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How do we feel?教学设计论文

2025-05-20 14:55:3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教学内容选自沪教牛津版(深圳)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1,该单元大问题为“How do we feel?”,涉及“人与自我”主题下“做人与做事”主题群下二级子主题“情绪与情感,情绪与行为的调节与管理”,以及“人与社会”主题下“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下一级子主题“同伴交往,相互尊重,友好互助”。
一、教学内容
(一)单元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自沪教牛津版(深圳)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1,该单元大问题为“How do we feel?”,涉及“人与自我”主题下“做人与做事”主题群下二级子主题“情绪与情感,情绪与行为的调节与管理”,以及“人与社会”主题下“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下一级子主题“同伴交往,相互尊重,友好互助”。单元由Get ready、Explore、Communicate和Extend四部分组成,主要讲述了如何进行问候、观察他人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探讨情绪产生的原因,解决遇到的情绪问题,以及帮助他人等内容。通过对单元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课时教学内容
What(语篇内容):本课时内容是Unit 1 Explore部分,大问题为How do you feel?本课时核心语篇是配图对话形式的连续性文本,内容围绕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问候环节的一段对话展开。通过问答,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情绪感受及原因,而教师帮助他们解决情绪问题。非核心语篇的活动围绕核心语篇展开,如Listen and chant高度概括了打招呼的核心用语;Ask and answer训练描述情绪的表达(I’m...)和相关形容词及表达(happy、sad、not so good,look and choose),包含对学生问题的理解和帮助行为的伴随语言(Let’s...;Look.Here’s...)等。
Why(主题意义):作者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日常对话体现出情绪感受是丰富多样且时常变化的。本课时的价值导向在于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并适当提供帮助,体现“同伴交往,友好互助”的主题意义。
How(语篇文体):本语篇属于配图对话。语篇结构为纵向推进的对话语篇,同时有平行语篇。语篇属于日常对话,涉及情绪类词汇(happy、sad、fine、not so good)及问候交流的核心句型(How are you?I am...)。
二、学情
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教学对象为湖北省宜昌市英杰学校小学部三升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三年的英语知识积累和学习经验,具备简单的英语对话能力。他们能够利用语音语调的变化表达情感、情绪的不同,能够根据他人的表情、语言、动作等判断其情绪情感的变化,并能够在绘本读物中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有关情绪的表达及调节方式。
学生的兴趣动机:此年龄段的学生对歌曲和有趣的图片等感兴趣,他们情感丰富且变化快,观察能力较强,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对于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如何回应他人的情绪感兴趣。在产生情绪问题时(如受伤之后难过、找不到书本了伤心、迷路了害怕等)如何应对是他们需要学习的。当他人遇到类似问题时怎么帮助他人解决是他们好奇的。
学生的认知倾向:此年龄段的学生通过观察和理解能够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够根据他人的表情、动作判断其情感变化,如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等;通过模仿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尽管有时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能够学习如何回应他人的情绪问题,为他人提供帮助或情绪价值。
学生的语言背景:学生通过学习人教版小学英语新起点(一年级起点)一、二年级上下册,具备了日常打招呼及日常问候的能力,并且可以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如“I’m hungry.I’m happy.I want...”等;通过学习人教版PEP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下册,可以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情绪的成因,如“I’m...I like.../I don’t like...”等,为本主题的学习及输出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储备。
三、教学目标
在综合四项核心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1)在情绪剧场观看剧目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对话发生的背景及人物在不同阶段的表情,预测人物不同的情绪,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并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演绎对话角色;(2)在面对同龄人情绪问题的情境中,就问题给出积极的想法和建议,从而体验到该如何针对他人的情绪恰切回应及培养同理心。
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使用核心语言“How are you?I am happy/sad/tied/angry/not so good.”表达情绪及情绪原因,并能够结合情境回应他人情绪。
2.教学难点
难点何在: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自己或他人的情绪问题,并能够回应他人积极或消极的情绪。
因何而难:学生对情绪相关问题的调节能力有待提高,以及用英语探讨解决情绪的建议或方法有一定难度。
(二)解决措施
通过情境创设模拟生活中可能产生的不同情绪问题,引导学生同理他人,并积极回应他人情绪。
五、教学流程图(见下图)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
学生在翼渡盒子App上进行课文跟读预习,初步感受文本,体会如何回应他人情绪。
【设计说明】三年级学生对于如何表达自己的
情绪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在前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表达情绪产生的原因,但是对于如何合理地回应他人的情绪仍然存在疑惑。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文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回应他人的意识,同时熟悉文本的句式,初步了解单词和句式,为课堂活动作准备。
(二)会话组织与复习
1.进入情境,了解任务
教师利用图片及机器合成的机器人声音,引入情境——孩子们来到情绪博物馆,机器人John带领大家参观。
【设计说明】由于情绪是没有办法即时生成的,并且学生当下的情绪不够多样化,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情境让他们感知表达多种情绪。情绪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同时利用AI机器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跟唱歌曲,激活旧知
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How do they feel?”跟唱歌曲Hello,how are you?
