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2

2025-07-08 16:55:3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以参与在线课程学习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式,通过发放电子问卷,从学习动力、学习质量、学习体验和学习态度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摘要:文章以参与在线课程学习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式,通过发放电子问卷,从学习动力、学习质量、学习体验和学习态度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这些维度内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成效有重要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质量、提升学习体验等建议。


  关键词:在线课程学习;影响因素;大学生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1]指出,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重点项目,推动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指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在线课程学习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线课程学习受学习动力、学习质量、学习体验和学习态度等因素影响[4-9],其直接影响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成效。本文基于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影响因素调研数据,通过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的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本问卷构建的理论模型主要涉及学习动力、学习质量、学习体验和学习态度4个测量维度,具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问卷背景和相关概念说明。相关的背景介绍有助于被调查者快速地专注于调查内容,更清楚地了解研究对象。第二部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可以了解本次调研人群的基本特征,判断其是否具有代表性,同时获取被调查者在线课程学习数量、态度、频次等相关信息,这也是研究的重要调节因素。第三部分,被调查者的主观意愿。根据研究假设和研究因素的测量题项,问卷借用李克特五点评分法,对每个细分指标进行打分,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


  (二)问卷收集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参与在线课程学习的大学生,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式,通过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实际收回问卷717份,有效问卷71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女性542人,占比75.6%。


  (三)数据统计方法


  本研究基于SPSSAU统计工具,采用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进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其中特征类变量以描述统计方法为主,因子类变量相关性分析以推断统计方法为主。


  二、研究结果


  (一)描述统计分析


  被调查者所学专业主要有经管类、理工类、文旅类和艺术类,其中经管类学习者最多,占比48.54%。学习3门及以上在线课程的学习者占81.45%,说明在线课程学习已经成为学习者学习的重要路径。总是使用和经常使用在线课程学习的学习者占76.57%,如图1所示,表明在线课程学习已经成为学习者日常学习的主流方式。

  (二)信度检验


  运用SPSSAU平台,采用克朗巴哈系数检验方法对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影响因素问卷进行信度检验,计算得出问卷整体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59,如表1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问卷克朗哈巴系数介于0.924至0.956,表明问卷具备较好信度,问卷各个项目之间相关性较强。


  (三)效度检验


  利用SPSSAU平台,对在线课程学习影响因素问卷做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进行问卷效度检验[10]。结果显示,在线课程学习影响因素问卷KMO值为0.952,且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结果在P=0.000水平显著,说明在线课程学习影响因素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


  同时,计算发现样本矩阵有4个特征值大于员,即存在4个公因子,通过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提取的4个公因子与预测试修正后的维度一致,即学习动力、学习质量、学习体验和学习态度。通过SPSSAU平台进行分析,各维度的KMO值分别为0.915、0.905、0.836和0.921,且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结果在P=0.000水平显著,如表2所示。

10bf9f818e63419f6c5cf662861e2d0.png

  另外,计算发现在线课程学习影响因素问卷的各构面累积因子贡献率均大于0.5,各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分别达到了75.62%、68.80%、81.52%和76.64%,并且各指标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说明各维度的测量指标选取得较好。


  (四)相关性分析


  1.学习动力相关性分析。利用SPSSAU平台,旨在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多个因素对于在线学习动力的影响,皮尔逊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结果表明,在学习内容难易程度方面,当学习内容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时,学习者学习动力可能会受到影响,适当难度内容能够激发其学习动力;在学习任务清晰度方面,清晰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并激发学习动力;在学习资源质量和可靠性方面,高质量和可靠的学习资源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在学习内容趣味性方面,有趣的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和动力;在线学习考核复杂度和难易度方面,适度的考核难度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挑战欲望和竞争意识,提高学习动力,而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考核可能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在教师讲课视频趣味性方面,视频具有趣味性不仅能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还能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在教师在线指导和反馈质量方面,教师专业指导和及时反馈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和效果。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因素与在线学习学习动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


  2.学习质量相关性分析。利用SPSSAU平台,旨在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多个因素对于在线学习质量的影响,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如表4所示。

