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让作业别样美丽论文

让作业别样美丽论文

4

2023-04-24 14:14:56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  减负增效是“双减”政策核心要求之一。要想在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充分落实减负增效,教师需要不断丰富作业形式,增强作业内容的典型性,以及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对此,本文首先对“双减”政策的意义以及目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作业设计原则及策略进行了探究,最后借助实例进行微探。

  摘要:减负增效是“双减”政策核心要求之一。要想在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充分落实减负增效,教师需要不断丰富作业形式,增强作业内容的典型性,以及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对此,本文首先对“双减”政策的意义以及目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作业设计原则及策略进行了探究,最后借助实例进行微探。

  关键词:“双减”;初中英语教学;作业设计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后作业是教学内容的延续与拓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减负提质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对初中英语单元作业的设计进行改进,有效解决目前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课后作业设计效果的不断提高,应对“双减”背景下所发生的新变化。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作业创新设计的意义

  从初中生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双减”政策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大部分初中生面临的课后学习压力,帮助他们以更轻松、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同时,“双减”政策的开展还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发展实现深层次改革的重要助力。因此,面对“双减”政策下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需要重视课后作业设计,不断强化作业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为学生设计实践性更强的课后作业,实现其英语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口语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性作业的趣味性更高,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让学生在更为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英语。总的来说,想要实现学生更为健康的发展,有效达成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需要遵从当前“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求,以帮助学生培养更为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在最灿烂的年龄绽放出更为饱满的花朵。

  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目的不明确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更像是“学习机器”,通过不停地抄写单词、背诵单词以及练习习题等完成课后作业。而这些并不是从学生的主观意识出发的,而是家长以及教师的主观要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此外,很多作业设计不仅内容十分枯燥,也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因为教师在对作业进行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导致其作业类型千篇一律,很难体现出教学目的,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很难因此而得到提高,英语基础差的学生甚至还会丧失学习的信心。

  初中阶段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学习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总是设计统一性的作业,那么就会造成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的情况,从而引发学生群体内抄袭作业等不良行为,学生也很难真正地从作业中获得进步。

  (二)设计缺乏多样性

  对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教师需要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英语读写能力、英语阅读能力,还应当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是从实际作业设计情况来看,作业类型往往十分生硬,集中在抄写单词、听写单词以及练题上,缺乏其他类型的作业,使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感到单调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由于作业类型十分单一,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双减”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教师在对初中英语作业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两大作业设计原则:适度取舍原则与个性化原则。其中,适度取舍原则是指教师在对作业内容进行设计时,要相应削减一些记忆性的、理论性的知识练习内容,增加一些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作业。个性化原则是指遵循学生的自然差异,通过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将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在对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时,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并始终将教材内容作为作业布置的基础与依据,使学生能在作业练习的过程中提升相应的能力。其次,作业的个性化设计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身心发展情况,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采取分层式作业设计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从作业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实现对英语作业的优化。最后,教师还需要充分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出具有新意且生动的作业题目,并尝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从作业中体现出实践性与应用性。此外,英语作业设计还需要坚持个体需求与集体需求的统一,以实现思维间的互补、交融与提升,兼顾思维个体发展与集体的进步。

  四、“双减”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一)转变“题海”思维,创新作业形式

  如今不少教师与家长都认为,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与作业数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实际上,这种题海战术思维正是导致初中生学习负担较重的主要原因。在“双减”政策要求下,我认为作业在质不在量,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作业管理的重视,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练习。同时,为了达到“双减”政策减负增效的要求,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作业练习的精准度,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后练习过程中,既能做到对自己的学习短板进行突破,也能做到对自身优势的巩固,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以更自信的态度投入英语学习,促进其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此外,在对课后作业内容进行设计时,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开展作业设计工作,确保其作业设计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与针对性。例如,对词汇基础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词汇记忆的效率,协助学生将新学习的英语词汇和以前学习的英语词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记忆能力的提升。并且课后作业的形式也可以进行创新,不需要拘泥于过去的传统题目,让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课后作业任务的完成。

