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满意度分析 —基于对喀什地区中职学校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调查论文
2025-08-07 16:14:0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为了解喀什地区家长、学生和教师对中职教育的满意度,文章以喀什地区3所中职学校在读学生和毕业学生(毕业5年内)为研究对象,采取电子问卷和线下走访的形式,对相关补助政策、教育条件、教育能力、专业发展、就业帮扶五个主要因素进行数据分析。
摘要:为了解喀什地区家长、学生和教师对中职教育的满意度,文章以喀什地区3所中职学校在读学生和毕业学生(毕业5年内)为研究对象,采取电子问卷和线下走访的形式,对相关补助政策、教育条件、教育能力、专业发展、就业帮扶五个主要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当前中职教育质量得到了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肯定,可见中职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呈良好趋势;在所有因子的满意度调查中,各主体对补助政策的满意度最高,其中教师对补助政策的满意度最高,不同主体对于补助政策的了解和满意度,对于中职学校的教育条件、学校管理、就业引导和在读学生所学专业的满意度显著影响对中职教育的总体满意度。
关键词:中职教育;满意度;喀什地区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质量为要、守正创新,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1]。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和功能发挥备受关注,而调查喀什地区家长、学生和教师对中职教育的满意度,可以为该地区中职教育质量提高、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为促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支持。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选取喀什地区3所中职学校在读学生和毕业学生(毕业5年内)为研究样本,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电子问卷和线下走访的形式,对样本学生、教师和家长展开调研。其中,学生和家长问卷分别由在读学生、毕业学生(毕业5年内)和在读学生家长、毕业学生家长填写。问卷均包括三大部分:基本信息、满意度调查和建议。满意度调查主要从相关补助政策、教育条件、教育能力、专业发展、就业帮扶五个维度展开设计[2]。使用克朗巴哈信度分析、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进行效度验证,在读学生家长、毕业学生家长、在读学生、毕业学生、教师问卷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分别为0.837、0.773、0.917、0.921、0.917,KMO值分别为0.959、0.926、0.963、0.927、0.930,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在读学生家长和毕业学生家长问卷分别有21道和24道题目,分别发放700份和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45份和277份,回收率分别为92.1%和92.3%;在读学生和毕业学生问卷分别有21道和24道题目,分别发放700份和3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43和300份,回收率分别为91.9%、85.7%;教师问卷共有23道题目,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回收率为76.3%。满意度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即选项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回收的问卷数据运用SPSS 26.0进行分析。
(二)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对喀什地区伽师县、麦盖提县、岳普湖县3所中职学校的学生、家长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得知家长的年龄主要分布在40—46岁,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大专及以上的占比为5.1%,且主要职业为务农。
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得知,男生数量占总人数的58.53%,96.89%的学生来自农村。学生所学专业按频率递减主要包括服装设计、计算机应用、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烹饪、汽车应用与维修和电子商务。
教师性别方面,男教师占比51.97%。教师年龄集中分布在28—35岁。教师家乡所在地最多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次之为甘肃省。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占比为56.77%,研究生占比为0.44%。教龄集中分布在1—5年,占比为56.33%。无职称的教师占比较高,其次为初级教师。
二、调查结果
(一)中职教育总体满意度分析
1.家长的总体满意度。通过对在读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得知,其总体满意度为57.98%,而毕业学生家长的总体满意度为56.65%。
2.学生的总体满意度。通过对在读学生调查得知,其总体满意度为53.81%,而毕业学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为53.67%。
3.教师的总体满意度。对中职学校教师进行调查得知,教师总体满意度为58.50%。
中职教育满意度总指数是由毕业学生家长、在读学生家长、毕业学生、在读学生及教师满意度综合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满意总人数为不同主体的满意人数相加(共1 172人),主体总人数为所有样本的总量(2 094人)。由此计算得出[3],喀什地区中职教育的总体满意度为55.96%。
(二)对中职教育具体内容满意度分析
本研究分别对各主体的总体满意度(取满意度的众数,即选择该项比例最高的一项)开展分析。
1.对中职教育相关补助政策的满意度。即对于学校或国家的相关就读学生财政补助政策的满意度,通过对毕业学生家长、在读学生家长、毕业学生、在读学生、教师这几个不同主体的调查得知,满意度分别为56.68%、62.94%、53.34%、59.56%、76.85%。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最高,毕业学生的总体满意度最低。
2.对中职教育条件的满意度。通过对在读学生家长关于孩子就读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等的满意度调查可知,不同主体对教育条件的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师(61.57%)、家长(61.09%)、学生(54.59%)。
