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借助绘本阅读教学助力幼儿语言发展论文

借助绘本阅读教学助力幼儿语言发展论文

2

2025-09-08 15:07:5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3~6岁学前阶段是幼儿学习语言、习得语言技能的黄金时期。教师应抓牢、抓好这一时机,巧借幼儿喜爱的绘本来实施阅读教学,以助力幼儿语言发展。

  【摘要】3~6岁学前阶段是幼儿学习语言、习得语言技能的黄金时期。教师应抓牢、抓好这一时机,巧借幼儿喜爱的绘本来实施阅读教学,以助力幼儿语言发展。幼儿语言发展需靠阅读活动来进行,绘本是一种语言简洁凝练、画面生动夺目、色彩搭配适宜、情节新颖有趣的读物,十分符合幼儿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可作为幼儿阅读教学中的可靠素材。文章阐释绘本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就如何借助绘本阅读发展幼儿语言提出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阅读;绘本阅读;幼儿语言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给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学中发展幼儿语言提出了若干条建议。其中一条十分重要的指示便是,鼓励教师提供给幼儿适宜的读物,经常陪伴幼儿看书、讲故事,以激发幼儿主动读、思和说的兴趣,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1]。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读物,相关研究显示,绘本阅读在发展幼儿语言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幼儿教师,可尝试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用绘本生动的文字和图画唤醒幼儿已有认知,激活幼儿语言表达的细胞。现阶段,应《指南》要求,幼儿教师们纷纷探寻合适的绘本投入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开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之门,为幼儿终身语言学习奠定基础。


  一、绘本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


  (一)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兴趣和自信心


  兴趣与自信心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两大法宝,有语言学习的兴趣,有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幼儿才能做到主动开口,用流利清晰的口语将心中所想之事、所思之情表达出来。绘本是一种独特的读物,其画面丰富多彩,极易让幼儿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进而带着兴趣由浅入深、由图到文去理解和思考内容,在阅读中萌生语言表达的自主性。学前时期也是培养幼儿语言自信心的关键时期,绘本中新奇的故事内容、精巧的动植物形象设计,以及富含哲理的语言文字都能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这是幼儿想要自信表达的基础,也是前提。通过绘本阅读,幼儿将获得一些语言表达的技巧和遣词造句的能力,这些都可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大方得体、流利自信的有效沟通。

f5be3e1fd1c410fdb77ec6d766c0af5c.png

  (二)助力增长词汇量和灵活运用句式


  词汇和句式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单位,发展幼儿语言可从增加词汇量和灵活运用句式着手,绘本阅读便能达成这一目标。3~6岁幼儿正处于智力快速发展阶段,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无法对词汇、句型、句式等进行抽象理解。但是,教师可借助绘本阅读为幼儿创造一个词汇学习、句式运用的真实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积累词汇和运用句式。儿童绘本虽然以图画为主,辅之以少量语言词汇来表情达意,但其经常会用简洁明了的词汇和清晰的句式来展现绘本图画的含义,且这些词汇或句式是反复出现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幼儿反复阅读这些词汇,达到熟读、积累的目的。


  (三)推动幼儿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


  绘本阅读可促进幼儿听、说、读、看、表演等综合能力的发展。绘本题材涵盖幼儿成长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将激活幼儿的语言天赋,使其主动学习、表达和运用语言,获得综合语言能力发展。绘本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师幼共读、问题导思、师幼对话等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阅读绘本、探索绘本知识的浓厚兴趣。同时,借助情境表演、模仿造句、编新故事、讲述故事、想象和绘画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可让幼儿根据绘本阅读学会构建和创造性运用语言,这些都可以促进幼儿听、说、读、看、表演、创作等方面的发展,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借助绘本阅读教学发展幼儿语言的策略


