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6

2025-05-06 17:54:5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实习的60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

  摘要:为了探讨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实习的60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教学效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护理实习教学;急诊科


  临床护理教学不仅是护理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还是护生从学习阶段向职业阶段过渡的重要阶段。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在临床岗位上的表现[1-2]。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的讲授和示范为中心,这导致护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机械练习的状态,不仅抑制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能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缺乏应有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因此,如何打破这一局限,探索更为高效、先进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临床护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将真实、具体的临床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为护生创设一个仿真的临床情境。通过这种方法,护生不仅能够接触到实际的临床问题,还能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引导护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护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培养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该教学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大部分科室的护理实习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4],但暂无该教学方法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实习教学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在急诊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创新性地结合了任务驱动与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致力于提升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期望通过这一方式,为未来这一教学方法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60名,均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进行实习的本科护生。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护生分为对照组(n=30,传统教学法)与实验组(n=30,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纳入标准:①学习本科护理学相关课程;②具备基础的沟通和交流能力;③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订相应的书面同意协议。排除标准:①以往接受过相似教学和培训;②正在参加其他教育培训研究计划。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通过对比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研究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沿用了传统的教学路径,每位带教教师依据自身经验,重点向护生传授理论知识,开展技能培训。在护生入科后的第一周集中进行一次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首先是相关的基础知识。带领护生全面了解科室的概况、相关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分配和常规工作程序,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报告程序。这些知识为护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急诊科的工作环境。其次是专业知识的深入。培训将详细讲解急诊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及处理原则,帮助护生建立起对疾病的全面认识。另外,还会涉及急诊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方法、病情观察技巧、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培训还将重点关注检验危急值的处理及危重患者的转运流程和观察要点,这些都是急诊科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这样的培训,护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急诊科的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和有效的护理服务。操作培训2次(心肺复苏、静脉留置针操作及心电监护仪和心电图使用操作等),每周进行1次个案查房(共2周),并由带教教师指导护生轮班。第2周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


  2.实验组。第一,成立临床教学培训及评价小组。小组成员由急诊科的三名资深带教教师组成,这些教师从业时间均超过5年,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还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第二,为了制定出更贴近实际、更富成效的教学方案,临床教学培训及评价小组首先进行了深入的文献回顾,初步设计适用于急诊科的任务驱动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特别邀请护理教育界的权威专家进行指导,根据护生的特性与学习需求,对初步的教学计划进行周密的调整与优化,力求打造一套既科学又实用的教学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护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第三,教学设计与实施。①结合护生的实习目标和急诊科应对紧急情况的工作需求,临床教学培训及评价小组细致构思了多个针对病患治疗与护理的模拟情景,并制定了一组具有较强实操性且难易程度适宜的特定任务。以急诊科过去的案例为参照,教师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流程与分工方案,并明确了考核标准。每批进入急诊科的护生,在入科的第一周前三天,按照每组4—5人的规模分组,并选举一名组长。在此期间,教师要为护生提供急诊科相关的知识和专业学习资料,包括教学幻灯片和实操视频等资源,并为他们准备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以激发思考。同时,组长将负责挑选案例,并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任务分配和集体讨论。②在入科第一周的后两天,带教教师将对急诊科的紧急救治程序和关键操作技巧进行深入讲解,内容涵盖急救物资的准备、病患的接送流程、紧急检验结果的处理,以及重症病患的转诊等方面。在护生对护理过程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教师组织护生利用科室的模拟教学区和技能训练室开展模拟演练,切实保证每位护生都可以参与并承担相应的模拟职能角色。③在入科实习的第二周初始阶段,即前三天,各个小组将对其完成的任务进行展示,并对实习成果进行汇报。在情景演练中,护生需要根据既定的角色分配进行相应的操作,并应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带教教师会仔细观察护生应对问题的方式,评估他们对关键和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提供相应的反馈。④演示环节结束之后,带教教师和参与的临床护理人员将对护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护生也会总结评价自己的表现,审视演示的内容及过程。随后,带教教师会做出综合性的总结,协助护生理清临床思维,形成完整的学习体验。在入科的第二周后两天,教师将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以检验护生的学习效果。


  (三)评价方法


  1.理论和操作考试。由参与本研究的护理专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考虑急诊科的独特性质设计,总分100分。


  2.自主学习能力评估。评估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量表[5],包含四个重要维度: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信息素养及学习合作能力。整个量表由30个条目组成,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来量化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从“完全符合”至“完全不符合”进行赋值,对于正向陈述,按照5分至1分的顺序进行赋值,而对于反向陈述,则采取反向计分的方式。所有条目的分数累加得出总分,最高分为150分。护生的总分越高,意味着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这一评估方法旨在全面、客观地衡量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该量表在护生入科和出科时均发放,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护生自行填写并回收到量表箱中。


  3.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测试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6],分为七个维度: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及认知成熟度,共包含70个条目,旨在全面而深入地评估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采用李克特6级评分法,从“极其同意”到“完全不同意”进行打分,其中正向陈述的条目按照6分至1分的顺序进行评分,而反向条目则采取反向计分的方式。总分的范围设定在70分至420分,得分越高,意味着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越强。这一评价方式不仅具有科学性、客观性,还能为护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该量表在护生入科和出科时均发放,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护生自行填写并回收到量表箱中。


  4.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估。评估使用自行编制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旨在全面评估护生的多方面能力。问卷涵盖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关爱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团队合作及职业认同感这七个关键维度,共计20个具体条目。为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评分范围从“非常有帮助”到“完全没有帮助”。正向条目按照5分至1分的顺序进行赋值,而反向条目则采取反向计分的方式。问卷总分最低为20分,最高可达100分。护生的得分越高,说明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越高。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克朗巴哈系数为0.86。


