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论文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论文

2

2025-07-08 17:35:3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然后阐述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文献数量,最后通过两个步骤展开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结果显示,与中国知网上课程思政研究文献的总体发文情况相比,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文献的发文时间较晚,发文数量也非常少。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然后阐述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文献数量,最后通过两个步骤展开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结果显示,与中国知网上课程思政研究文献的总体发文情况相比,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文献的发文时间较晚,发文数量也非常少;当前中国知网上收录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文献的研究热点主要是通过教学改革改变教学方法来融入课程思政,其他方面的研究有待增加。


  关键词:公共英语课程;课程思政;高职


  习*平总*记多次强调,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要将思想教育贯穿教育当中。例如,2014年12月,习*平总*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1]。2015年12月,习*平总*记在中共中央*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2]。2016年12月,习*平总*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至此,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拉开了序幕。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一战略举措,即“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4]。之后,各级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高潮。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概述


  首先,什么是课程思政?《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其次,什么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育部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课程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5]。


  可见,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强调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除了进行英语知识的传授、英语技能的培养,还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发挥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的育人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文献数量


  笔者主要通过中国知网上各种课程思政文献的发文数量来查看当前课程思政的总体研究状况,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在中国知网(旧版)搜索栏输入课程思政,以篇名的方式进行搜索,共获得46 805条结果,输入英语课程思政进行搜索则获得4 353条结果,再输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找到1 036条结果,最后输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则只找到179条结果。可见,当前我国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较多,但针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数量明显过少,需要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


  (一)步骤一


  1.研究工具。本文主要将中国知网自带的两个功能作为研究工具:一是中国知网的搜索功能,通过输入不同的关键词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二是通过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进行文献分析。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是指系统针对文献检索结果,自动对全部或部分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将大量且复杂的文献转化为简单的图表、数据等,帮助人们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现状、理清研究脉络。


  2.研究内容。根据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到的数据可知,目前针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数量明显过少,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为此,本文将中国知网上搜到的这179篇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文献作为研究内容。通过研究,一方面可以明确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这对日常开展课程思政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找到今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方向。


  3.研究发现。通过运用中国知网搜索功能及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主要获得以下数据及发现。


  第一,在中国知网(旧版)上以篇名方式搜索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搜索到最早收录的一篇文章是2018年4月由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的魏懿在《辽宁高职学报》发表的题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文章。该文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条件与意义、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与途径三个方面展开讨论[6]。可见,中国知网上,关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首篇文章发表时间相对较晚。而在中国知网(旧版)搜索栏输入课程思政,以篇名的方式进行搜索,最早收录的课程思政文章是2017年1月高德毅与宗爱东在《中国高等教育》共同发表的题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文章。该文从探索实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理念和思路、课程思政改革试点的进展及初步成效这两个角度展开讨论[7]。同月,他们二人还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发表了另一篇课程思政相关文章《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该文则从上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时间轴、不足及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8]。可见,中国知网上,关于课程思政的首篇文章发表时间也相对较晚。


  第二,在中国知网(旧版)进行搜索,从2018年到2023年,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为主题的发文数量分别为2018年1篇、2019年8篇、2020年25篇、2021年52篇、2022年58篇、2023年35篇,合计179篇文献。具体如图1所示。

  在中国知网(旧版)搜索栏输入课程思政,以篇名的方式进行搜索,共获得46805条结果。在这46 805条结果中,从2017年到2023年每年的发文数量分别为2017年106篇、2018年461篇、2019年2 108篇、2020年5 971篇、2021年10 760篇、2022年13 067篇、2023年14 332篇。可见,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始于2017年初前后,即在2016年12月习*平总*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之后。研究数量从2019年开始显著增多,并且从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之后的第二年,即2021年开始每年的发文量突破10 000篇,并且数量还在逐年递增。具体如图2所示。

  可见,与中国知网上课程思政研究文献的总体发文数量相比,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文献的发文数量非常少,并且2023年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文献的发文量还少于前面两年每年的发文量,即发文数量在2023年呈下降趋势。


  第三,通过对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上收录的179篇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获得的关键词共现网络中排名前40的高频词如表2所示。由这些数据可知,首先,除了思政、英语、课程思政这些最主要的关键词,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立德树人,为51次,说明对于课程思政的目标就是立德树人这个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其次,出现较多的关键词是思想政治教育(33次)、教学改革(31次)、思政教育(26次)、语言知识(13次)、课堂教学(11次)和实施路径(10次),说明研究者普遍认为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际上就是一次教学改革,主要通过在课堂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再次,教学方法出现9次、西方文化出现8次、德育出现7次、文化自信出现7次、教学路径出现7次、教学内容出现7次、建设路径出现7次,实际上这些高频词就说明了当前课程思政的方法和作用,即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起到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改进德育及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最后,教学评价、职业英语、问卷调查,这三个词汇出现频次仅为5。说明关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评价研究还比较少。查看与评价相关的文献发现,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现状分析、评价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构建策略等[9]。

以上可以看出,当前对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程思政的概念、课程思政的作用及如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针对如何融入课程思政,主要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进行,但融入方法比较单一。而针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二)步骤二