  (一)引导感知图画,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指南》认为绘本画面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很重要。3~4岁左右的小班幼儿在看到画面后,要能够说出画面中有什么元素,画面中发生了哪些事情。4~5岁左右的中班幼儿语言表达力增强,要能够根据连续的画面来简单陈述故事内容。而5~6岁左右的大班幼儿则需能够根据画面信息来推测绘本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细感知画面,采用问题导思情境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以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为例。《好饿的毛毛虫》用生动活泼的画面和简洁质朴的文字叙述了毛毛虫由一颗小小的卵一步步蜕变为美丽蝴蝶的过程,是一本比较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绘本。绘本中出现了幼儿日常中常接触到的太阳、苹果、梨、李子、草莓、叶子、各种零食(巧克力蛋糕、冰淇淋甜筒、棒棒糖和火腿肠)等实物,画面色彩虽简单却极易吸引眼球。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让幼儿观察绘本中第三幅图画,即写有文字“它要去找一些东西来吃”的一张。教师可先给出15秒左右的时间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画,并思考如下问题:“你在图画中看到了什么呢?图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在丰富画面的视觉刺激下和教师问题的导思中,幼儿很快开始七嘴八舌地回答:“毛毛虫、太阳、土地”“毛毛虫爬着想去找东西吃”“毛毛虫很小很小,看起来很饿,所以他爬得很慢很慢”……听了幼儿的回答,教师应积极回应,对幼儿的大胆表述给予正面肯定,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二)设计朗读活动,培养幼儿的读说能力


  受幼儿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限制,幼儿绘本阅读一般以师幼共读形式展开,伴之少量的幼儿自主阅读。在师幼共读过程中,教师可尝试设计丰富的朗读活动,让幼儿在朗读中感受形象的画面和抽象语言文字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而发展其语言能力。具体说,教师可组织跟读、分组读、句子接龙、复述等活动,培养幼儿读与说的语言能力。以绘本《逃家小兔》为例。《逃家小兔》讲述一个发生在逃家小兔和妈妈之间的温馨故事。故事梗概为,小兔想离家出走,于是它开始幻想要逃去哪里,但最后发现不管逃到哪里,都永远是妈妈的小宝贝,承受着来自妈妈无边的关怀和爱。故事温馨活泼且充满亲子之爱。教学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通读一遍绘本,让幼儿了解绘本的大致意思。通读后组织跟读活动,即教师读一句、幼儿读一句。跟读时,教师要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在跟读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分组读主要指让幼儿在熟悉绘本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绘本画面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可让幼儿一边观察画面内容,一边进行阅读,提高幼儿读与思的能力。或者,教师还可组织句子接龙和复述游戏。句子接龙为,一位幼儿说上一句,另一位幼儿说下一句。比如甲幼儿说“如果你来追我”,乙幼儿则接“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的远远的”。句子接龙不要求幼儿完全按照绘本内容来接,只需与原文内容大体一致即可。复述活动是指,让幼儿根据绘本语境和插图,一边读画面一边讲故事,以此发展幼儿的语言记忆力、理解力和表达力。


  (三)关注词句积累,指导幼儿勇于模仿


  绘本阅读可帮助幼儿积累词语、句式,让幼儿根据所学愉快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在反复朗读中积累一些主要的词汇和句式,并指导幼儿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式进行语言模仿。幼儿早期阅读教学应关注幼儿的词句积累,最好能够使幼儿积累一些高质量的口语或书面语词汇、句式,以便为小学识字、阅读和书写做准备。


  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猜猜我有多爱你》讲述了一个恒久的话题,即孩子和父母之爱。


  文中用奶黄色的画面和简笔画的图片设计营造一种爱意满满、情意浓浓的阅读氛围,是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的绝佳素材。该绘本中的语言整齐划一,极具特色,很多词汇和句式反复出现,为幼儿积累词句搭建平台。如绘本反复出现“我爱你”“我……多……就有多爱你”“我爱你,直到……”等类似的句型。教师可让幼儿模仿这些句式说句子,比如,幼儿可根据“我爱你,直到……”这一句式,进行如下语言模仿:“我爱你,直到山的那边”“我爱你,直到天的尽头”“我爱你,直到海的底部”。或者,让幼儿模仿“我……多……就有多爱你”的表达。