【设计说明】引入主题,激活学生有关情绪表达的旧知。
3.观察图片,体验表达
学生进入不同的情绪体验房间,观看图片,表达自己的情绪。
【设计说明】激活已知,引导学生表述不同情境下的情绪。
(三)会话呈现与操练
1.观看剧目海报,聚焦对话大意
学生观看剧目海报,观察海报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发生的事情和地点等。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观察海报中的图片提取对话的相关信息,并带着问题看视频。
2.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剧目视频,并回答问题:How do the children feel?
【设计说明】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大意,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
3.观察模仿人物语言,呈现核心语言支架
(1)学生听剧中教师开场录音,结合角色情绪模仿表达。
(2)学生看图片猜测人物语言,模仿复述表达。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感知角色情绪,并引入评价标准作为其学习导向。让学生理解在角色表演时要加入肢体语言及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并了解感知核心语言的使用路径。
4.观察人物动作表情,猜测回应语言
学生看图片猜测图中教师和贾丽(Jia Li)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要有感情,引出评价的第三个标准:emotion。教师请学生做示范后进行pair work模拟对话。教师根据三个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设计说明】通过让学生猜测对话内容,模拟真实生活情境。基于语言支架,联系生活体验,思考如何在真实情境中帮助他人,并回应他人的情绪。通过模仿和表演助力语言在真实情境中的表达,帮助学生再次强化合理回应他人的语言框架。
5.根据图片提示,模拟情绪成因及回应
学生看图片猜测对话内容及图中学生开心的原因,并思考如何回应对方的开心情绪。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引导他们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
【设计说明】利用图片激活学生的语言,使他们自主联想开心的原因,并对别人的开心情绪给出回应。模拟真实情境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代入体验情感,自主表达。
(四)会话应用及实践
1.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引导他们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互评。
【设计说明】通过表演助力语言在真实情境中的表达。
2.观影回顾,梳理语言结构
学生观察板书,梳理语言结构,并讨论其他的应对语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影片中教师的做法是否合理,以及在真实情境中还可以做什么去回应他人情绪。
【设计说明】通过师生互动,结合板书,梳理语言逻辑框架,聚焦情绪的回应。
(五)会话迁移与创新
1.阅读图文,合理应答
学生打开《双语学习报·小学英语》,完成习题。
【设计说明】通过练习观察学生能否合理回应别人的情绪,并使用选择的形式为其后续的输出提供语言支架。
2.阅读留言,回应解忧
教师在课前收集学生的真实情绪问题并绘制成卡片。学生在课堂上选择卡片,并针对这些情绪问题给出合适的回应。
【设计说明】在最后的环节考查学生能否针对别人的情绪问题给出合理的回应。
七、教学反思
(一)主题引领,联系实际
本堂课的主题为情绪与情感,情绪与行为的调节与管理。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能够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且开始发展同理心,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因此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他们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回应他人的情绪。教师设计的所有活动都考虑实际学情,思考三年级学生面临的真实情绪问题,将主题与生活实际进行关联,让他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学生主体,教评一体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因此,本堂课的设计贯彻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从一开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在表达情绪与情感时可结合语音语调,到师生互动时通过学生表现使恰切回应他人情绪的评价标准明晰,再到学生在小组合作表演及讨论解决他人真实情绪问题的环节能够对他人回应的方式进行评价,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评价在课堂活动及学生表现、习得中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不仅促进其全面发展,还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情境设计,素养达成
在充分考虑了学生有关情绪这一主题的学情后,教师将本堂课的情境设计为参观情绪博物馆,让学生通过在博物馆中唱歌,观看情绪剧目,并回应他人情绪来体会多种情绪,在观察模仿和实践中学习,最后在面对实际生活中其他同伴的情绪问题情境中学会如何合理、恰切地回应他人的情绪。这也是学生在生活交往中有待发展的关键交往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