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多元情境激活英语课堂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之我见论文

2025-09-03 14:40:5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其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其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章以初中英语情境教学为中心,从情境教学的理论支撑、主要特点、应用价值与具体策略四个维度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下的英语教学课堂相对保守,教师的思维受到影响,大多采用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导致英语课堂缺乏活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维,将创设教学情境摆在突出位置,扭转常规教学模式中枯燥乏味、单一无趣的局面,使学生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一、情境教学简述
(一)理论支撑
1.情感和认知相互作用理论
积极健康的情感对人的认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消极情绪则会阻碍人的认知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则会削弱学习积极性、降低知识内化水平[1]。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能够创设带有情绪色彩的情境,旨在给予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习活动成为轻松愉悦、主动参与的过程。
2.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相似原理反映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在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搜集趣味资源、生活资源、数字资源等创设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感知对象。当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这些内容时,大脑则会调动已有知识单元(相似块)进行批判性匹配,从而发现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特征。
(二)主要特点
1.普适性
所谓普适性,指的是情境教学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学科的应用,而是能够应用于多个学科,如语文、英语、历史等人文社科类学科,或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学科,使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沉浸于相应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英语属于人文社科类学科,是学生积累语言素材、进行语言输出、感知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便于跨学科知识的融入,使学生了解更为丰富的知识内容[2]。
2.灵活性
情境教学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变化、学生年龄特点、学习水平等要素进行动态调整,做到化单一为多元、化呆板为灵动。立足情境教学的灵活性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设计趣味横生、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二、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趣味横生的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将抽象的语言知识与情境有机融合起来,能够打破常规教学模式枯燥单调的局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背景下,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探析则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能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对话交流,自然而然地完成对英语知识的了解、掌握、内化、应用。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初中英语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模拟语言环境与文化场景,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知识,感受英语文化。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社交礼仪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内容,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关键能力[3]。情境教学所具备的普适性、灵活性特点,能够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创设有针对性的情境,包括游戏化情境中的交流对话、可视化情境中的文化渗透、问题式情境中的知识探究、生活化情境中的学以致用等,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新动能。
三、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课堂教学关联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
语言来源于生活,是经过人类逻辑思维加工后用来表达人类观点的主要载体,这强调了人文类、语言类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中阶段的英语知识内容相对而言较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创设生活化情境,能够使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与英语知识进行深度融合,在降低理解难度的同时提高认知水平[4]。除此之外,在情境中还有利于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生活化迁移,进一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6“A Day in the life”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与句型描述日常活动,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对比自身与他人的日常生活,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教师首先可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文或视频片段,引出本课主题,之后采用语言陈述的方式引入生活实例,创设生活化情境:“生活中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你们通常在早上会做什么?”受到教学情境的影响,学生能够自主回顾日常生活,并用英语简要地阐述自己在早晨会做些什么。在讲授新课环节,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核心词汇,包括get up,go to school,eat dinner,take a shower,do homework等,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进行英语语境下的语言转化。
(二)融入趣味教学游戏,创设游戏化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为强劲的推动力量。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分抵触枯燥乏味、单一无趣的教学方式,对多样化且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将游戏化情境进行学科融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学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更容易接受、吸收学科知识。基于此,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合适的趣味游戏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游戏化情境中切实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Happy birthday!”为例,本单元的知识内容以“生日快乐”为主题,可以融入趣味教学游戏,创设游戏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商店购物的场景,并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彼得、腾飞、售货员、解说员等角色,以“艾拉和艾玛的生日快到了,彼得和腾飞去商店采购惊喜派对的物品”为背景,呈现商品单价、购买数量、所需总价等数据,让学生开展口语对话。由此学生能够对英语语境下商店购物的文明用语、惊喜派对的物品等产生新的认识,在此期间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趣味问答游戏,即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看谁回答得更快更好,表现优异者可以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这种带有竞争性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师生问答,由此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注重数字技术赋能,创设可视化情境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学设备不断更新迭代,由常规意义上的“板书+讲解”逐渐过渡到“互联网+教育”。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数字化教育平台、智能化移动终端等拥有突出的优势,能够将相对静态、有限、抽象的英语知识,以动态、拓展、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横向维度拓展学生的学习广度,促进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5]。基于此,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可视化情境,引导学生在多元动态、内容丰富的课堂环境中进行高效学习。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It’s raining!”为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天气展开,要求学生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与句型,能够准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天气,并在情境中灵活使用现在进行时。在数字赋能下,教师需要准备的教具包括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天气图片、音频素材、互动白板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播放简短的微课,其中包含不同天气的英文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讨论。在之后的词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课件展示天气词汇,同时辅之以音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跟读,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后续的数字赋能可视化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动白板展示北京、纽约、巴黎、伦敦、悉尼等不同城市的天气图片,在此基础上借助在线天气查询平台,获取实时的天气信息,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结合国外天气情况简要阐述当地的文化习俗,由此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为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四)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创设合作化情境
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差异化、梯度化的英语学习水平,教师若未能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予以充分重视,仍然按照“一刀切”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则会导致学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在获得感上产生巨大差异,这恰恰说明了合作化情境下科学划分学习小组、落实精准施教理念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探究能力,便于学生在个性化与集体性学习目标的指引下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基于此,教师应当对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主客观因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确保学习小组划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此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难易分层设计,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学习中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拥有较强的学习目标感。此外,加强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借鉴经验、查漏补缺,最终在合作化情境中实现共同进步[6]。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的教学为例,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There be句型的肯定式、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方式、方位介词的准确运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个人发展潜力等要素,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在小组内部形成一种同组异质的基本态势,由此创设合作化情境。之后,教师结合本单元的核心词汇、重点短语、固定句式、主要语篇等内容,为学生设计两大板块、三大层次的学习任务。两大板块指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板块与合作探究板块,三大层次则指的是基础阅读理解型、发展实践应用型、思维拓展创新型,兼顾后进生、中等生、学优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此外,层次化任务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学生完成既定任务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向更高阶的任务发起挑战,在渐进式提升中形成高阶思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以各自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之间的探讨、交流与总结,分享自己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的心得体会,实现经验互鉴、智慧共享,由此推动情境教学下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总而言之,通过创设多元情境的方式激活初中英语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作为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顺应教学改革的趋势,保持教学思维的先进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立足于阶段性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游戏化、可视化、合作化、问题式情境,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德玲.依托情境巧嫁接增添英语锦上花: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浅析[J].中学生英语,2024(16):69-70.
[2]王圆.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运用[J].读写算,2024(7):32-34.
[3]吴洁.新课改下生活化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4(1):91-93.
[4]齐晓聪.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探究[J].校园英语,2024(1):103-105.
[5]林彬.谈交互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3(34):85-87.
[6]陈兰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3(35):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