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有效复习的策略分析论文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有效复习的策略分析论文

10

2025-08-19 15:36:1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新高考对思想政治科目的考查日益强调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探索科学的复习策略迫在眉睫。

  摘要:新高考对思想政治科目的考查日益强调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探索科学的复习策略迫在眉睫。文章系统阐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有效复习的基本原则、现状和具体策略,以期优化思想政治教学复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新高考;大单元教学;有效复习


  新高考强调全面检验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水平。思想政治科目考试也逐渐从单纯的知识考查向能力考查转变,这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复习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改进复习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知识体系构建,使学生立体化地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原理,搭建批判性思考问题的框架,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有效复习的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强调,复习的内容和方式要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考纲的要求进行设计。在复习内容上,教师要根据考纲对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检查要求,有重点地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教学。在复习方式上,教师要针对新高考对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采用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复习教学。


  (二)综合运用原则


  综合运用原则强调复习内容和方式的综合化。在内容上,教师应注重从历史、经济等不同角度分析解释思想政治,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方式上,教师要通过讨论交流、课堂提问等方式,让学生从多方面思考知识点内涵,并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使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将知识点融入特定情境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其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三)检查驱动原则


  检查驱动原则强调教师通过过程性检查,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具体而言,在复习前期,教师要设计进入性小测,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明确后续复习的重难点。在复习中期,教师要组织专项测验或练习,考查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在复习后期,教师要开展全面的模拟测验,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检验复习效果,分析差距并进行回顾加强。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有效复习的现状


  (一)复习侧重知识点堆砌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的复习过程往往侧重知识点的堆砌。部分教师在复习阶段集中传授大量的事实信息和概念定义,希望通过覆盖广泛的知识点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复习方式致使学生被动接收信息,面临记忆负担重、理解不足的问题,难以形成系统化和逻辑性强的知识结构[1]。同时,这种复习方式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反思和改进这种以知识点堆砌为主的复习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二)复习方式和手段单一


  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复习的方式和手段普遍单一,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复习模式通常仅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的机械反复背诵,难以使学生实现真正的知识内化与能力输出,也无法适应新高考对学生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二是复习手段单一,教师大多将考试题作为训练材料,忽视对典型案例、思维导图、讨论交流等多样化复习载体的利用,导致复习过于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复习效果评价不明确


  第一,评价侧重结果而非过程,仅通过期末考试成绩评判复习效果,而不重视在复习过程中持续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水平,无法及时发现问题。第二,评价侧重一般印象而不定量,对复习效果的评判缺乏详细记录的支持,难以确切分析学生知识运用差距的具体情况。第三,评价信息的运用有限,对复习情况的评判结果缺乏对后续教学的规划调整和优化,未能形成复习与常规教学的紧密衔接。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有效复习的策略


  (一)复习前期


  1.开展调研,明确学情


  在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的前期,开展调研、明确学情是复习教学的基础工作。教师需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测试等多种方式收集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等信息。这些数据能够为教师提供精确的学情分析,便于教师制订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和教学策略。通过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教师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复习活动既系统、全面,又具有针对性。在明确学情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机,对学情形成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复习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优化教案,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新高考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复习前期应当优化教案设计,明确教学目标[2]。例如,教案要聚焦考纲和《课程标准》中关于“公民权利义务”单元的基本要求,将其细化落实为检验性学习目标,如“学生能够运用法治观点分析个案中公民权利被侵害的情况”。同时,教案要明确新高考对学生分析、判断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要求,并将其转化为过程性目标,如采用讨论交流、绘制思维导图等开放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教案还要设计符合新高考考查要求的习题样本或试题样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在考查中的运用方式。通过优化教案目标,教师可以使思想政治复习的针对性更强,方向更明确。


  3.设计习题,突出考纲要点


  为突出思想政治课的复习重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习题。例如,针对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教师可以设置讨论题“如何正确理解坚持中国共*党的领导”,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我国国体和政体的科学内涵。教师通过设计与考纲要求相契合的习题,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学习重心落实到应试的关键点上,实现对知识的巩固深化[3]。


  (二)复习中期


  1.组织讨论,深入理解概念原理


  在复习中期阶段,组织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原理。以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探讨相关概念和原理。例如,在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中,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讨论法律对婚姻的保护和夫妻地位平等的原则。他们可以探讨不同法律条文的含义,以及这些法律对维护婚姻关系的作用。通过讨论法律保护下的婚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对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性。


  2.加强案例分析,培养应用能力


  新高考对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复习中期,教师要通过加强案例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选举制度”为例,教师可以准备几则某地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违反选举纪律的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相关选举法规以及监督机制分析案例情节,判断违规行为类型,并提出纠正建议。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从选举的公平性、程序的正当性等角度深入思考问题。具体的案例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助于锻炼学生准确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新高考对学生判断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


  3.设计思维导图,检视知识框架


  新高考要求学生能够在复杂情境下分析和应用所学思想政治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复习中期,教师可设计应用型思维导图,助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框架。以“公民的政治生活”单元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绘制该单元的知识脉络图,梳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应在关键节点组织讨论,让学生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服务国家发展等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形成反映独立思考过程的思维导图。这种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公民政治生活关键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具体设计流程如下(如图1)。

8f0b1ff7e064e1a7b5fe9dbd8ece1b02.png

  (三)复习后期


  1.进行知识迁移,总结概括要点


  知识迁移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迁移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在完成“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学习后,学生系统掌握了生产方式、经济制度、企业经营、就业等多方面知识。为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撰写探究报告,如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如何正确选择就业和创业”为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下的经济形势,提出自己的职业发展建议。在报告撰写过程中,学生需要整合企业经营、劳动者地位、投资理财选择等多课知识,并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分析不同创业路径的风险和回报,明确自身优劣势,最终给出恰当的就业或创业建议。


  2.模拟考场环境,测试应试能力


  模拟考试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高考的环境和压力,检查独立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能力,并根据考查情况改进备考方法,这对提高成绩至关重要。以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的复习为例,教师可以在复习结束后组织模拟考试,最大限度地重现高考的场景。教师可以在考试中设置判断推理题,考查学生对公司经营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的理解;设置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对劳动者权益保障和地位提高的认识;设置论述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个人应该如何规划职业发展。这种考试全面检验了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应参考高考的环境,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的高考情境。


  3.分析答题错误,查找知识盲区


  在模拟考试后,教师需要细致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和错误类型,以明确他们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和学习盲区。例如,教师在分析结果后,发现部分学生可能在论述现阶段个人发展道路时,未能运用多方面知识,且陈述过于笼统,这反映出了他们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方面的不足。通过分类整理学生在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类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这为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解析、补充重难点知识内容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这种反馈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盲区,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复习奠定基础[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要想实现有效复习,就要遵循针对性、综合运用和检查驱动的原则,注重对现有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在复习的整个过程中实施针对各个阶段的具体策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以及应用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许晓燕.大概念视域下的大单元项目式学习初探:以《经济与社会》模块二轮复习为例[J].高考,2023(30):153-155.


  [2]林妍.大单元整体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考,2023(28):84-86.


  [3]张菊瑞.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研究[D].固原:宁夏师范学院,2023.


  [4]林丽萍.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一轮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3.


  [5]覃英,陈涛.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复习课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