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探析论文

2025-07-22 16:06:3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即新媒体环境下的资源筛选能力、学习规划和时间管理能力及系统化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加有效地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摘要: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即新媒体环境下的资源筛选能力、学习规划和时间管理能力及系统化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加有效地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关键词:自主学习,新媒体环境,小学数学,能力培养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所拥有的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多样,学习方式也愈加灵活多变。然而,新媒体环境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对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小学生而言,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方法,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
1.筛选高质量学习资源的能力不足
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生能够接触到海量的数学学习资源。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小学生大多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筛选能力,难以识别哪些资源是高质量的、适合自己的,哪些资源是不利于自身学习使用的。此类问题致使小学生难以在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时选用适宜自己的资源,长此以往,将会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
2.缺乏高效的学习规划与时间管理能力
新媒体环境虽然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但也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的学生缺乏高效的学习规划和时间管理能力,无法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此外,有的学生还容易沉迷新媒体平台上的游戏学娱乐活动,自主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3.学习内容碎片化
新媒体环境下的学习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借助新媒体,学生能够通过短视频、动画等形式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但这些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往往难以整合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长此以往,不仅容易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深度,还容易使学生忽视数学学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进而影响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培养筛选优质资源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设专题课程,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教授学生如何评估资源的权威性、准确性、相关性和完整性,同时教会学生识别和选择适合自己数学学习水平的资源,让学生能够正确鉴别资源质量,识别哪些资源是优质的、哪些资源不可取。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时,教师可以展示几个不同质量的“轴对称和平移”学习资源,包含专业教育网站上的视频教程、数学学习App的互动模块及网络上的免费教学视频。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查看相关资源的来源,判断其是否由知名教育机构或专业数学教师提供。进一步比较官方教育资源网站与个人博客上的“轴对称和平移”教学视频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检查资源中的数学概念和示例是否准确无误,以此分析资源的正确性。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基于所查看的资源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在查找资源的过程中认为最有帮助的资源,并说明原因。通过开设专题课程培养学生筛选优质资源的能力,学生不仅能够更好掌握“轴对称和平移”的数学概念,还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强化学习规划与时间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使用日历、待办事项列表和时间管理等应用程序,合理规划每日的学习时间。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按此丰富每日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本周内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教师再教会学生使用在线日历和待办事项等各项应用,要求学生记录每日的学习任务及学习时间。同时,教师还可以从旁辅助学生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表,涵盖每天需要完成的具体事项,如周一至周三专注于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周四至周五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练习,周末则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记事本或其他相关的应用程序跟踪自己的学习进度,并定期回顾已完成的任务。结束一周的学习安排后,学生向教师汇报学习进展。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每次学习之后都进行简短的反思,思考哪些方法有效、哪些需要改进,从而帮助学生逐渐调整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为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设立一些小奖励,如学生在完成一周的学习计划后,可以获得额外的游戏活动卡,或可以优选下次课堂活动的主题等。通过帮助学生强化学习规划与时间管理能力,教师不仅能使学生更加高效有序地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单元,还能使学生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
3.构建系统化的学习路径
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整理编排出结构清晰、逻辑连贯的学习材料,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大纲,设计一套从基础到进阶的学习路径。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自主学习教学视频,回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了解组合图形的概念,准确计算基本图形的面积并描述组合图形的特点。随后,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学习软件进行互动练习,在观看分解组合图形步骤演示的同时,完成一系列分解和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练习题。在此期间,学生能够学会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并计算总面积,从而解决简单的组合图形面积问题。在综合练习与案例分析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线上开展小组合作完成当日练习,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组合图形面积问题,提高自身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反思,通过班级内建立的数学学习论坛,分享自身的学习体会。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对所学内容进行拓展,以此获得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内容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的学习路径,不仅能够让学生灵活应用新媒体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还能够实时监控自身的学习情况,不断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的能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评价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观察课堂行为,评价资源筛选能力
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行为的方式,评估学生识别和选择适合资源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面对不同数学学习资源时的反应和选择。教师可以提供视频、文章、互动游戏等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然后观察学生是否能够选择与学习目标相符合的资源。待学生选取相应资源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选择资源的速度、选择的资源与学习内容的匹配度及学生在使用资源时的专注程度等,评价学生的资源筛选能力,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检查学习计划,评价时间管理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如何将总学习时间分配到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复习巩固等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以此分析学生是否具有有效利用时间的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识别哪些任务需要优先完成、哪些任务可以稍后处理。此环节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任务列表或询问任务完成顺序来实现。最后,教师还需要观察当学生遇到突发状况或计划发生变化时是否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采用上述方法,教师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划与时间管理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3.关联所学知识,评价系统化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综合性应用题,通过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不仅能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深入了解学生处理复杂信息时的思维模式。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深入提问的方式进一步评估学生的思考过程及系统化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发展,帮助学生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将新知识融入自己的学习体系中。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有助于学生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征,促使学生在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的同时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推动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陆喜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助推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J].理科爱好者,2024(3):157-159.
[2]袁启敏.应用任务驱动法实施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4(3):142-144.
[3]郭文革.小学数学教学“六部曲”,颠覆常规教学流程———以“圆的面积”的教学为例[J].理科爱好者,2024(3):184-186.
[4]高慧.“互联网+”背景下趣味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4,26(2):206-208.
[5]樊朝霞.新时代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23):65.
[6]姜宪英.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3):146.
[7]何颖.新媒体技术融于小学智慧化教育的影响及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1):115-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