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美术作业中的融合实践探究论文

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美术作业中的融合实践探究论文

2

2025-07-02 14:53:5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深度学习理念的应用尤为广泛。这种理念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还在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中,引导学生对知识有了更高水平的认知能力。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深度学习理念的应用尤为广泛。这种理念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还在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中,引导学生对知识有了更高水平的认知能力。这为学生深度思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小学美术作业融合设计为例,就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美术作业中的融合实践展开了详细的讨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分析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美术作业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种融合设计,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发挥美术作业设计对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深度学习理念,小学美术作业,创新思维,融合实践


  在面对当下教育发展的全新环境时,教师需要从传统的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中转变出来。他们应当将教学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上。这种转变并非易事,但却是必要的。


  美术作业的创新设计是教学的直接反映,它能够深化学生在美术课程中学到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完成美术作业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拓宽他们的创新思路,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美术领域的成长,也能够促进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


  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促进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他们在完成美术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美术知识,还能够在思考、创新和实践中得到成长。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发挥美术作业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美术作业中的融合实践应用的教育价值


  深度学习理念视域下的小学美术作业融合实践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帮助小学生对教学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有效巩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于美术作业的设计可以以课堂基础知识和举一反三为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而且结合新旧知识关联设计的作业,能帮助小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对基础知识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知识网格和思维框架。除此之外,深度学习理念下对小学生设计融合实践的作业,还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拓宽视野。通过开放性作业设计,使得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展创新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达到深度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小学生美术素养和美术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美术作业中的融合实践探究


  (一)以实践性作业设计促进深度学习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小学美术实践作业的设计能够更好地促进深度学习效果的达成。新课程标准当中,就小学美术实践作业的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及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将美术知识以动手、动脑的形式多样化呈现出来,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对美术作业完成的兴趣,还能有助于提升美术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美术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应当始终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进行设计,从而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美术核心素养,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比如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第2课“机器人”的课后作业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课堂教学多以绘画设计为主,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将绘画图纸上的机器人更加立体化地展现在实际生活当中,便结合课堂上所讲机器人的造型、功能等,运用家里的一些废旧塑料瓶、纸盒等,创造出不同功能、用途的机器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结合课堂上机器人制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制作用于帮助打扫卫生的扫地机器人,也可以制作用于洗碗的刷碗机器人等等。而除了以功能划分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废旧材料基本型着手,可以是方脑壳的机器人,也可以是长着触角的机器人,这个制作过程都是小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巩固的过程,能够在深化课堂美术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因此,将深度学习理念充分融合到小学美术作业设计当中,能够使得美术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得到良好的提升。只有通过设计与学生经验相关联的实践性作业,层层递进,学生才能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这样才会有真正的学习发生,才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各项艺术的形式美,更深刻感悟艺术学习的意义与艺术实践的价值,更好地体验创造的喜悦和自我实现的愉悦,提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以生活化作业设计促进深度学习


