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管理合理开展探究论文

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管理合理开展探究论文

2

2025-07-02 17:23:0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现代教育视角下,学校德育管理的开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摘要]在现代教育视角下,学校德育管理的开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在小学阶段,德育管理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学校要想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注重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本文将从现代教育视角下小学学校德育管理合理开展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策略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促进小学学校德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现代教育视角,小学德育管理,以人为本,班主任工作


  德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也是现代教育理念中所倡导的。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工作,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现阶段小学德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与优化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方法与策略,将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


  一、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德育管理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德育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通过德育管理,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关心集体、承担责任,从而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管理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德育管理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提升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促进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3e35c4eb096751890d5f1f81fd6308.png

  此外,小学德育管理还对社会的道德风尚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道德风貌。因此,加强小学德育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还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二、现代教育视角下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现代教育视角下,尽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同,但仍有部分学校在实际操作中未能充分重视德育管理。这些学校往往将更多精力放在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上,而忽视了德育在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倾向不仅影响了德育的有效实施,也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二)德育内容和方法单一


  当前,一些小学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上缺乏创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和灌输层面。这种单一的德育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实践能力。此外,德育内容的陈旧和缺乏时代感,也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德育评价体系的完善是确保德育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一些小学在德育评价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结果运用不当等,这些都影响了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同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也使得德育工作者难以保持持久的热情和动力。


  (四)家校合作在德育管理中的缺失


  家校合作是德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或执行不到位。部分家长对德育的认知不足,认为只需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学校也未能充分与家长沟通,共同制订德育的目标和计划,导致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三、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管理合理开展的策略


  (一)德育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德育管理中,学校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进一步完善德育管理体系。


  (二)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学校应该制订详细的德育管理计划,明确德育管理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考核标准。要注重计划的可行性和针对性,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学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方案。同时,也要加强德育管理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团队,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此外,要加强德育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确保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中最重要的老师,对学生的德育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班主任的教学水平也影响着学生的德育发展。因此,在小学德育管理中,应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并提高他们的素质。学校应该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以提高班主任对学生德育管理的认识和水平。

8fff5f3cf4cfa05d436c04f100a05ae.png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学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德育管理。一方面,学校应从整体上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学习,并将传统文化和德育相结合,比如将传统节日融入德育管理中;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五)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环境


  学校可以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学校德育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家长和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到校参加学生的家长会,让他们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并积极鼓励家长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此外,还可以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德育活动,例如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并分享他们对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看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还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是对德育管理工作的总结和反馈,它对德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道德水平,及时发现学生道德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调整教学策略来解决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评价体系的目的。例如,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是否遵守纪律,是否尊重老师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评价过程中采取激励措施。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视角下,小学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地优化学校的管理策略,才能更好地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加强德育,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还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学校要想有效地提升德育管理效果,就必须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德育管理策略。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机制、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等,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章海龙.基于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管理对策探究[J].品位·经典,2022(17):97-98.


  [2]俞达.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2(3):9-11.


  [3]李梦,李畅,徐洁.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意义,困境与对策[J].中国德育,2023(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