  例如,在对以“Shopping”为主题的单元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设计出更易理解的开放式作业,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例如,可以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脑海中所有能够与“Shopping”相联系的词汇,然后通过自己特殊的方式进行绘画展现。如下是一位同学完成的作业成果。

060a85e345d77c7a1332f9278fde83a1.jpeg

  (二)加强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转化为学习资源,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补充知识,得到成长,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达成减负提质的目标。对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需要尝试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融合,通过充分挖掘其生活中的学习资源,不断拉近英语学习与学生间的距离,增强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与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表示文具的单词后,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制作标签,并将其贴在自己的文具上,然后在标签上写上表示不同文具的英文单词,如“pen”“ruler”“pencil”等。这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单词的印象,充分提升作业内容的趣味性。以此类推,在学习了其他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表示器物的单词后,也可以让学生为其制作英文标签,以提升英语学习的生活化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发展,从而摆脱传统的、机械化的重复作业练习,让学生自发完成作业,并从中体验到乐趣。

  五、实例微探

  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当将作业文本语境化,也就是将真实语境的设置作为重点,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沉浸在语境角色中,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作业实现知识的理解与思维能力的提高。下面以仁爱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3的话题为例,对“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进行具体叙述。

  (一)作业目标:学习导航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掌握教学目标,那么就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提升。而作业目标的设计同样如此,具体来说,通过对作业目标的设计,能够确保作业的梯度以及延伸度,在作业目标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探索与学习,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所以在对Unit 6 Topic 3的作业目标进行设计时,其目标内容可以为:复习不定式结构和时间状语从句的基本构成;对条件状语从句的使用规律加以总结,并能针对语境选择恰当的形式表达等。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对所掌握的读写技能与学习策略进行有效运用,促进其英语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二)前置作业:知识储备

  在对前置作业进行设计时,需要圈定重点的生词、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由点成线、循序渐进地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夯实基础、兼顾拓展,就能从前置作业中获得进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单元话题“Bicycle riding is good exercise”对前置作业进行设计,让学生提前学习重点词汇以及语法知识,并通过互联网收集国内外自行车骑行比赛的相关资料,做好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

  (三)课后作业:回顾延伸

  课后作业的布置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加深其对新知识的印象,并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对此,教师可以从语言、语篇、语用三方面开展设计,以巩固与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并实现课后作业的连续性。从布鲁姆认知分类理论中可以得出结论,人的认知思维往往可以分为六大层次,分别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以及创造。前三种思维可以概括为低阶思维,而后三种则属于高阶思维的范畴。所以在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分为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的作业内容只是基本的语言知识积累,在难度上并不大,主要是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与练习。第二阶段为再设语境,再度利用课堂上的语篇文本,同时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特点的语境,将学生的课堂认知与课后的情感体会相结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所以在这一阶段的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其作业内容的形象与直观,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此外,这一阶段的作业布置还必须为第三阶段的作业做铺垫,加强作业知识点间的练习。第三阶段的作业内容为语篇再生,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作业的练习,辨析文本中的一些语言以及文化现象,概括讲述的具体内容,厘清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能力,促进其思维再度提升。第四阶段的作业内容设计主要是落实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作业内容进行评价。在评价时,既可以由学生进行自评,也可以小组成员进行互评,当然还可以由教师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向进行把握,从而制定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策略,促进其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初中英语一直是许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尤其是部分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他们在作业完成时常常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因此,想要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促进其英语成绩不断提高,教师就需要重视作业设计,充分遵循适度取舍原则与个性化设计原则,不断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与多样性,尝试将作业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结合,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获得更全面的能力提升,从而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永发.“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分析[J].读与写,2022(22):133-135.

  [2]周杨美汕.“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2(15):126-128.

  [3]王丽娜.“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改进[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06):56-59.

  [4]陈小义.“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J].读与写,2022(30):94-96.

  [5]艾太妹.“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2022(11):84-86.

  [6]钱珏.试论“双减”背景下如何减负增效设计初中英语作业[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03):74-75.

  [7]陈诗隽.“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性课时作业内容设计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2(1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