  从教育哲学意义上来说,教育的发生、发展都源于生活的需要,其终点同样也指向生活:即教育的过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美术本身便来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文艺思想、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通过从生活中汲取美术创作的元素,能够以多样化的美术形式真实地反映出自身对生活的感受,赋予美术作品生动的灵魂。因此在小学美术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可以以生活化为美术创作的主题,通过将美术教学理论知识同实际生活紧密联合在一起,能够在丰富美术作品内容的同时,培养小学生善于发现生活艺术、勇于运用生活艺术的精神的意识,能够让小学生在完成生活化的美术作业过程中,更好地增加小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此外,教师在设计生活化美术作业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从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内容,使得作业设计能够在小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范畴当中,避免作业设计和实际生活脱轨。如果存在和小学生实际生活完全脱轨的作业内容,不仅无法有效达到深度学习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美术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严重抑制小学生参与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只有在开放的、真实的生活化作业中,通过体验、探究、合作、实践,才能学会发现问题、尝试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才具有真实意义,才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比如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第4课“学画抽象画”的作业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小学生了解抽象画艺术特点,并勇于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创作抽象绘画作品,可以将本课时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像美国抽象画画家波洛克的作品,便是以滴洒颜料替代画笔,以独创的“滴洒”画法一时轰动国际艺坛,以不同方式呈现出了色彩、线条和明暗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本课时节作业设计中,便可以让小学生就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抽象化创作,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实际生活中树木的纹理、破碎的玻璃、斑驳的墙面和坑坑洼洼的土地等。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元素,能够更好地提供给学生创作参考,在丰富艺术内容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抽象艺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小学生在完成生活中的抽象艺术创作时,便能够结合美术教学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滴洒”的形式或者“拼凑”“粘贴”艺术形式,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展现生活中的艺术,比如说运用“滴洒”的方式绘制实际生活中的大树,以棕褐色滴墨完成树干、树枝等,并以黄绿色完成树叶的创作,与此同时还可以以蓝色滴墨或者黄金色为背景色,能够更好地绘制出一幅抽象风景图。当然除了风景图的绘制以外,也可以选取个人最喜欢的一件实物为主题进行创作,而这种多样化的创作方式都能够帮助小学生完成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对抽象艺术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帮助小学生巩固基础的同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完成抽象艺术创作,有助于小学生美术思维和美术素养的提升,能够更好地达到深度学习的作业设计效果,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实际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得深度学习理念能够充分融合到小学美术教学作业设计当中。


  (三)以综合性作业设计促进深度学习


  在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美术教学的设计开始融入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综合性作业设计为重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从而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他们也能够学会运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741007a9729dcb52ca98e1954a6551c.png

  对于美术学习而言,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往往会影响到美术作业的完成效果,而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则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将美术作业设计融入各个要素,结合不同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完成综合作业设计的同时,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像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等,都是教师在设计综合性美术作业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能够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综合性作业设计的实际质量,能够使小学生在完成综合性作业的过程中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这在提高小学美术课程的实际教学质量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完成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以及美术素养的育人目标,符合当前我国现代化教育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下,对教学课程和作业的创新设计要求。


  比如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综合性作业的设计,便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让小学生尝试完成最为基础的民间剪纸,对于课堂上所讲授的基本剪纸方法进行运用,并再次尝试自己完成课堂上讲授的最基本的剪纸的基本纹样,包括点纹、月牙纹、云纹、水滴纹、锯齿纹和柳叶纹等在内的不同剪纸形象。这些都可以作为基础作业设计的内容,能够起到对课堂知识巩固的良好的作用,达到深度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就教学过程中所学到的剪纸的基本纹样让学生进行创新,通过将剪纸形象的不同部位以多种纹样进行创新组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装饰剪纸形象的同时创作出更加精美的剪纸艺术。像以云纹、月牙纹和柳叶纹为主设计的“花好月圆”剪纸艺术,又或是以水滴纹、锯齿纹和月牙纹为主设计的“鱼跃龙门”剪纸艺术,再或者以点纹、柳叶纹、锯齿纹和水滴纹为主的“喜上眉梢”的剪纸艺术形象等等,都属于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创新设计,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不仅增进小学生对我国民间剪纸这一传统艺术的了解,还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需要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助于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美术素养的进一步培养。而且在深度思考和灵活运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完成对美术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学习,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作用。


  综上所述,从深度学习理念的角度探索小学美术教育,通过发挥深度学习的功能,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将新旧知识有效融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础思维发展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认知,为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使得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在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增长。由此不难看出,好的作业设计能够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能够对学生学习美术知识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给予小学生更加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完成对美术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促进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萍,赵胜启.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8(17):63-64.


  [2]蒋晓玲.美术长程作业研发例谈[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3(11):36-39.


  [3]陈翔.基于核心素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创意表达——浅谈美术学科单元教学中的情境设计[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2):31-34.


  [4]佟月.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美术作业中的融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0):126-127.


  [5]王文京.活引生活之水激活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2(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