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及实现路径论文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及实现路径论文

1

2025-07-08 17:24:5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意义,然后介绍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最后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角色定位的实现路径。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意义,然后介绍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最后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角色定位的实现路径,包括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上下联动,搭建服务平台;树牢责任意识,提升工作质效。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工作;角色定位


  就业指导和服务贯穿大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就业育人全过程。在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中,辅导员是直接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促进者。引导辅导员正确进行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分析和规范认知,是“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圆”学生梦想的需要,也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需要。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意义


  (一)帮助大学生实现优质就业目标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中坚力量,可以提供全面的职业指导和就业资源支持,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订相应的就业计划。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需求分析、就业趋势分析等,以及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建议、就业方向引导等,帮助学生选择更加合适的就业方向和岗位,从而提高就业成功率。此外,辅导员还可以提供就业求职技巧培训,包括简历写作、面试技巧、职业素养塑造等方面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满足不同行业的招聘要求。通过辅导员的支持和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就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增强对职业发展的认识和信心,提高就业满意度和稳定性,进而走向美好的职业生涯。

7aabab291ac83d5b3128ac6a13fc7a8.png

  (二)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成长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负责组织、实施和指导学生的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员]。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是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自己、培养专业能力、发展职业兴趣和价值观等,实现个人的发展和成长。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成功就业,更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增强成就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辅导员的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拓展个人能力,实现全面成长。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角色定位


  (一)职业生涯指导者


  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扮演着职业生涯指导者的角色。第一,辅导员要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把握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个人目标,了解学生需求;了解各行业就业情况和趋势,掌握相关职业信息,为学生提供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通过职业咨询,帮助学生进行个人优势和劣势剖析,了解自身职业兴趣和适应能力,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进行个性化成长帮扶,提供就业市场信息,推荐实习机会与培训项目,引导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提供就业资源,开展就业指导与反馈,培养求职技能技巧,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职场;建立与学生的长期合作关系,对学生进行持续跟进与辅导,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进步,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2]。第二,辅导员要开展职业兴趣测试和职业探索活动。向学生介绍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测评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技能等职业特质和优势,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提供指导;组织开展企业参观、职场人士座谈、顶岗实习、专题讨论等职业探索活动,让学生体验和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工作环境和具体要求,进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各个职业的特点和发展道路。


  (二)就业咨询服务者


  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扮演着就业咨询服务者的角色。第一,提供个人简历和求职信的指导和修改服务,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梳理清楚学生的求职目标、教育经历、实习经历、获奖情况和技能特长等信息,并在主要信息的排序及表达等方面予以指导,确保简历结构清晰,突出学生的优势和与目标岗位的匹配度;在求职信撰写中,帮助学生清楚表达自身具备的关键技能和能力,同时就求职信的结构、开头和结尾等规范方面给予建议,以吸引企业的注意并展示学生的热情和适应能力。第二,提供求职策略和面试技巧的咨询。通过个别辅导、集体培训、专题讲座、工作坊等方式,推荐招聘网站、职业导航网站、校园招聘会、校友网络等各种求职渠道和资源,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求职信息和机会;通过模拟面试场景,进行角色扮演,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反馈和建议,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仪容仪表、语言态度和行为举止体现职业素养和塑造个人形象,以及如何回答常见的面试问题、展示自己的优势,并提供针对特定行业和职位的面试技巧。第三,解答学生关于就业的问题和困惑。了解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和建议;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的职业方向;通过交流和倾听,帮助学生处理就业压力,引导学生转变心态,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精神鼓励[3]。


  (三)就业培训提供者


  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扮演着就业培训提供者的角色。第一,就业价值观的引领。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激发学生求职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同时,要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支持,使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努力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4]。第二,了解就业市场动态,明确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通过研究行业报告和研究机构的调研数据、关注招聘信息和就业市场动态、与企业和行业相关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对就业市场进行调研分析等方式,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明确各就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引导学生探索自身发展潜能,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发展意愿。第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辅导员可以参与校内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支持,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建立职业导师资源库,邀请专业人士或企业代表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举办就业讲座或提供职业实践指导,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协助校内外专业教育教学人员,引导学生参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完成技术技能鉴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组织企业参观、实地考察、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作环境和流程,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专业技能。


