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实施的策略研究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实施的策略研究论文

7

2025-04-23 11:52:59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项目化学习理论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理念高度契合,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主题设计、实施过程、评估方法等方面。在活动实施时加强学科融合,注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可以较好地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的效果。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项目化学习理论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理念高度契合,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主题设计、实施过程、评估方法等方面。在活动实施时加强学科融合,注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可以较好地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实施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是在学校课程开发实践中,以项目活动成果为导向,以驱动性问题(任务)为牵引,对学科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融合、拓展,针对学生生活实践进行科学开发,以进一步优化学习与活动过程的学习方式。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时,师生在真实情境中共同选取项目主题,从问题出发,以活动整合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运用有效的项目化设计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为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实施效果,教师可以从设计活动主题、实施项目化学习活动过程、落实活动项目化评价三个维度来提高课程实效,唤醒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达成育人目的。

  一、选定项目化学习主题

  在选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前,教师要科学判断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与学生共同选择研究的方向,通过选题指导、师生评议的方式,选取学生感兴趣、有意义、有能力研究的学习内容。

  1.聚焦生活实践,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活动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是学生项目化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活动中要基于研究的视角审视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解决学生碰到的现实问题、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为指向,面对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被进一步激发。

  2.融合学科教材,在真实学情中创编活动课程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指定的学科教材,课程内容主要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环境、成长氛围自主开发。而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接触各学科教材,融合各学科内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更方便地利用学生的真实学情设计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学科教材中安排的活动内容,通过认真分析研究,积极深化、拓展、挖掘,开发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3.丰富知识储备,在真实活动中重塑知识体系

  在学生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各学科之间的学习往往是相互割裂的。各学科知识分仓存储,学生也就很难从整体上提升综合素养。在进行学科融合的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时,不仅整个学习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又会生成新的知识点,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思考、交流、验证等方法,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其在真实的活动中“重塑”知识体系。

  二、创新实施项目化学习

  在实施项目化学习时,教师要考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集中各种资源,融合多学科知识,挖掘问题,创新活动形式,保障全员参与,注重在活动实践中创新,由此提升项目化学习的实际效果。

image.png

  1.活动形式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包括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课程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为了让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学会融合、建构学科认知,教师需要在活动时甄选活动内容,明确活动任务和要求,创新活动形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在生活实践中,大多数学生会对涉及自身的话题、活动、经历更加感兴趣。学生只有在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时,才会表现得更加热情,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组织。在指导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在学生有充分生活实践经历的基础上保障学生的自主性,注重鼓励、点拨、启发、引导。例如,在设计“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唱响毕业歌”的活动时,教师给出了这样的任务单:发现—好好地想一想,通过分析,发现自己最优秀、最亮丽的一面;思考—用怎样的形式将自己最棒的一面展示给教师和同学;行动—为展示自己最棒的一面做好充分准备。这一切都与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就会长久保持。

  2.活动实践创生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生成性是该学科最为“宝贵的财富”,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而融合、汇聚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是促进学生生成、推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成果的有力保障。教师要注重学科贯通、资源统整,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开展“我们的楼道安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时,师生根据教室所在的教学楼的实际情况共同决定以“楼道栏杆的设计”“我们的行为习惯”“楼道安全文化的打造”三个子项目开展实践活动。在“楼道栏杆的设计”活动中,学生联系走访了学校总务部门,了解学校楼道栏杆设计时考虑的因素、教学楼的建设时间、目前楼道栏杆的使用现状,从楼道栏杆的牢固程度创生出建筑美学;在“我们的行为习惯”活动中,学生集中调查同学的活动习惯、现状,拍摄了很多学生与楼道栏杆安全相关的场景图片,集中梳理出不良活动习惯对楼道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由此提出改进建议;在“楼道安全文化的打造”活动中,学生经过研究和设计,提议在楼道栏杆内侧增画距离栏杆30厘米的安全警示线,在栏杆上增设美化的安全文明宣传板并创生出配图醒目、美观的插图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融合使用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增强了活动效果,重组、创生了原有的知识、技能,提升了自身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

  3.热点焦点创融

  教师指导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跟踪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开发创新综合课程同样是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途径,这也便于学生从小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学生之间时常会出现争吵、推搡、打闹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校园霸凌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不能解决学生之间出现的矛盾,还有可能给学生幼小的心灵带来阴影。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创融《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科知识、规范要求,开发“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这一综合课程,开展了从认识校园霸凌、学会对校园霸凌说不、防范校园霸凌等研究实践活动,在校园中、社会上获得了积极的回应和评价。在实际生活中,学校还联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发了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成立校园志愿者团队,定期到文明实践所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区。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服务他人,学会奉献社会。

  三、优化项目化学习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中,评价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学生能知悉自己参与活动的情况,对课程活动的设计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均有积极作用。在项目化学习中,评价活动的类型通常有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image.png

  1.科学设计量表

  评价量表可以提供有效反馈,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在设计量表时要基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的目标实践情况去建构评价。针对任务描述、评价标尺、评价项目/维度和对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的具体反馈等,分别列出具体任务指标,积极引导学生科学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表现、取得的成果。教师要提前预判和分析量表评价可能产生的反馈效果,例如,针对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设计量表中的评价项目/维度有“活动计划和分工合理”“按照分工、全员参与”“积极、认真地完成活动任务”“活动中安全、无意外事故”等,并将小学生不方便操作的文字评价改为简单的“星级”评价,既提高了评价效率,又易于学生操作,而且量化的评价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兴趣,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清楚地了解参与的活动和取得成果的情况,提升学生的自我体验感,使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2.及时进行活动反思

  反思性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式,需要学生在参与活动的不同阶段针对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及时回顾、思考,对活动的效果做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反思性评价。学生在评价中可以产生认知、反思、扬弃、发展、完善等思维活动。在运用反思性评价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全过程开展评价活动。教师可以在活动的每个阶段开展阶段性反思,并在活动结束后对参与活动的整体过程进行反思、感悟;也可以具体到活动的其中一个环节,如在学生成果展示阶段,指导学生针对自己和同学的活动成果对比进行反思,针对教师、同学的评价,分析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开发反思性评价工具(如手抄报),将评价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探索评价的方法、形式,提升学生参与活动项目设计、资源开发的能力,让评价发挥更大的效果。

  3.坚持档案入袋

  使用档案袋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要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活动过程、成果、评价表等活动资料,也可以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收集、整理部分材料。对档案袋中的活动资料内容、组织结构以及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实践表现和学习成果。档案袋评价不仅可以反馈参与者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空间。在进行档案袋评价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参与者在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

  四、结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教师应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项目化学习的结合方式,不断完善课程开发,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1]冯伟祥.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高年级综合实践实施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3(32):83-84.

  [2]黄志强.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教育,2019(30):23-24.

  [3]蒋晓云.实践中快乐成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策略研讨[J].小学生(下旬刊),2022(1):21-22.

  [4]王梦.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J].新教育,2022(5):45-46.

  [5]张洁.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J].上海教育,2024(Z1):125-126.

  [6]张恋.浅析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0(22):19-20.

  [7]张所帅.评价量表的内涵、特点及开发[J].教学与管理,2019(9):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