3.对中职教育能力的满意度。主要通过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课程安排、教学管理及实习安排几个维度展开分析[4]。调查显示,在读学生和家长对于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体上表现为非常满意。课程安排方面,在读学生家长的总体满意度水平为非常满意。在读学生和教师总体满意度均为一般满意。学校管理方面,在读学生家长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实习安排总体满意度水平为非常满意,教师及在读学生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实习安排总体满意度为一般满意。在读学生家长和学生对教学水平的满意度分别为62.48%和55.37%;对教学能力的满意度分别为61.86%和55.37%。在读学生家长、在读学生、教师对学校课程安排的满意度分别为61.55%、54.28%、56.77%;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分别为62.17%、53.34%、49.96%;对实习安排的满意度分别为60.15%、50.85%、49.78%。
4.对中职专业发展的满意度。在读学生家长和毕业学生对中职专业发展的满意度分别为41.55%、42.67%,总体来说满意程度一般。毕业学生家长和在读学生的满意度分别为45.49%、39.66%。教师对自己所任教专业发展的满意度为38.86%,总体来说满意程度一般。而在读学生家长和毕业学生家长对于学生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分别为59.53%、53.43%。在读学生和毕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发展的满意度分别为55.99%、51.67%。
5.对中职教育就业帮扶的满意度。在读学生家长对于学校就业引导方面的满意度为41.86%。毕业学生家长对于学校就业引导方面的满意度为47.65%。在读学生、毕业学生、教师对于学校就业引导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41.06%、47.00%、39.74%,从总体上来说满意程度一般。在读学生家长、毕业生家长、在读学生、毕业学生和教师对就业帮扶的满意度分别为59.07%、50.91%、53.19%、48.67%、53.71%。
通过对毕业学生及其家长开展就业满意度相关调查,家长对于孩子毕业后的就业单位、工资水平和待遇及孩子毕业后对家庭的经济帮助的满意度,以及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单位、工资水平和待遇及自己毕业后对家庭经济帮助的总体满意程度一般。
(三)中职教育满意度的方差分析
通过分析个体因素a(民族、职业、学历等)、政策的了解程度b(补助政策、就业扶持政策等)、教育要素的满意度c(教学条件、教学能力、专业发展等),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中职教育的总体满意度是否产生显著影响[5],进而做出不同主体(家长、学生、教师)对中职学校总体满意度的显著性影响分析[6]。
如表1所示,因子b中,对补助政策的了解,对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因子c中,毕业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就业引导、孩子工资待遇和孩子就业后对家庭经济帮助的满意度,对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通过对在读学生家长关于中职教育的总体满意度的显著性影响分析可得知,家长对于补助政策的满意度,以及对孩子就读学校管理的满意度对于其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他因子均无显著影响。
对在读学生总体满意度相关分析可知,因子a中,学生个体因素中,家庭所在地和户口性质,对学生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对学生的户口性质做了进一步分析得出,农村户口的学生对中职教育的满意度略高于城市户口学生。因子b中的补助政策,因子c中的学校硬件设施设备、教学水平、学校管理几项的满意度对学生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毕业学生关于中职学校教育的总体满意度显著影响分析可知,家乡所在地、对财政补助政策的了解、对就业政策的满意度、在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四项因子对其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对教师关于中职教育的总体满意度的显著性影响进行分析,个体因素方面,教龄(P=0.011)和职称(P=0.017)显著影响教师的总体满意度;工资待遇的满意度、管理制度的满意度两个因子(P=0.000、P=0.024)显著影响教师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
三、讨论
(一)结论
通过对喀什地区中职教育阶段家长、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进行测评与分析,本研究获得如下四点主要结论。①当前中职教育质量得到了家长、学生和教师多元主体的肯定,可见中职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呈良好趋势,但对于学校的饮食、环境、管理、实习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仍需要加强。其中,教师对中职教育的总体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在读学生家长和毕业学生家长,学生对中职学校的总体满意度最低,并且在读学生家长和在读学生的总体满意度均高于毕业学生家长和毕业学生的满意度。②在所有因子的满意度调查中,各主体对补助政策的满意度最高。教师对教育相关补助政策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在读学生家长对教育相关补助政策的满意度。然后是在读学生家长对教学水平、教学管理、教学能力的满意度,之后是教师对教育条件的满意度,最后为在读学生家长对课程安排、教学条件、实习安排的满意度。根据不同主体划分,在补助政策、教育能力、就业帮扶方面,教师在补助政策方面的满意度最高,在对学生就业引导方面的满意度最低。此外,教师在对学生实习安排方面的满意度要比在读学生和在读学生家长低。而在教育能力方面,在读学生家长对喀什地区中职教育的教学水平的满意度最高,对实习安排的满意度最低。③中职学校的相关补助和就业等政策落实较好。不同主体对于补助政策和就读学生的就业政策都比较了解,其中教师的了解程度最高。学生补助的享有率在不断提高,且就业补贴的享有率高于创业补贴的享有率。其中,毕业学生对于相关补助政策的了解程度低于对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同主体对于就业政策和补助政策的满意度都比较高,在读学生家长相较毕业学生家长的满意度有所提升。④不同主体对于补助政策的了解和满意度,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条件、学校管理、就业引导和在读学生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均显著影响对喀什地区中职教育的总体满意度。另外,教师的教龄、职称和工资水平也显著影响教师这一主体对于中职教育的总体满意度。
(二)建议