  通过思考和观察,幼儿很快就能结合绘本,进行如下模仿:“我吃得多香甜就有多爱你”“我奔跑得有多快就有多爱你”“我笑得有多开心就有多爱你”等,这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聚焦情节想象,驱动幼儿畅所欲言


  少文字、多画面是绘本与一般读物的本质区别。幼儿的想象能力较强,逻辑抽象能力还不发达,教师可让幼儿根据画面来想象和推测故事情节发展的方向,并将心中所推测的内容用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因此,教师可在绘本阅读中聚焦情节想象,驱动幼儿根据想象畅所欲言,激发幼儿自主表达和陈述的自信心。以绘本《彩虹色的花》为例。《彩虹色的花》画面色彩斑斓、情节趣味生动,十分适合幼儿阅读。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慷慨”“无私”的故事。故事梗概为,彩虹色的花用自己的花瓣帮助了不少的小伙伴,为小伙伴解决了难题,带来了快乐,但自己却日渐枯萎和不复存在。绘本中,彩虹色的花在帮助了蜥蜴之后,又迎来了下一个需要帮助的小伙伴——小老鼠。教师可让幼儿根据绘本中彩虹色的花帮助小老鼠的画面,来想象小老鼠遇到了什么困难,它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彩虹色的花是否帮助了它,又是如何帮助它的。通过观察画面和合理想象,很多幼儿发现插画中的小老鼠因炎热满头大汗,情绪不佳。但彩虹色的花给了它一片花瓣后,小老鼠将花瓣当作扇子系在尾巴上煽动周边空气,顿时感觉凉爽多了,头上也不再冒汗珠了。据此,幼儿可畅所欲言地预测故事情节,而作为教师要及时回应、指导和点拨,使幼儿形成逻辑更合理、表达更生动的语言。

  (五)开展绘本表演,助力幼儿精彩演绎


  角色表演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类型,在幼儿教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绘本具有清晰明了的故事情节和简单生动的文字语言,且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构成,十分适合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因此,教师可开展幼儿绘本表演,让幼儿调动口头语言、肢体动作、神态姿势等来声情并茂地演绎绘本故事。以绘本《南瓜汤》为例。《南瓜汤》主人公是猫、松鼠和鸭子,故事梗概如下:猫和松鼠因不让鸭子帮忙搅汤而导致鸭子离家出走,而后猫和老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他们一起寻找鸭子使其重回家中,三人开始一起做南瓜汤。《南瓜汤》是关于友谊的绘本,它以南瓜汤为线索,演绎了发生在猫、松鼠和鸭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告诉小朋友真实生活中避免不了冲突,而用爱化解冲突才能使友谊之花常开。故事中的语言对话十分精彩。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先厘清故事情节,然后三人合作演绎《南瓜汤》故事。幼儿表演前,教师要对幼儿进行肢体动作、神情姿态、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表演指导和点拨,使幼儿能够快速融入角色表演,然后根据每个角色的特点来精彩演绎发生在角色身上的故事。表演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选出表现十分优秀的几个小组,并给予嘉奖。绘本表演中,幼儿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交流交际水平,而且也感悟到用爱化解矛盾冲突对建立珍贵友情的重要性。


  年幼孩子的特质让绘本阅读成为幼儿教学中一道独特风景。绘本阅读在激发幼儿语言兴趣和自信心、助力增长词汇量和灵活运用句式,以及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作为一线幼儿教师,应认识到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推进绘本阅读。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教师可尝试从引导感知图画、设计朗读活动、聚焦情节想象、开展绘本表演、布置实践作业等策略入手实施绘本阅读教学,以发展幼儿语言,为幼儿未来的成长成才夯实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水平,程丽文.绘本阅读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价值及路径探索[J].宜春学院学报,2024,46(2):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