  1.研究内容。步骤一中,通过运用中国知网搜索功能及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179篇文献进行分析还获得以下发现:179篇文献中,170篇的资源类型为国内期刊,其他9篇分别为6篇中国会议、1篇国际会议、1篇外文会议和1篇外文期刊。而179篇文献的总参考数为664,总被引数为606,总下载数为32 255,篇均参考数为3.71,篇均被引数为3.39,篇均下载数为180.2,下载被引比为0.02。可以看出,这些文章的被引数并不多。为此,步骤二需要再从这179篇中选取被引排名前20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这20篇文献的总参考数为82,总被引数为353,占到原179篇总被引数的58.25%,总下载数为11 518,占到原179篇总下载数的35.71%,篇均参考数为4.1,篇均被引数为17.65,篇均下载数为575.9,下载被引比为0.03。具体如表3所示。

  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对文献或资料进行检索、收集、鉴别、整理、分析并进行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


  3.研究发现。通过对被引排名前20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如表4所示,主要获得以下发现。


  第一,在这20篇文献中,被引最多的是魏懿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次数达111次。其他19篇文献中,有3篇的被引次数为21—22次,还有9篇的被引次数为10—20次,其余7篇的被引次数为7—9次。总体而言,这些文献被引用的次数不多。发表文章最多的是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张晶晶,共发表2篇文章,分别为2021年3月发表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框架与实施路径研究》和2022年6月发表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案例研究——基于对全国外语课程思政高职获奖案例的分析》[10-11]。


  第二,20篇文献的资源类型均为期刊。这20篇文献的研究方向,有17篇与教学改革直接或间接相关,另外3篇中,1篇为评价研究,1篇为基于对全国外语课程思政高职获奖案例的分析研究,1篇为文化自信提升途径研究。由此不难看出,这20篇研究的方向绝大部分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而这一研究发现与步骤一当中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步骤一中通过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获得的关键词共现网络高频词中教学改革出现31次。

  具体来说,这17篇有关教学改革的文献的主要研究思路有以下4种。第一种是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意义、教学改革路径(教师、授课、评价)[12];第二种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现状、改革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改革途径[13];第三种则是课程思政内容如何融入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设计;第四种是基于云课堂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究与实践,这篇文章在涉及教学探究的同时,以云课堂为依托[14]。总体而言,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研究方法比较类似,缺乏创新。


  另外3篇文献中,第1篇是2020年黄民燕与蒋晶共同发表在《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上的题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中文化自信提升途径初探》的文章。这篇文章讲述其所在学校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英语阅读教程”助力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并对于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建立网络开放课程资源、从学生需求出发、转变教师自身教学观念及提升自我文化自信观四个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15]。第2篇是2021年张爱平与李恩慧共同发表在《海外英语》的题为《“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研究》的文章。这篇文章从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现状、影响因素及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策略三个角度展开讨论。第3篇是2022年张晶晶在《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上发表的题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案例研究—基于对全国外语课程思政高职获奖案例的分析》的文章。该篇文章对全国范围内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进行系统化分析,基于理论和实践建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典型模型。这3篇文献的研究角度与众不同,研究数量较少,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第三,这20篇文献的第一作者,有2人为副教授,1人为助教,其余17人均为讲师。另外,20篇文献中有13篇为各种项目的成果,其中5篇为校级项目成果、7篇为省厅级项目成果,还有1篇为高等教育学会项目成果(若有多个项目,每篇文章,只统计第一个项目)。


  总之,本研究发现,我国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始于2017年初前后,研究数量从2019年开始显著增多。然而,与中国知网上课程思政研究文献的总体发文情况相比,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文献的发文时间较晚,发文数量也非常少。通过对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上收录的179篇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发现当前对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课程思政的概念、课程思政的作用,以及如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16-17]。针对如何融入课程思政,主要是通过进行教学改革以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总体而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也缺乏创新。针对课程思政如何评价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文献也较少,对此,需要增加相关研究。此外,这179篇文章的被引数也并不多。因此,本文再次对这179篇中被引排名前20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这20篇文献的研究方向,有17篇都与教学改革直接或间接相关。可见,当前中国知网上收录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文献的研究热点主要是通过教学改革融入课程思政,其他方面的研究有待增加[18]。这与步骤一中对179篇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的结果一致。概言之,通过研究大致了解了目前中国知网上关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总体情况及研究热点,这些都为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习*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EB/OL].(2014-12-29)[2024-04-02].


  [2]习*平在中共中央*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强调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EB/OL].(2015-12-31)[2024-04-02].


  [3]习*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4-04-02].

  [4]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4-04-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20.


  [6]魏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4):58-61.


  [7]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8]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9]张爱平,李恩慧.“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研究[J].海外英语,2021(23):276-277,282.


  [10]张晶晶.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框架与实施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1,19(1):78-81.


  [11]张晶晶.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案例研究:基于对全国外语课程思政高职获奖案例的分析[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20(3):52-56.


  [12]何永梅.“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52-353.


  [13]尹亚东.“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9(22):267-268.


  [14]李花,李红燕.基于云课堂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英语广场,2020(14):88-91.


  [15]黄民燕,蒋晶.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中文化自信提升途径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61-62.


  [16]德庆次旺.近10年西藏高校教学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2):169-172.


  [17]黄培毓.基于CiteSpace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可视化分析[J].海外英语,2021(22):168-171.


  [18]赵应吉,董保华.外语课程思政研究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2015—2021)[J].外国语文,2022(6):12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