  (四)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工具为IBM公司研发的SPSS 23.0统计学软件。本研究设检验水准α=0.05。定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采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一)两组护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比较


  实验组护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P<0.001),如表2所示。

 

  (二)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


  带教后,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4个维度的得分和总得分均较带教前的测评得分高,进一步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护生(P<0.001),如表3所示。

  (三)两组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比较


  带教后,两组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有所提升,进一步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组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如表4所示。

a21aa0c623ffa2537d953da06f17e8c.png

  (四)两组护生教学效果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护生(P<0.001),具体如表5所示。

  三、讨论


  (一)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急诊科护生的学习效果


  在急诊科这一充满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护理环境中,患者可能遭遇各种护理问题及危急状况,这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出色的预警能力,能够快速地从病情的“果”与“因”两个维度做出精准判断[7]。传统的临床实习教学通常以教师的讲授和床边示范为主导,护生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扮演辅助角色,他们更多是被动接受知识,机械模仿,而未能深入理解知识和技能的本质,这不利于培养他们自主思考、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影响了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应用的转化效率[8]。研究发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应用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更能显著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这一结论与邓雪冰、白杨等[9-10]的研究相吻合。在实际教学中,尽管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激发护生的参与兴趣,但是常常提供不了对知识掌握目标的明确指引。相对而言,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为护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但为了使任务更具体、更生动,需要保证情景模拟的逼真度。因此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护生深入理解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其未来在临床工作中应对复杂情况打下坚实的基础[11]。



  (二)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急诊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项研究中,实验组护生在自主学习能力的所有测评维度及总分数上都取得了比对照组更优的成绩,这与张素敏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自主学习能力无疑是学生最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学生不可能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真正的学习,应当是学生自发主动地去探索、去挖掘的过程。在急诊科护理实习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两种已经被实践证明能够有效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给护生设定明确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索、思考和学习。而情景模拟教学法则通过模拟真实的环境或场景,让护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知识。这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使护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能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这无疑会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受益无穷[13]。


  (三)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急诊科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个体在面对复杂、不明确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时,能够巧妙地融合自身的经验和学识,对问题进行彻底的分析,选取合适的解决方法,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正确的决定或办法的一种重要能力[14]。在急诊科这样一个病情复杂且挑战性高的医疗环境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卓越的批判性思维,以处理各类紧急情况。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方法大幅度限制了护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本研究采用了以学生为主导的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实验组护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各个方面,如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等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与接受传统教学的对照组护生相比,他们的得分明显更高。这一结果与张莉[15]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促进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方面的有效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讨论变得更加频繁和深入。在案例分析中,他们协作对每项任务进行评估、剖析和整合,以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和方法。这一流程不仅促进了护生的自我反思和学习,也显著增强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临床处理能力,为其未来的护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急诊科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护生,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2.10±3.29分、95.30±2.44分,这提示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急诊科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说明急诊科护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比较认可。这种教学法不仅使教学过程变得富有趣味性,还显著提高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结合中,护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学习的主体,能够积极参与并主动探索。紧密结合急诊科的护理特点,护生需要走出课堂,深入病房,直接接触真实的病例和患者,这样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还能深化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外,护生还需要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前沿知识,这种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培养了他们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护生分工合作,相互评议,共同创造性地完成情景模拟,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16]。临床实习是护生形成职业认同的关键时期。通过实习,护生能更真实地感受到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挑战,也能更深刻地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护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不仅增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也提高了他们对护理职业的信心。概括来说,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护生的教学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护理实习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仅显著提升了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还显著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然而本项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首先,由于临床教学时间的限制,难以充分展示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优势;其次,护生在个体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评估;最后,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本科护生,且样本量相对较小,同时研究范围也主要局限于急诊科。因此,在未来的教学研究中,笔者将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不同科室和不同教育阶段的护生,以便从更多维度和更广泛的角度验证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期待通过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推广这一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晓霞.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实习护士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2):115,147.


  [2]张兰.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在急诊科实习护士护理教学中的意义[J].名医,2020(4):297.


  [3]黄蓓.“案例分析法+T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1):19-21.


  [4]纪李慧,张文庆,周丽丽.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对血液内科护理规培生护理操作能力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7):141-142.


  [5]向月,洪霞,张璟,等.居家线上学习期间护理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2):143-148.


  [6]爱德华·斯坦普,杨鑫萍.批判性思维工具包(CriTT)的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态度及观念量表[J].现代教育论丛,2017(4):83-89.


  [7]李静梅.基于风险管控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4):239-241.


  [8]薛成芳,王艳芳.TBL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在肿瘤内科实习生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22):65-69.


  [9]邓雪冰,吴橙香,陶晓群,等.任务驱动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助产技术实训教学中的探索[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2):171-173.


  [10]白杨,冯宪凌,李晓柳.任务驱动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实习生妇科急腹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7):1-4.


  [11]徐永娟,刘志梅,王淑娟,等.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用于急诊护士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J].护理学杂志,2019,34(17):57-59,65.


  [12]张素敏,罗敏,张莞靓.案例导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急诊留观病房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包头医学,2023,47(2):35-37.


  [13]谢志平,张晓杰,韩云峰,等.基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TBL教学方法在流行病学课程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6):111-112.


  [14]叶丽宜,陈玉芳,翟婉君.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及评判性思维评价[J].智慧健康,2022,8(25):246-249.


  [15]张莉.视频反馈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生带教中的运用效果评价[D].济南:山东大学,2018.


  [16]罗俊娥,傅静.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士哀伤辅导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34(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