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策略探究论文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策略探究论文

3

2023-04-26 09:04:23    来源:    作者:xiaodi

摘要:本文对“双减”政策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就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不科学、学生缺乏主动性、忽视学习过程以及理论与实践衔接不足等几方面分析初中生物课堂现状,并且提出小组教学、趣味导入调动积极性、创设生物情境、改进实验教学、微课教学、开发综合实践资源等提升生物课堂效率的策略,旨在减少学生负担的同时保证其初中生物学习效果。

  摘要:本文对“双减”政策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就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不科学、学生缺乏主动性、忽视学习过程以及理论与实践衔接不足等几方面分析初中生物课堂现状,并且提出小组教学、趣味导入调动积极性、创设生物情境、改进实验教学、微课教学、开发综合实践资源等提升生物课堂效率的策略,旨在减少学生负担的同时保证其初中生物学习效果。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双减”政策下,各个学校开始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减少学生的负担,降低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压力。为了保证初中生物科目的教学效果,需要在减负的同时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增进学生初中生物的学习效率。

  一、“双减”政策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作为初中生接触时间较短的学科,其内容复杂,且体系相对比较庞大,这就导致在实际的初中生物课堂中,初中生对初中生物知识的了解难度相对较大。而初中生物在学科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对初中生学习总体成绩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双减”政策下,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时间减少,想要保证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教师在“双减”的政策下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率。

0ad876540901aaf9b4723c3bfd48289b.jpeg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生物课堂现状

  (一)教学方法不科学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中对自身的定位是课堂主体,是主动的一方。这会导致实际课堂中的“教”与“学”相互分离,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生物知识的灌输,这导致学生接受程度降低,对初中生物课堂的效率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部分初中生物课堂仍然采取传统的讲学模式,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形式比较单一,这会造成学生知识吸收效率下降。部分初中生物教师虽然采用了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也在生物课堂中开展了各类活动,但由于实验的具体模式以及目标等方面都是由生物教师制定的,因此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发挥也相对较小。长此以往,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也会下降,甚至失去对初中生物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无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效率。

  (三)忽视学习过程

  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未注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与学习情况,只保证能够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即可。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也存在这种情况,教师仅仅注重生物教学的目标达成,并未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即便在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会设定较多的边框限制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能力的发挥,导致众多学生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难以发挥出自身的探索性,难以代入到生物学习的情境中,导致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低下。

  (四)理论与实践衔接不足

  生物学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对实验课的需求较大。只有在生物学的实际实验过程中才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并且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生物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有些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实验课偏少,从而导致学生对初中生物的理解陷入瓶颈,难以将其融会贯通。

  三、“双减”政策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策略

  在当前“双减”政策下,各个学科开始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减少学生的负担,初中生物学科也不例外。为了保证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需要在减负的同时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一)采用小组教学形式,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对课堂上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小组教学一直是教学中比较有效的一种形式,对初中生物教学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更是能够起到良好的提升效率的作用。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回答问题与讨论。由于初中生物贴近人体与自然,因此知识点需要自身的充分理解才能做到对其充分应用。而小组的形式为学生带来了互相之间的讨论机会,让学生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灵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探究呼吸的原因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之后让学生对“呼吸”方面的生物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呼吸,之后询问学生:“是呼吸带动胸廓扩大还是胸廓扩大引起的呼吸?”在进行询问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2~3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讨论,让不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见解相互碰撞交融。

  在回答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小组进行提问,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一个小组的学生回答后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其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在点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实现对呼吸的生物知识点的再次思考,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

  这种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相互学习,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在相互评判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也会更加深刻,甚至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利于初中生物课堂的效率提升。

  (二)趣味导入调动积极性,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课堂导入是初中生物课堂的开始阶段,导入能够帮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生物课堂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生物课堂上。导入课堂的方式多种多样,并非只有单一的或者固定的几种方式。

  因此在实际的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在课堂导入时不要拘泥于选择固定的方式,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与目的。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需要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方式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沉浸在初中生物课堂中。