  结果表明,缺乏与教师面对面互动和反馈被大学生视为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缺乏直接互动和反馈可能加剧大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网络连接稳定性、学习平台开放稳定性、学习平台界面友好性和功能全面性作为技术因素,能保障大学生有效参与在线学习,对大学生学习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当这些技术因素出现问题时,大学生可能会难以有效地管理学习时间,从而导致学习质量下降;学习孤立感和时间管理困难作为心理因素,也对大学生学习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可能会因缺乏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反馈及同学间的合作和互动而感到孤独,加之时间管理困难可能导致大学生无法有效地规划学习时间,这些都会影响其学习质量。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因素与在线学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在线学习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3.学习体验相关性分析。利用SPSSAU平台,旨在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多个因素对于在线学习体验的影响,皮尔逊相关系数如表5所示。

  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进行在线学习时,如果能够集中注意力,则能更好地吸收和处理信息,也更有可能完全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注意力和理解力不仅会影响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还会直接影响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集中注意力、理解教学内容并成功完成作业和考试,那么大学生更有可能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这也说明教师在进行在线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大学生对在线学习的积极态度与他们在线学习体验和能力密切相关,当大学生在在线学习中能够集中注意力、理解教学内容并成功应用所学时,他们更可能对在线学习持积极态度,从而更愿意参与在线学习。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习体验的以上评估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4.学习态度相关性分析。利用SPSSAU平台,旨在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多个因素对于在线学习态度的影响,皮尔逊相关系数如表6所示。

  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在线学习效率的认可与其对在线学习过程满意度认知密切相关,当大学生认为在线学习效率高时,往往会对在线学习过程和效果持正面评价;大学生对在线学习效率的认可也与在线学习中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进度、在线学习可以拓展知识面、在线学习效果优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等因素存在较强联系,当认为在线学习效率高时,大学生更有可能认为在线学习有助于控制学习进度和提高知识吸收效果,同时认为在线学习可以自我控制学习进度、提高知识吸收效果的受访者更愿意将在线学习的有效学习资源分享给他人,认为在线学习对拓展知识面有帮助、效果优于传统课堂及更青睐于在线学习的受访者也倾向于分享学习资源。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线学习态度与以上评估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三、讨论


  基于以上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成效,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激发学习动力。在线课程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确保内容难易程度适中;注重课程设计的逻辑性,确保学习任务明确具体,以便学习者能清晰地了解学习目标和要求;重视学习资源筛选,确保资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动力;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活泼性,以便吸引学习者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确保考核复杂度和难易度适中;加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等等。


  第二,提高学习质量。加强在线课程学习环境建设,既包括技术因素,如提升网络连接稳定性和学习平台开放性,重视学习平台界面设计和功能完善,也包括心理因素,如增强师生互动,增强学习环节趣味性、游戏性,提供心理辅导和时间管理培训;等等。


  第三,提升学习体验。在线课程应关注如何帮助学习者提高在线学习的注意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应确保教学内容清晰易懂、与学习者实际需求紧密相连等。


  第四,端正学习态度。在线课程应关注学习者实际需求,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鼓励学习者之间开展互动和共享资源,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22-12-21)[2024-04-20].


  [2]国*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1-24)[2024-04-20].


  [3]汤发俊.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J].河北职业教育,2017(12):98-100.


  [4]闫琼,张海军,陈洪根.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师,2022(1):75-80.


  [5]刘斌,张文兰,江毓君.在线课程学习体验:内涵、发展及影响因素[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90-96.


  [6]谢幼如,张惠颜,吴利红,等.基于ARCS的在线开放课程自组织学习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7):43-50.


  [7]陈梅芬,杨林涛.在线课程学习动机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7):54-59.


  [8]殷猛,梁璐璐.平台和用户视角下在线课程持续学习影响因素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80-87.


  [9]吉翔.“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在线学习动机的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21(16):39-42.


  [10]陈国玉.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基于在线spssau系统的智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22(3):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