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巧用反思,激活教学论文

巧用反思,激活教学论文

5

2023-04-24 13:50:0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已然成为初中数学主要的教育任务。其中,反思能力是数学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对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均能起到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价值,分析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要点,并从问题引导、错题整理、结合生活、小组合作、多元评价等角度入手,探究了高效的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已然成为初中数学主要的教育任务。其中,反思能力是数学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对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均能起到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价值,分析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要点,并从问题引导、错题整理、结合生活、小组合作、多元评价等角度入手,探究了高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直线上升,不仅知识点更加抽象,习题的复杂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如果依旧沿袭小学时期的学习习惯,很容易出现跟不上教学节奏的情况。当前,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处处碰壁。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的思考过程更为细致。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反复剖析知识要点,还能改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价值

  (一)弥补学生的学习短板

  由于初中生的身心发育不够成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粗心大意的表现,有的不注意细节,经常在审题、计算等方面出现不该犯的错误;还有的学生性格浮躁,学习时经常三心二意,难以将心神宁静下来。这些习惯上的问题都是初中生的学习短板,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弥补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反思的过程,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拓展数学教学的深度

  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多以教材、练习册、试卷为主,只接触这些内容,很容易窄化学生的学习视野,限制学生的发展。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教学案例,让学生结合更多的知识要素,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理解。从教学效果上看,这明显能拓展数学教学的深度,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反思,能进一步优化归纳总结的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帮助学生适应新题型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习题的命题方式更为灵活,需要将更多知识点融入同一道题目中。这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果学生仍旧采取“题海战术”的机械训练方式,其思维将会变得十分僵化。通过教学反思,可以给学生沉淀、内化、融会贯通的时间,让学生能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各种题型的解析思路,了解不同解题方法的使用技巧。由此,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力,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占领先机。

060a85e345d77c7a1332f9278fde83a1.jpeg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要点

  (一)日积月累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任务。数学教师应贯彻日积月累的教学原则,将教学反思的过程融入每一堂课。教师每次讲完一道例题后,都可以给学生预留几分钟的时间,用于记录、讨论、复盘。每天完成教学工作后,为学生布置一些需要反思、总结的学习任务。简而言之,教师要通过督促、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每日自主完成反思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日积月累的效果。

  (二)激励教育

  一般来讲,初中生的学习反思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纠正错误,如学生发现自己做错了题,或存在某些不良习惯,需要通过反思加以改正;其二是举一反三,如学生在做某道题时总结了学习经验,要通过反思将这个经验灵活运用到其他相似的题型中。但无论是哪个目的,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耐挫心理,能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并保持高昂的探究热情。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够优秀,屡屡出错后,就会产生颓丧的心理,难以鼓起动力继续反思总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激励教育,通过巧妙的语言沟通或物质奖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提高反思学习的效率。

  (三)因材施教

  由于初中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思维能力均存在差异性,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时,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其推荐合适的反思方法。例如,有的学生习惯记笔记,有的学生习惯和他人讨论交流,有的学生习惯采用实践练习的方式。教师不要强行规定反思学习的方法,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习惯,根据学生的诉求适当给予帮助。由此,通过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反思学习效率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四)寓教于乐

  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反思学习的氛围比较沉闷,因为学生的反思大多是为了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在学习态度上会显得比较严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融入趣味元素,缓解沉闷的学习氛围,让教学反思充满趣味性,让学生抱有愉悦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反思学习中。这种方式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有效落实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目的。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问题引导,活跃学生思维若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反思,课堂提问是最为直接的教学途径。以往的提问方式比较中规中矩,难以调动学生的反思动力。数学教师可以优化提问方式,巧妙起到引导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

  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九上“相似图形”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如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图形案例,并询问学生:“以上图形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将“相似”这个概念描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故意说出一些错误的结论,引起学生的质疑,促进学生的反思。例如,教师在展示一对相似的多边形后,从两张多边形图片中分别随机选择一个角当作相似图形的对应角。学生明显可以看出,两个角一个为钝角、一个为锐角。这就会引起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应角”和“对应边”的概念。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继续通过问题布置学习悬念:“相似图形的对应角是否相等?相似图形的对应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通过对应边和对应角证明两个图形之间具有相似关系?”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将学生的猜想总结起来,逐一进行分析、反思,提取正确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梳理学习思路。