  例如,在教学“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时,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就可以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放映细胞结构相关的动画以及图片,以动画的形式将细胞相关的知识放映出来。在学生对相关的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深化课堂导入,如可以将细胞比喻成一座城市,而细胞膜就是城市周围的一道防线,细胞其他的功能与部分都可以参照这样的细胞结构进行比喻,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这种导入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在课堂开始阶段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创设生物情境,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以及认知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对课堂上的知识会感觉到乏味单调,因此,在实际的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师要根据生物课堂中的知识点,创设出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感觉置身于情境中,从而潜意识地被吸引到初中生物课堂中。

  这种情境创设法需要教师对班级内部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具体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在创设情境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状况,造成创设情境难以引入课堂中,反而会造成初中生物课堂与实际教学的脱节。

  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准备好学生的个人信息表格,将每位学生在课上的表现都记录下来,从而为之后的情境创设做好准备。

  例如,在讲解“种子与植物”时,需要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对应的种子与工具,将其发放给学生。之后向学生讲述与该节课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对种子与植物的知识点有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植物生长的介绍视频,以及相关植物生长时的破土声音等,营造出初中生物课堂逼真的情境。

  然后带领学生将相关的种子种植下去,并实时观察学生的种植过程,对不规范的行为给予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整个种植过程。这种情境创设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植物的生机与茂盛,促进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初中生物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初中生物课程往往更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初中生物课堂的实践作用并没有得到凸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反思自身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生物实验课程加入初中生物课堂中,让学生尽可能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实验过程中蕴含的初中生物知识进行自主探索。而且教师要在实验课程开始之前进行设计,让学生利用知识点进行实验,达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例如,在对植物细胞进行观察的实验课中,教师可以通过“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让学生对其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事先带领学生回顾与细胞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将相应的显微镜、植物细胞固定装片等发放到学生手中。

  在让学生开始正式实验前,教师应该向学生演示一遍显微镜操作的细节,并且在操作之后向学生再次讲解一遍显微镜的操作注意事项,避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仪器造成损坏。教师确认学生了解、熟记显微镜的使用事项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开始观察植物细胞。这能够让学生在观察后通过自身的操作得出更加系统的植物细胞的知识,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五)通过微课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生物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部分生物知识仅仅通过课上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微课中生动形象的动画场景,将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以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了解相应的知识点,保证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免疫与计划免疫”这一课时,由于知识点涉及人体的微观世界,很难在讲解中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渗透,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的形式,将相关的知识点制作成动画,让学生能够以直观的形式了解初中生物教材中免疫的相关知识。在微课中,可以将人体比作一座城市,皮肤是城墙,吞噬细胞是城墙上的士兵,城内的士兵是身体内部的抗体。当病菌作为敌人进攻时,这几道防线会发挥自身的作用,抵抗病菌的入侵。借助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以更加直观的形式了解这部分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六)开发综合实践资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实践课是一种很重要的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综合实践资源的开发,选取具有当地特色的资源开展初中生物综合实践课程,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资源的选取与使用。在选取方面,由于生物资源中部分相对比较常见,但是部分课堂内容中的资源相对难开发;因此教师最好寻找复合型的生物教学资源,以满足生物课本上的多个内容体系,从而实现对生物课堂资源的有效贴合利用。

  在使用时,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将相关资源融入进去,还可以利用资源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将资源与实践活动相互融合,实现生物课堂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在土壤中获取的物质”时,教师就可以寻找相关的农业种植大棚,带领学生来到种植园中,现场观看植物种植过程,并让种植户讲解种植过程中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双减”政策的实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在减负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实验课程、创新教学手段以及理念,进而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红英.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建议[J].学周刊,2022(04):129-130.

  [2]马广娟.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和质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3):113-114.

  [3]冯小庆.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探析[J].天津教育,2020(16):149-150.

  [4]吴娇媛.强化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策略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78-79.

  [5]赖国华.“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路径探索[J].教师,2022(22):66-68.

  [6]张庆吉,张玉坤.“双减”目标引领下生物课堂实施高效教学的策略[J].辽宁教育,2022(0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