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2025-06-24 17:30:5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转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批判性思维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转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批判性思维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和阅读理念,具有多文本整合、主题关联及深度探究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分析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积极作用,探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方法,挖掘群文阅读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的独特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点与训练应试技巧,导致课堂活动趋于模式化和机械化,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阅读材料通常是单篇,学生难以通过对比、分析多篇文章来提升阅读技巧,并将其迁移到课外独立阅读情境中。面对这一现状,教师亟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采用群文阅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综合素养。
一、群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积极作用
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通过“比、对、议、整”,可以有力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比”即比较,引导学生深度分析多篇文章,从文本内容到结构手法进行细致辨识与对比,锻炼其逻辑构建能力,有效提升逻辑推理和问题理解能力。其次,“对”即对照,鼓励学生在多元信息中对接议题,超越单一认知框架,培养接纳不同观点的开放心态,并通过精细比较提炼合理的见解。再次,“议”即围绕议题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敢于表达独特见解,质疑既有观念,从而增强其思维的独立性。最后,“整”即整合,在比、对、议后,学生能够整合群文中的信息与观点,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同时学会包容并反思异见,激发其开放性和批判性思维。
二、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1.设置核心议题,引领思维方向
议题就如同一条贯穿群文阅读全过程的主线,其作用在于统整不同文本的内容与观点,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探究欲望,确保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紧密衔接、目标明确。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在设计议题时应注重思辨性和开放性,选择那些能够启发学生质疑既有观念、分析多元信息,并鼓励他们独立建构意义的主题。
在设置议题时,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内容,把握单元主题的内在逻辑及深层含义,提炼出具有争议性或探索性的核心议题,确保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同时,也要确保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个人经验,运用批判性思维工具,如推理、比较、评价等,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论证,从而为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主发展批判性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根据新课标的主题分类,选定“人与自我”的大议题,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与学习、生活及他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一个精确的教学议题,例如,可以结合身处青春期的初中生性格尚未成熟、情绪容易波动的特点,设计“情感与情绪”的教学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一系列与情感认知、情绪管理相关的英语文章,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如何应对学习压力、处理人际关系及调控自我情绪等实际问题。
2.整合阅读文本,提供思辨材料
在设定好核心议题后,教师要精心筛选并有效组织一系列结构化、关联性强的群文材料,确保其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又能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思辨素材。具体而言,教师在挑选文本时,应考虑内容的多样性、观点的对比性,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激发学生从多维度对议题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同时,所选文章不仅要覆盖议题的主要方面,还要包含不同层次的观点及论证,使学生在比较、鉴别和综合信息的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将这些文本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或主题脉络整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并引导他们在结构化的阅读环境中,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围绕“情感与情绪”的议题,教师可以从各版本英语教材中精心挑选几篇关联性较强的文章(见表1)。
3.创设阅读任务,推动思维发展
①罗列提纲,掌握文章逻辑
由于群文阅读涉及的语篇内容、知识点较多,学生在阅读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容易导致阅读效率低下。对此,教师可以先针对选定的群文材料,借助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指导学生提炼每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形成简洁明了的内容提纲,帮助学生更直观理解并梳理文章结构,从而提升其组织、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这一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区分主要与次要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帮助他们准确概括段落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将各篇文章的提纲进行相互联系和整合,构建群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形成整体的阅读脉络。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单篇文本的理解深度,还强化了他们在面对多元信息时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有效处理的能力,有力推动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例如,以译林版九上Unit 3 Teenage problems的阅读材料“WhatshouldIdo?”为例,可以简单列个提纲(见图1)。
②情境设问,引导深度思考
情境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动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好奇心,从而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群文中的关键信息点或争议焦点,创设一系列关联性强、层次分明的情境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对文章进行细致解读和对比分析。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围绕情境问题发表个人看法,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阅读人教版Unit10中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创设简单的故事情境,带领学生进入语篇,并提问:How does Laura,s experience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sharing problems with trusted individuals?Can you find other solutions from other articles?On your own way.对此,学生需要细致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同时,这个问题也驱动着学生继续阅读其他语篇,以找出群文的共同点与差异,并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引导学生考虑自己遇到问题时该如何处理情绪。这种情境设问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够训练他们面对复杂情境时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力推动其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
③主动质疑,养成批判意识
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雏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不仅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和审慎评价,更要敢于挑战作者的观点、读者的共识,以及固有认知框架。通过记录疑惑、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深度参与度。通过不断地主动质疑,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步提升批判性思维,从而实现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建构意义的转变。
例如,在读译林版“WhatshouldIdo?”这篇文章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质疑:Is it reasonable for a Grade 9 student like Millie to have so much homework that she has no time for her hobbies?Could this excessive workload be detrimental to her overall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其他语篇中类似的内容与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如第二篇文章中关于时间管理和压力释放的建议。此外,学生可以进一步分析:In the second text,we learn about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stress and time...通过这样的质疑和跨文本分析,学生不仅对单篇文章进行了深入解读,还对不同文章中的观点进行相互参照、对比和综合评价,学会主动思考并构建个人见解,形成从多角度审视问题的习惯。
④整体探究,深化批判思维
群文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阅读进行整体探究,以提炼具有普适性的大观念,从而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批判与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整体探究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对群文中不同语篇的语言特点、观点思想等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分析,促使学生从宏观视角审视文本,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观念或主题核心。
例如,在群文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组探究分析“青少年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解决个人问题”。对此,学生应该以批判性思维审视各语篇的内容思想。例如,在第三篇文章中,Millie面对学业压力和个人爱好的冲突时,提出了如何在繁重课业与个人兴趣之间寻找平衡的问题,这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能会提炼出大观念—Adolescents,EmotionalResilienceand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in Different Contexts.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文章主旨,还能促使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在对比、辨析和综合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见解。
⑤联系生活迁移,拓展思维延伸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读文章中的大观念和主题思想与自身生活实际相联系,鼓励他们对身边的人、事、物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或改进日常生活情境。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群文的大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鼓励学生批判性地审视自身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比较分析文章中提供的解决方案,并讨论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同时,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情绪管理技巧、解决问题策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创建个人情绪日记记录心情变化,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以平衡学业与休闲,或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同学缓解压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文章主题,还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所学,从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迁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三、结语
指向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创新的教学策略和多元的阅读任务设计,激发了学生深度思考与独立判断的思维能力。从设置议题、精选群文,到创设问题情境、鼓励主动质疑,再到整体探究、生活迁移,这一系列教学实践能有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素养,更培养了他们在复杂信息环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美珍.指向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英语广场,2021(34):130-133.
[2]黄雪.英语群文阅读在发展中学生批判性思维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3]王一帆.初中群文阅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