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论文

2025-09-03 15:24:5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自主学习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摘要】自主学习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并通过构建课前导学机制、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创设情境互动教学、实施任务链教学法、搭建实践应用平台等策略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导学;小组探究;任务链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并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促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探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其学习动机会从外部驱动转向内部激励,学习态度也会从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探索,这种转变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知识基础,主动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这种自主规划和自我管理的过程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通过自主规划和实践,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强化这些基本技能,这种全方位的语言实践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语言体系。当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寻找语言实践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和运用英语知识,这种持续的语言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掌握自主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如何学习,还可以认识到学习的本质和价值,这样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持续学习的意识,为未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升个人能力。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构建课前导学机制,培养预习学习习惯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多层次的预习导学案,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认知水平,将预习任务划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要通过课前预习指导,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各类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和使用方法,包括纸质教材、电子词典、在线学习平台和英语学习软件等,帮助学生掌握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预习的具体方法。此外,教师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预习反馈机制,通过设置预习检测任务、布置预习成果展示环节和组织课前互助讨论等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及时总结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1]。
如在教学“A new start”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高中第一天”,结合文章中主人公从紧张到自信的心理变化历程,精心设计三个层次的预习任务:基础层次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核心词汇,如campus,noticeboard,introduce,nervous,pressure等,并通过思维导图构建与“第一天上学”相关的词汇网络;提高层次引导学生关注文中“I had pictured it over and over again in my mind.”和“Well,half done.”等关键句,分析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语言表现;拓展层次则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开学经历,用英语表达自己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的紧张感觉,以及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压力。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线上指导会,向学生详细介绍如何利用教材配套的听力材料朗读课文,如何使用在线词典查找pressure,calm,prepared等词汇的更多相关搭配,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校园生活和克服开学压力的地道英语表达,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语言素材。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建立小组互助学习机制,让学生通过Understanding Ideas部分的讨论,分享自己的预习收获,在交流中完善预习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When we had all introduced ourselves”的情境,探讨自我介绍的口语表达,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预习设计,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教材内容,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开展小组探究活动,提升协作学习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小组探究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活动设计和组织,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提升协作学习能力。教师要基于学生的预习成果,合理划分探究小组,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让不同英语水平、不同特长的学生实现优势互补,在小组内形成积极的学习互助氛围,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精心设计层次分明、难度递进的探究任务,将开放性问题、实践性任务和创新性项目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潜能,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建立完善的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机制,通过组织小组汇报、成果展示和互评互学等多样化形式,让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引导他们在分享与交流中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如在教学“Exploring English”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围绕课文探讨英语学习特点这一主题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组,可以采用“4+1”的分组模式,即每个小组由1名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2名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和2名学困生组成。接着,教师需要设计层层递进的探究任务:第一层任务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课文中提到的有趣的语言现象,如“neither pine nor apple in pineapple”,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类似的英语词语组合规律,让学生通过查阅词典、语料库等方式,收集整理如butterfly(并非butter也非fly)等有趣的英语词语,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第二层任务是围绕课文中提到的homonyms现象展开探究,提供一些基础词对,如课文中的hardly和safely,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发现更多反常的英语词对,如overlook和oversee等,引导学生总结英语词义演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第三层任务是基于文章最后提到的“English was invented by people,not computers.”这一观点,让各小组查阅英语史料,探讨英语中不规则现象形成的历史原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度探究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发现有的小组在查找词例遇到困难时,可以建议他们使用在线词典的同义词、反义词功能;发现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及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聚焦探究重点。通过这样细致的教学设计和过程指导,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还能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互动教学,激发主动参与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和热情。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前期的探究成果,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和生活情境等,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主动思考和表达。然后,教师需要根据创设的情境,设计具有层次性和互动性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最后,教师要建立多元化的互动机制,通过设置情境展示、角色互换和即兴表演等环节,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语言表达,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2]。
如在教学“Family matters”时,教师可以围绕课文中Brownlee兄弟之间的感人故事创设一系列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基于课文开篇的Developing Ideas部分,引导学生探索词语思维导图中的support,admire,cooperate with等词语在家庭关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真实互动故事。接着,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It was the final part of the 2016 World Triathlon Series in Mexico”这一场景,设计一个体育赛场上的情境互动活动,将全班学生分为运动员、观众、记者等不同角色,让他们重现Alistair推着Jonny冲过终点的感人一幕,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会兄弟情深。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情感的真实性,如使用“Obviously,when your older brother is doing it,you think it's a cool thing to do.”等原文中的表达,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进行合理的语言扩展。
(四)实施任务链教学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基础性任务,包括文本解读、背景分析和主题探讨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学习任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教师需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拓展任务,通过问题探究、案例分析和主题辨析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独立思考和解决更复杂的学习问题。此外,教师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创新任务,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3]。
如在教学After Twenty Years这篇短篇小说时,教师可以基于课文内容设计层层递进的任务链。首先,在基础任务环节,教师可以借助课文开头的作者简介“William Sydney Porter(1862—1910),whose pen name was O.Henry,was a world-famous American short story writer.”,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O.Henry的创作特点,特别是其作品中常见的出人意料的结局,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接着,在拓展任务环节,教师可以基于文中“Twenty years ago tonight,said the man,I dined here at‘Big Joe’Brady’s with Jimmy Wells.”这一情节设置分析任务,让学生通过细读文本,独立思考并解决如下问题:为什么两个朋友约定二十年后在同一地点见面?他们各自经历了什么?通过建立时间线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命运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分析文中“we figured that in twenty years each of us ought to have our destiny worked out and our fortunes made.”这句话揭示的主题,思考二十年时光对人生轨迹的影响。最后,在创新任务环节,教师可以基于课文结尾提供的写作任务“Work in groups.Think of a possible ending to‘After Twenty Years’”,引导学生跳出文本限制,发挥想象力,创作不同的故事结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而不是直接告知,通过适时的提问和点拨,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转变常规的教学理念,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构建课前导学机制、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创设情境互动教学、实施任务链教学法和搭建实践应用平台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未来,教师需要持续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高中英语教学的持续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阮正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J].英语教师,2024,24(24):83-86.
[2]叶明.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高考,2024(33):55-57.
[3]代丽.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探究[J].高考,2024(33):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