  (四)就业市场公关者


  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扮演着就业市场公关者的角色。第一,要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市场需求。辅导员可以通过参加企业招聘会、行业研讨会、职业展览会及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与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第二,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增加就业机会。辅导员应积极参与校院两级组织的常态化的校企合作、企业走访、专项调研、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等工作,促进学生实习机会与就业机会的“零距离”对接转换,要积极主动地对行业发展趋势、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等信息进行了解、收集、整合与分析,进而对学生进行精准的就业指导和服务[5]。第三,组织参与校园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通过组织参与这些活动,为辅导员提供了与用人单位直接对接交流的平台,辅导员可以通过与企业代表的沟通协调,全面细致地了解企业的招聘需求、岗位要求及宣讲内容,以便为学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做好前期的职业培训和指导。第四,建立和维护校友网络。在学校校友办公室和招生就业部门的指导下,辅导员可以通过发展和维护校友网络,为学生提供校友资源和就业机会。辅导员可以邀请校友回校分享就业经验和职业发展心得,组织校友企业参观和交流活动,从而为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就业平台。


  (五)就业信息传递者


  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扮演着就业信息传递者的角色。第一,辅导员应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和讲解工作。辅导员要持续关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机构发布的就业政策,负责收集、整理、筛选和发布就业政策信息,并应将真实可靠且富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多渠道传递和精准化推荐,以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差异等为基础,采用群体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服务好每位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调整、就业机会变化、就业市场趋势,为促进学生就业做好充分准备[6]。第二,辅导员应做好招聘信息发布工作。辅导员要与学校招生就业部门、企业、招聘机构和校友等建立紧密联系,并通过关注专业招聘网站、企业招聘公告、学校就业网等方式,搜集、筛选和发布招聘信息,帮助学生获取有关就业的最新动态,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选择。第三,辅导员应做好就业指导资料的整理与传递工作。辅导员可以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不同行业职业就业市场情况、职业规划和发展方面的资料、就业技能培养资源、职业素养培育方法和就业准备策略技巧等,提升学生在就业工作中的竞争力。第四,辅导员应做好行业动态和职业发展信息分享工作。辅导员要通过向大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和职业发展信息,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变化、人才需求、技能要求及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明确职业目标,并制订合理的就业计划。


  (六)就业事务管理者


  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扮演着就业事务管理者的角色。第一,就业数据统计与分析。辅导员要与学生保持密切沟通,加强与企业和学校招生就业部门的联系,建立完善的就业数据库。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就业数据,辅导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就业率、行业分布、薪资水平等。同时,辅导员也能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支持,为学校和学院提供就业数据的报告与反馈,参与学校就业政策的研究、制定与推进。第二,就业协议管理。就业协议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依据,辅导员需要负责督促、管理和监督就业协议的签订和执行。具体工作包括协助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管理就业协议的归档和备案、监督就业协议的执行情况、提供就业协议相关的法律咨询和指导,以及促进就业协议的持续改进和优化。第三,学生就业档案管理。学生就业档案是记录学生就业信息和职业发展轨迹的重要文件,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和职业咨询起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可以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学生就业档案。通过及时更新和维护学生的档案信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建议,指导学生参加职业培训和实践活动,保持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辅导员做好就业的跟踪与评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职业发展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7]。


  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角色定位的实现路径


  为了促进高校辅导员更好地履职尽责,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出发,做出相应的努力。


