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

3

2025-04-27 17:22:2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本文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围绕优化教学方法激活思维,立足文本内容训练思维,开展合作探究升华思维等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育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围绕优化教学方法激活思维,立足文本内容训练思维,开展合作探究升华思维等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生本理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7~9年级的教学提示中指出:“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提升阅读流畅性,扩大阅读量,保持持续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健康的阅读情趣。”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学科学习都有着积极影响。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资源,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教师除对学生的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的考核之外,还需探索和应用更加多样化和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通过创设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技能提出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主,认为语篇仅起到了构建知识点所需的载体作用,这使得课堂上学生练习语言和接受学习知识时大多处于被动状态。阅读课的重点不仅在于教师“教”,更在于学生“读”,开展阅读教学时若只注重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学生作为一个被动听讲者,其主动性和参与度则无法调动,不太利于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学有效性也无从实现。


  阅读教学侧重于对文本的理解,但部分教师在讲解文本内涵时大多使用中文表达,使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时也用中文表达。这一习惯直接影响了英语实践训练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质量,而英语阅读环境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的综合提升。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1.优化教学方法,读前激活思维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教师以指导者的角色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等,如通过预习和课前调研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设计。在实际阅读教学实践中,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促使他们牢固掌握知识技能。教师可从读前(pre-reading)入手为学生提供情感、话题及语言等方面的准备,引导学生通过预测文本内容、引入阅读话题、激活相关语言调动阅读兴趣,并为阅读过程中扫除词汇障碍提供帮助。这一阶段,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标题、图片、关键词或段落等信息,推测即将阅读的内容,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7 It,s raining一课为例。阅读前,教师可选择一些关键词汇,并提供语句帮助学生猜测词义,如“I forgot to bring my umbrella,and now I,m allwet!”并提出“What do you think‘umbrella’means?”“Whatdo you think‘wet’means?”等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再展示一些与天气相关的图片,包括下雨、阳光、刮风、下雪等,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天气状况,并鼓励他们使用已知的词汇和语言结构猜测语意,如给出句子“Atdifferentlatitudes,the weather can vary greatly.While some countries are experiencing winter,we are enjoying the warmth of summer.We dress in lightand breathable clothes,such as shorts,T-shirts,and sandals,to stay coolin the hotweather.”问题的提出和语境的创设可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而话题和语言的结合能够促使他们在语境中完成对新词汇的认识和学习,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推测能力。


  2.立足文本内容,读中训练思维


  阅读的过程既是对文本信息进行获取、处理的过程,也是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读中(while-reading)要求学生对文本内容和结构有一定理解,并以此对作者写作的意图、表达的观点等进行大致预测,促使他们在阅读中逐步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由浅层次向深层次提升。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文本,对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行分阶段训练。常用的阅读策略包括skimming(略读)、scanning(扫读)、carefulreading(细读),这些策略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还能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一课为例。在skimming环节,教师可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快速翻阅整个故事,并引导他们围绕关键词“old man”“move”“mountains”等找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地点和主要情节,完成略读后,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可能的发展和结局的猜测。在scanning环节,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段落或使用关键词等扫读技巧在故事中找到特定信息,如提供给学生一份问题列表,要求他们找出老人为什么想要移动山脉的信息,或者找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开展carefulreading,要求学生读完后记录重要的细节、情节转折点及与主题相关的语句,鼓励他们思考故事中的隐含意义及对他们的启示。最后,教师可提出一些理解问题,如“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story?”“Whydidthe oldman wantto movethe mountains?”“What did the old man,s neighbors think of his idea?”等,鼓励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或教训,顺势提出深层次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old man,s determination to move the mountains?”“How does this story relate to our own lives?”“What obstacles did you encounter in your own life,and how did you handle them?”等,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师课后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自己面对困难的短文,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个人故事,以及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阅读故事、理解主要情节、思考故事主题的机会,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引导他们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进行创作和分享,以增强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开展合作探究,读后升华思维


  读后(post-reading)侧重于对语言的输出,帮助学生在巩固知识内容、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基础上实现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和语言综合技能的训练,进而培养高阶思维。教师需要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合理设计合作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中完成思维广度和深度的碰撞,在开阔思维的引导下培养思维品质。


  以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 9 I like music thatI can dance to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给出文本关键词或关键词组让学生之间尝试对话,小组对话不仅有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内容掌握情况的考查。


  A:Whatkind of music do you prefer?


  B:I prefer gentle songs with meaningful lyrics.They really touch my heart.


  A:Do you think music can have a calming effecton people?


  B:Absolutely!Gentle songs with soothing


  melodies can help me relax and unwind.


  学生通过讨论喜欢的音乐类型及音乐所带来的感受等,更加深入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价值,而文本知识与学生兴趣、观点等的有效结合可帮助教师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能激活学生思维,进而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赋予语言新的生命力。


  三、结语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以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和英语学习效果的全面提升。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以促进学生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周杰.跨文化意识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策略—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人民长江,2022,53(6):243-244.


  [2]卢珊.初中英语阅读课的任务型教学探析—以八年级How to protectyourselfin the earthquake?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6):43-45.


  [3]周乐园.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9 Section A 3a阅读教学为例[J].英语广场,2023(16):123-127.


  [4]段生军.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课“三段七环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以Unit5 Whydo you like Pandas?Section B 2a-2c阅读课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12):84-91.


  [5]曾雴,章倩妮.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运用—以Unit6 Section B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阅读课为例[J].英语教师,2022,22(3):15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