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8

2025-05-06 17:59:3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立足任务群视角,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例,在明确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就其设计策略展开了论述,包括设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形式、拓展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活动和完善教学评价,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摘要:任务群在大单元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如何以其为导向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并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是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文章立足任务群视角,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例,在明确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就其设计策略展开了论述,包括设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形式、拓展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活动和完善教学评价,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任务群;大单元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构建“六大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因此,任务群成为近年来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此外,《课程标准》还对大单元教学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为顺应新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可基于任务群理念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让学生得以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一、任务群与大单元教学概述


  任务群实质上是课程学习项目的集合,强调以生为本。设计任务群教学,需要以具体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抓手,以教学方法为媒介,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情境中进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最终获得语文知识、技能与素养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大单元教学是指教师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对单元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进行重构,以增强学生单元整体探究学习的体验感,使其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学习思维。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需根据一定的单元主题,将多项学习任务进行整合,以任务群的形式将其展示给学生,从而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与任务群教学理念相契合,但更注重教师能将多篇文章相联系进行系统教学,并能营造任务实践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

  二、任务群视角下实施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各阶段语文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任务。从任务群与大单元教学的内涵来看,二者的融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对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促进作用(2。第一,任务群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旨在实现基于学习任务与学习项目的多结构、全方位、整体性课程教学,其实施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理解、吸收、内化与运用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二,大单元教学设计将语文知识以一定的规律、方法进行整合,再配合相关联的任务群,可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思维探究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教师通过整合课内外多样化的文本素材,以任务群为中心构建多结构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二)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


  以往,学生学习知识时缺乏整体、系统思维,极易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学习效率较低。在任务群视角下实施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师需要以单元为单位,认真梳理和系统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使零碎的知识内容以整体的、任务群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打破学习常规,有条理、有次序、整体且系统地探究任务、自主思考、深挖知识。由于大单元教学注重将散乱、零碎的知识进行结构化、整体性加工,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而不再是毫无目的和方向。如此,学生以整体视野规划学习、自主全面整合知识,可以大大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三、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整体设计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排在首位。在当前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中,目标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依然十分常见。在任务群视角下,为确保大单元教学质效双收,教师需认真研究任务群与大单元教学之间的联系,结合《课程标准》、单元教学主题以及具体学情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体梳理,从而设计出明确、清晰的大单元教学目标[3。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包含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体现了“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一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可先结合单元主题设计任务群,然后根据任务群来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任务群设计如下:(1)思考《搭船的鸟》在描写翠鸟外形以及翠鸟捕鱼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2)思考《金色的草地》中作者为何将草地描绘成“金色”的,以及他是如何观察草地的。结合这两项任务,教师可将《搭船的鸟》的教学目标设计为“让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关于翠鸟的外形以及翠鸟捕鱼等方面的描写,感受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致观察写就文章的”;将《金色的草地》的教学目标设计为“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字词的基础上,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关于草地的场景,从作者的细致观察与描述中感受草地的变化”。基于每篇课文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可将大单元教学总目标设计为“要求学生细致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指导价值。


  (二)创新优化语文大单元教学形式


  任务群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需要依托不同的学习任务来实施。而小学生好奇心强、探索欲重,传统“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除了要保证学习任务本身的趣味性之外,还要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形式,从而唤起学生对语文知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4。为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尝试将小组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等教学形式纳入大单元教学中。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通过三首古诗和三篇课文展现了祖国壮美的山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对《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三篇课文的大单元教学。教师可先结合学情将学生分为若干个4~5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之后,教师可布置学习任务,“三篇课文中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或景色?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活泼,摘录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与其他组员进行讨论分享,体会语言之妙”“课文中有很多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请找出某一段中的关键词句,并结合关键词句谈谈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以上三个学习任务紧扣单元主题,难易适中,灵活性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分层教学也是一种与大单元教学相契合的教学形式。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对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尽可能地确保学习任务层次分明,杜绝“一刀切”。例如,在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关神话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第一层任务要求学生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感受神话的神奇;第二层任务在第一层任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内容,并有感情地向他人讲解神话,同时了解神话中蕴含的哲理;第三层任务在前两层任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阅读一两篇课外的神话,归纳出所阅读的课外神话中蕴含的哲理并写下读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型学习任务,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选择地完成。如此,全体学生都能在任务群的驱动下有所收获和成长。


  (三)拓展丰富语文大单元教学内容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教材内容占据语文教学内容的中心地位,但事实上,教材并不是大单元教学的唯一素材。当前,部分教师仍错误地认为大单元教学只需要整合教材内容,无须添加其他内容。这种思想将大单元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之内,不利于学生构建整体、系统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应更新观念,让更多的新内容、新元素融入大单元教学内容中,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体系。


  《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主要描述父母之爱,旨在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由于父爱、母爱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情感,很多学生对此习以为常,学习兴趣不高。为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父爱、母爱的图文、动画以及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不一样的父爱、母爱的情感表达。之后,教师可布置如下的学习任务:(1)说一说这三篇写人的课文的侧重点是否相同;(2)对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的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请结合课文中的具体句子,详细分析人物描写方法;(3)说一说课文是如何通过场景中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4)对比课文与补充内容,谈谈你眼中的父爱和母爱是怎样的。以上任务结合了教材内外的材料,丰富了大单元教学内容,同时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组织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无论在什么时代,采用何种理念,语文教学都不可脱离生活实践5。语文学科是语言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运用的结合,学生不仅要能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还需能够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因此,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可在任务群的指导下设计一些大单元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通常情况下,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动手、动脑、用心来完成,教师在设计时应考虑任务的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

bc16bfe489f10a70526afbc0d742b27.png

  《夜间飞行的秘密》和《蝴蝶的家》是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在学习完这两篇课文后,学生对小动物相关的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为辅助“小小‘动物园’”的习作学习,教师可在周末组织学生开展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这一实践活动开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如下的学习任务:(1)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描述自己与该动物之间的情感;(2)画一张或者用剪纸的形式剪一张动物图片,在演讲时进行展示;(3)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演讲稿并进行演讲演练,保证演讲声情并茂、感情真挚。在参与演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对大单元知识内容有更深刻的认知,提升迁移应用能力,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五)注重完善语文大单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很多教师会忽视评价这一环节,从而割裂了教、学、评之间的联系,阻碍了“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在任务群下,教师要注重完善语文大单元教学评价,开展针对学生任务完成过程、结果等的评价。

  在评价时,教师既要关注基于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又要关注基于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要能看到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态度表现、方法使用、能力发展等情况。


  以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校园生活”,单元内容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也更为熟悉。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大单元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并根据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出一个初步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对评价标准进行细化与完善,结合评价细则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给出过程性评价。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并与同伴交流沟通。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可以从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任务参与态度、完成任务时运用的学习方法、任务完成结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而保证大单元教学的教学实效。


  四、结束语


  为配合大单元教学,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将任务群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具体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应严格遵循任务群理念,通过多种方式突出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让教学目标、形式、内容与评价等都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婕.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19):39-41.


  [2]柯玉瑜.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中高段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研究:以部编版教材为例[J].教师,2023(14):33-35.


  [3]陈思佳,盛新凤.从深度融合到走向开放: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索[J].江西教育,2023(18):30-33.


  [4]姚惠平.任务情境: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支点[J].江西教育,2023(18):34-37.


  [5]姚瑶.任务群理念下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要略: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J].江西教育,2023(18):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