在有关“职业规划”的主题语境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求职面试,学习qualification,interview等词汇,同时了解职场沟通的规范与礼仪,实现语言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同步发展。由此可见,教学情境化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密切联系。以主题语境作为切入点,为教学情境化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情境化的实施


  (一)主题语境的精准选择


  科学地选择主题语境,是高中英语词汇情境化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基础。在选择主题时,教师应遵循“三维适配”原则。首先,与课程标准适配,教师应对照新课标主题内容要求,如必修阶段侧重个人成长、选择性必修阶段扩展至社会议题的特征,划定主题语境的选择范围。其次,与学生的需求适配,教师可以通过前测或访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如高中生对“人工智能”“心理健康”等主题关注度较高。最后,与教学资源适配,教师的目光不能只放在教材上,还应结合校本资源与地域特色,如沿海学校可开发“海洋文化”主题[3]。主题确定后,教师可以对词汇进行层级分析,区分基础词汇(如名词、动词等)与高阶词汇(如抽象概念词),设计差异化教学策略。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Unit5“First aid”为例。在单元主题下,教师可以结合校园安全实际,创设“校园急救站”的主题情境。通过分析教材语篇“First aid for burns”,以及教师提供的其他辅助阅读材料,学生可以从中提取基础词汇与symptom,treatment等相对高阶的医学专业词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补充本地急救中心提供的真实案例,设计“急救场景模拟”的语言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词汇的同时,还能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实现语言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二)情境活动的多元设计


  针对不同的主题语境,情境活动的开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针对“急救场景模拟”,就可以加入对急救技能的学习与模拟。教师应灵活选择、多元设计,以提升情境的趣味性和实际意义。无论何种情境活动,都应遵循ABCD模型,即Audience(受众分析)、Behavior(行为目标)、Condition(情境条件)、Degree(达成程度)。如明确受众为高二学生,行为目标是分析反映人物心理的词汇的作用,情境条件为小说片段或影视改编,达成程度要求学生能使用所学词汇撰写200词以上的英文短文。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5“The value of money”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虚拟理财挑战赛”活动。首先,学生需阅读《百万英镑》节选,结合教材内容学习fortune,debt等词汇。其次,学生可以在课后使用Excel制作个人收支表,分析所学词汇在个人日常财务中的使用场景,将生活语境融入其中。最后,教师在班级模拟金融投资场景,鼓励学生运用interest,risk等词汇进行交易谈判。


  上述活动结束后,教师再带领学生通过反思日志记录词汇使用心得,实现从知识接受到能力迁移的转化。


  (三)学生自主的充分参与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应占据主体地位。教师选择的主题语境及设计的教学情境要想发挥作用,都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情境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确定主题语境后,向学生提供主题任务菜单,允许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子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必要时向学生提供启发式指导,不要全程控制学生的学习。在评价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制定的个人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不要由教师单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4]。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Unit 3“Sea exploration”为例,教师可以创设“深海探秘者”项目式情境。教师提供marine life,seabed resources等方向,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主要的探究方向,并根据各自的选择自行结组,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等展开知识探究,尝试收集专业词汇,完成英文的探究报告。教师则提供词汇脚手架,如学术词汇表、网络资源使用指南等。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可以自主学习biodiversity,submarine等词汇,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在班级中展示。


  (四)先进技术的灵活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乃至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将这些技术有选择地运用起来,实现技术手段、教学方法与学科内容的融合。如在有关“历史事件”的主题语境情境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软件制作时间轴,学生则用英语在时间轴上标注关键事件词汇;教师也可以通过手机学习软件,实时收集学生的词汇学习难点,再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其问题所在,最后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讲解[5]。具体运用哪些技术,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当前的教学目标与技术条件来决定。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Natural disasters”为例,师生可以利用电子地图软件开展“灾难响应”的情境模拟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近期某些地方发生自然灾害的新闻,学生需要在电子地图上找到相应的地点,并标注不同灾害类型,如earthquake,tsunami等,并通过语音标注功能描述应对措施。教师将这些内容整理为不同类型的文件,上传至人工智能软件,由系统分析学生的词汇使用情况,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教师结合报告与自身经验调整教学重点,如强化evacuate,relief等高频错误词汇的讲解。


  (五)学习效果的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及时调整,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对学生提供反馈:第一,诊断性反馈,在活动前通过词汇前测了解学生基础;第二,形成性反馈,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记录进行即时指导;第三,总结性反馈,在活动后通过分析学生完成的作品(如英文短文)提供改进建议;第四,元认知反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策略,同时鼓励学生对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1“People of achievement”为例,针对本单元的情境化教学,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评价反馈活动。在过程性评价中,观察记录学生词汇笔记的完整性与深度。在表现性评价方面,分析学生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对于contribution,inspire等词汇的运用,结合档案袋评价,收集、分析学生完成的英文报告、PPT等成果,进行综合评分。教师评价完成后,师生双方共同针对评价反馈展开交流互动,确定下一阶段词汇教学的方向和具体做法。


  综上所述,主题语境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情境化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词汇教学效能的重要途径。本文所提出的主题选择、活动设计、学生参与、技术支持与评价反馈等教学策略,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为词汇教学的情境化转型提供可操作的参考。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对教学策略持续加以优化,创造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甜甜.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分析[J].海外英语,2025(1):164-166.


  [2]杨丽丽.基于主题语境的词汇教学对高中生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4.


  [3]张祎玮.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行动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大学,2024.


  [4]张倩.主题语境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4.


  [5]吴宏英.主题语境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