  (二)错题整理,培养学生习惯

  培养学生反思习惯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工作,由于这是一个拨乱反正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错题,帮助学生做好整理工作。一直以来,大多数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错题情况,虽然在试卷、作业中会标记出学生的错误,但并未详细告诉学生如何改正、如何避免再次犯错。除此之外,错题通常会给大多数学生带来心理阴影,有些学生会抱有“阿Q”态度,不会正视自己的错题情况。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在同一种问题陷阱上屡屡“翻车”。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错题整理,将其转化成优质的学习资源,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积极面对自己的错误,培养学生积极反思、细致入微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奠定好后续学习的基础。

  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九上“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以下格式,将自己做错的题记录下来,建立错题笔记。如表1所示,笔记中标注了学生错题来源、错题内容、错误原因、正确答案、解决方法,学生可以定期回顾笔记,重新反思、回忆自己犯过的错误,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错题笔记,了解学生在反思学习上的培养情况。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实际学情,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案。

  (三)结合生活,加深学生理解

  由于常规的教学反思活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结合生活元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反思学习效率。

  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九下“抽样调查”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生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方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反思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以下活动主题:“如何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了解全校学生的早餐就餐情况?”对此,有学生认为应从每个年级中任意选择一个班级作为调查目标;有些学生认为初二年级学生最多,只调查初二年级的学生就符合抽样调查的要求;还有的学生认为应当兼顾每一个班级,从每个班中都抽选一些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由此,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逐一给出意见,帮助学生做好分析工作,反思计划中的不足之处。这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迅速回想起学过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

  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切记不要闭门造车,反思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观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之间完全不进行学习互动。教师应当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反思学习经验。

  首先,教师可以将学优生和学困生按照合适的比例分配在同一个小组中。当学困生在反思学习中遇到难题时,可以及时向学优生求助。学优生在指导他人时,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一次反思的过程,从而起到巩固学习的作用。同时,学困生也能积极学习学优生的做题技巧、做题习惯,取长补短,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性。

  其次,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分配反思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完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九上“解直角三角形”后,布置“总结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这项反思学习任务。学优生可以担任组长,为每一名组员分配任务。如按照正弦、余弦、正切,让组员任选一项作为反思学习的目标。学生通过内部交流,相互传阅总结结果,并由组长负责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汇总,统一上交给教师批阅。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经典的三角函数应用例题录制成教学视频,发送给各个小组,鼓励学生一同研究讨论,在群策群力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

  (五)多元评价,帮助学生总结

  若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数学教学应当做到张弛有度。除了优化教学活动、整理教学资源,教师还应当重视教学评价环节,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过程,帮助学生做好反思总结工作。

  首先,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落实激励教育。数学教师不要将教学评价环节当成形式主义,而是要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部分,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考试,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哪方面有进步、哪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其次,评价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评价,难免会带有一定的偏向性。教师应当综合学生的自评、组内互评、小组互评,将学生的意见收集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客观分析学生的学习优势与学习缺陷。由此,学生再进行反思学习,根据教师的评价结果,学习过程将更具有针对性。

  除此之外,由于初中生性格比较浮躁,学习的专注力不强,为了贯彻“日积月累”的教学原则,教师还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请求家长提供监督帮助。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家长的评价反馈,进一步充实教学评价的结果,加强监督工作,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行反思,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十分重要。通过反思,学生能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减少重复出错的可能。由此,可以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度,帮助学生在重要考试中占领先机。此外,经过反思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锻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当学生具备这种品质,就能迅速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节奏,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与热情,为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慧琴.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1(33):83-84.

  [2]甘荣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2021(39):166.

  [3]甘荣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浅谈[J].读写算,2021(26):131-132.

  [4]许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08):166-167.

  [5]王艳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0(03):22.

  [6]冯亚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9(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