基于研究结果,对当前喀什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提升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1.改进学校管理模式,提高学校育人效果。无论是在读学生还是毕业学生,对学校提出的意见都在于管理。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对社会的认知还存在不足,这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学校管理是提升教育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保障,需要依据该地区学生的特点改进学校的管理模式[7],建立管理长效机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实习环境,更好地体现学校的育人效果。
2.提高教师待遇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教师队伍建设很重要的外在因素是教师的待遇水平,这是教师安心工作的基本保障[8]。此外,本研究也发现,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的满意度对教师关于中职教育满意度的影响最大(P=0.000)。喀什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生活成本较高,且中职教育教师编制较少,职称高的教师也不多,特别是青年教师生活压力较大。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是维持教师队伍稳定性、提高教师工作积极主动性、促进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口援疆政策,将“送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拓宽教师专业发展渠道。
3.完善学校实习安排,加强就业引导,保障学生培养质量。中职教育是为了提升学习者的素质,使其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适应职业发展需要,进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而实施的教育活动[9]。其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学生的实习得以实现,培养质量的高低通过学生的就业得以体现。学生的实习离不开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和安排。学生的就业,离不开学校合理的就业引导。从调查中了解,在读学生和教师对于学校的实习安排满意度不高、毕业学生和毕业学生家长对于学校的就业引导满意度不高。因此,学校应加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相关就业引导,为学生实习和就业做好价值观的引导,通过与对口援建地区加强合作和学生研学等相应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渠道,以保障学生就业质量,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输送技能人才。
4.提升学生学业反哺能力,减轻家庭代际贫困。中职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阻断代际贫困的有效路径[10]。学生就业后在经济和能力方面反哺乡村、反哺家庭,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调查得知,学生毕业后对家庭的经济帮助对于家长的总体满意度影响较大(P=0.005)。基于此,要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在校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从而加强学生学业反哺能力,提升家长对中职教育的满意度,缩小家庭代际贫困压力,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四、结语
中职教育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就业稳定、服务区域经济和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教育的满意度是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而满意度的提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喀什地区中职教育改进相关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参考,为中职教育的持续改进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中*中央办公厅、国*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22-12-27)[2024-03-30].
[2]郭腾军,梁玉岚,李丹丽.学习性投入视角下高职学生教育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23(5):86-92.
[3]高等教育满意度研究课题组,马涛,张男星,等.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2021年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5):16-25.
[4]周文辉,黄欢,刘俊起,等.2023年全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9):48-54.
[5]张屹,周平红.教育研究中定量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基于SPSS的应用案例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
[6]孙诚,吴红斌,尹玉辉.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满意度分析:基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8,39(1):83-91.
[7]李海涛.学生本位视角下中职学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50所学校学生的调研[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5):30-35.
[8]邓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证研究:基于广西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数据的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3(6):53-56.
[9]王纾,孔令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中职学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5-13.
[10]吴霓,王远.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国职业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4(4):12-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