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2025-04-21 17:47:4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从微课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出发,阐述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注意事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从微课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出发,阐述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注意事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心正逐渐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在此背景下,微课教学法脱颖而出,其能够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视频教程,转变数学课堂教学形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因此,微课教学法不仅可以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能够在无形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及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微课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深远意义。传统教学方式尽管能够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但是整体课堂通常会显得单调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参与度会随着时间不断下降,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长期处于其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会逐渐减弱。而微课教学法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将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其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因此,运用微课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为其未来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便于学生课后巩固复习
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巩固复习。微课视频具有精练、聚焦的特性,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持续学习。当一章内容学习完毕后,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等平台分享微课视频,让学生在家中也能回顾并巩固所学知识。这种复习方式不仅可以打破传统课堂记忆的局限性,而且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强化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微课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微课中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梳理,促使学生构建个性化数学知识网络。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清晰梳理学习思路,并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与同学互动交流,共同探索解题的多种可能性。相较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微课教学法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可以有力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
4.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有时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其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也会降低,微课教学法的引入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微课教学法不仅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能够让每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与方式。此外,微课还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让其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数学思维方式与解题方法。因此,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是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
二、微课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1.微课设计要突出主题
在将微课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微课设计,精准把握主题,并确保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脉络契合。例如,微课以教学视频为载体,教师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需要从海量网络教学资源中精选优质内容,或自行录制,确保每一节微课都主题明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然而微课并非万能,教师需要时刻注意微课适用范围,如对于知识点需审慎选择,更要侧重于解析学习的重难点,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教学的关键环节,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此外,教师应具备筛选与整合的能力,分清主次知识,确保微课教学视频内容精练且富有启发性,提升教学效率。
2.微课制作要追求质量
微课制作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微课虽时长较短,但教师必须做好每一个细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微课内容既符合教学大纲,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来看,在选材方面,要精选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结合学生兴趣和认知特点进行设计。在制作过程中,要注重互动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在后期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精心剪辑和优化,使微课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这样的微课制作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实现教学双赢。
三、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创设学习情境,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微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工具,更是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载体。精心设计的微课可为学生构建生动且真实的数学世界,教师在微课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其与现实的关联性,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数学学习情境,让抽象的知识与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度理解及灵活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授“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时,教师可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的学习场景。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起初电影院有30排座椅,每排能容纳15人。但在最近的整改中,电影院增加了5排座椅,并增加了每排座椅数,导致总座位数增加了355个,我们的目标是计算出整改扩建后每排的座椅数。
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相应方程,并深入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假设扩建后每排座椅数为x,那么方程可以表示为:30×15=(30+5)×x-355。对于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他们会发现另一种更简洁的方程列法,选择将电影院每排增加的座位数设为未知数x,得到方程:(30+5)×(15+x)=30×15+355。两种不同的列法会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形式,为学生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2.结合实践活动,巧用微课视频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常依赖于实物教具进行演示,但这种方式在呈现清晰度与完整性上存在显著局限。如学生的座位安排、观察角度或其他不可控因素,都可能导致关键信息的遗漏或理解不充分,加之演示过程往往转瞬即逝,不可复制,进一步加大学习难度。微课教学法则可以通过简短视频,以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展现数学实践问题,不仅可反复观看,还能根据需要加速、放慢、放大、缩小和暂停。在此背景下,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与需求深度学习,逐步掌握数学实践的精髓。
例如,数学课堂上,当教师讲到“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事先录制一段微课视频,展示“折一折”的过程,即在视频中,教师选择一个三角形纸片,并沿着三角形的两条边将其折叠,使三个角重合在一起。通过直观演示,学生清晰地看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如何相加形成180度。教师还可以利用多样化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可以利用回放功能,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随时回顾并重复观看关键步骤,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晰观察到整个过程;利用慢动作功能,减慢折叠过程的播放速度,以便学生观察和理解每个细节,让“三角形内角和”这一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模仿,可以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微课视频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也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与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微课开展导入教学,提高学生主动性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往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微课教学法能够通过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数学知识变得鲜活。因此,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初始阶段,利用微课导入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制作富有故事性的短片作为教学导入,让学生在观影过程中直观接触数据处理概念。在微课视频中,热门的动画角色成为故事主角,他们一起去看电影,每人花费40元,连续一周。通过这样的情境设定,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数据收集过程,积极参与计算总花费的实践。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数学思维进一步强化。
4.凭借微课资源,开展比较教学
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能通过直观、生动的比较教学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关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的短视频,展示图形之间的微妙关系,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转变,或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面积计算的基本原理。
再如,在“加减乘除混合使用”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微课资源优势,具体、生动地展示运算过程。当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包含括号的算式时,教师通过微课资源进行动画详细演示:首先,动画中的教师强调括号内的计算优先级,并展示如何优先进行括号内的计算;然后动画演示去掉括号后如何按照运算的优先级(先乘除后加减)进行后续计算。这样的动态演示和比较教学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一步的计算过程,深入理解运算的优先级及规则。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微课不仅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流程,还可以协助教师将复杂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并掌握重难点内容。教师应深入研究并探索微课教学法,充分发挥微课的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同时,微课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衍超,曹瑞娜.如何利用微课积极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11):180-183.
[2]李倩.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3(19):50-51.
[3]周建华,王瑞琳.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宁夏教育,2023(Z2):146-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