  (一)宏观层面: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促进机制,以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稳定发展,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水平。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国家可以制定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辅导员职业能力作出具体要求,明确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主要职责、工作要求、组织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规定,为辅导员顺利开展就业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避免出现实践上的错位、缺位、虚位、越位等不恰当的角色迁移现象。第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抓好辅导员队伍的准入、培养和管理。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培训与发展支持体系,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辅导员参加职业培训课程、学术交流活动等,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第三,实现就业信息公开与共享。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公开与共享平台,集中整合各类就业信息资源,为辅导员提供准确、灵活、实时的就业信息。同时,支持学校开展就业调研和学生就业需求分析,及时更新就业信息,为辅导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第四,常态化开展就业专项核查。通过检查高校就业数据自查清单、核对自查报告、抽查就业相关佐证材料等方式,结合有关问题举报线索和存疑信息开展调查核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数据监测和管控,严防就业数据弄虚作假[8]。同时,要建立辅导员工作评估和监管机制,加强对辅导员开展就业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激励和引导辅导员更好地履行其职责,确保其工作符合相关政策要求。

d3106900f53b65d91ea571216054c85.png

  (二)中观层面:强化上下联动,搭建服务平台


  高校应强化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顶层设计,搭建联动服务平台,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提升辅导员履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职责的能力和效果,最终为学生的成功就业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如下五项措施。第一,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部门。高校可以设立独立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该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协调辅导员工作,提供资源支持和培训,向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支持。第二,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绩效考核机制。学校可以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对辅导员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以激励和鼓励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考核指标包括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满意度等。第三,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学校可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工作。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密切合作,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就业市场需求,为辅导员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以便辅导员开展前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成功率。第四,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加强辅导员这一重要师资队伍的培养,通过教授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以及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9]。第五,鼓励辅导员参与专业发展和学术研究。高校可以提供专门的培训和研修机会,资助辅导员参与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究项目,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和服务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促进辅导员的学术成长和专业发展。


  (三)微观层面:树牢责任意识,提升工作质效


  辅导员要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扎实履职尽责,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就业。第一,树牢责任意识。就业问题关系到家庭幸福、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在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中,辅导员是直接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促进者,是学校就业工作“传导”和“承续”具体的实施者。辅导员应严格落实《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中关于“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规定,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履职尽责,服务学生发展和成长成才,努力构建师生发展共同体。第二,提高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辅导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就业指导和服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建立个人职业发展网络,强化与行业内专家同行的互动交流,获取更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经验。从就业形势分析、市场行业需求分析、政策文件梳理、生涯规划指导、就业理论和实践指导、纾困帮扶策略、就业意向及需求调查分析、就业信息传递反馈、就业法律知识普及、就业心理调适、就业协议签订及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自我提升,积极了解并应用新的就业指导方法和技能[员0]。第三,关心学生成长。辅导员应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关注学生的就业心理,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第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通过开展服务满意度调查、精细化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社会性和个体性等多个特点,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多方合力解决。作为高校就业育人的重要推动力量,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过程中承担的各种角色可以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并且贯穿学生大学生涯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生活和成长成才大有裨益。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就业工作需要联动各方力量,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工作的协调配合,避免就业工作成为辅导员的个人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EB/OL].(2014-03-27)[2024-04-10].


  [2]廖蕾.高职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辅导员角色作用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1(18):72-73.


  [3]严雪.基于大学生就业心理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2(12):124-126.


  [4]唐素芳.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培育及就业指导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3(6):106-108.


  [5]王晨.基于协同理论指导下“校企合作”高职辅导员工作创新策略探讨[J].中外企业文化,2022(1):200-201.


  [6]温雪飞.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角色与作用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6):172-174.


  [7]赵倩.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档案的建立与利用[J].黑龙江档案,2023(1):27-29.


  [8]施雨岑.教育部派出工作组赴多地开展专项核查严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弄虚作假[EB/OL].(2023-08-04)[2024-04-10].


  [9]李云凤,闵晓阳.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6):171-172.


  [10]张晶.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1(20):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