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研究论文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研究论文

8

2025-04-08 17:15:2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工作,在避免给学生施加过大学习压力的同时,保障英语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工作,在避免给学生施加过大学习压力的同时,保障英语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文章运用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法,系统介绍了几点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途径,即:师生有效配合,让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组织多元活动,全程吸引学生注意力;补充课外资源,提升学生课内学习深度;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快速内化所学知识,旨在促进学生高效完成课堂学习活动,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关键概念,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便需要教师提升教学深度。而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印发,教师在研究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要注意提升学科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基于此,在初中英语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积极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帮助,促进学生成长。本文将基于笔者的研究经验,结合教学案例系统介绍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途径。


  一、师生有效配合,让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细节,确保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活动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展开有效配合来收集学情,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在教学前布置简单的预习任务并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又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提升教学设计工作的有效性[1]。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说明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感兴趣的话题。在这一环节中,为避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先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组内求助,在培养其合作学习意识的同时,使其顺利解决基础的、简单的问题。然后再组织班级讨论,由教师解决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未能解决的问题。

  以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Our School Life中Topic 1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的Section A为例,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上学、出行的方式,初步接触“usually”“always”等表示频率的副词,并学习“e”“ea/ee”“ei”等字母或字母组合的相关语音知识。为实现师生有效配合的目的,教师可以设计“预习清单”,要求学生完成如下任务:


  任务1:对照词汇表和1a部分的对话,了解2a部分“by subway”“by car”“by bus”等短语的含义和用法。


  任务2:结合教师分享的音频,朗读3a部分中的“evening”“break”等词汇,重点关注教材中特殊标记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


  在以上两个任务中,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教材中的词汇、短语和语音知识,初步完成预习工作。此后,为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教师可设计“线上测试”环节。针对重点短语,教师可要求学生打开教师分享的测试链接,完成测试任务。如为检测学生是否掌握“by plane”这一短语,教师可以在测试中朗读如下音频内容:

  Boy: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Girl: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


  除音频外,教师还可设计“How does the girl usually come to school?”这一问题,并提供汽车、地铁、自行车三幅图片,学生需要根据音频内容点击图片。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在线上测试环节中要求学生朗读部分单词。这样,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测试成果了解哪些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重点知识,哪些学生还需要在课堂学习期间得到一定的帮助。


  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成果,基于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设计讨论环节,鼓励英语基础和预习效果较好的学生为其他组员提供帮助,以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够快速掌握重点知识。最后,教师要与预习效果不佳的学生进行互动,判断其是否通过小组讨论掌握了重点知识,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进一步的指导。由此,教师科学设计课前助学资源、线上测试和课堂活动,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组织多元活动,全程吸引学生注意力


  为避免学生在学习期间分散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期间组织多元化的趣味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顺利理解新课知识[2]。根据教学内容差异,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在听说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观看英语戏剧、快问快答、小组对话等活动;在读写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课堂辩论、微课欣赏、师生角色互换等活动;在词汇课上,教师可以引入“扔炸弹”“开火车”等词汇游戏。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从而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


  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Keeping Healthy中Topic 1 You should brush your teeth twice a day.的Section B为例,这部分的教学目标为提升学生的听说水平,使学生能够结合身体状态展开交际,形成能够准确描述自己的不适以及向他人提供建议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可以设计“戏剧表演”活动,如在Scene1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1a部分Steve和Bruce两个主人公的交际情境中,以戏剧表演的形式演绎对话内容。在此期间,教师要指导学生探究在朗读每个句子时需要注意的语音知识,如生词的发音、句子的连读和重音的调整等,让学生顺利、深入地理解对话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戏剧续编”活动,引导学生模仿1a中的对话编写一段新的戏剧情节,即Scene 2,演示Nick和朋友围绕“have a cold”在这一话题展开的交际情境,辅助其完成教材探究任务,进一步提高自身听说水平。此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编写戏剧内容,在设计Scene 3期间自由设计戏剧情节,巩固本单元已学重点句式和短语。


  借助戏剧这一媒介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内容探究活动后,教师还可以引入“抢答”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提示补全句子。如教师出示“Sally用手捂住腹部”的照片后,提出问题:“What's wrong with Sally?”学生需要快速说出正确答案:“She has a stomachache.”这样趣味性的游戏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又可以使学生扎实掌握单元重点句式,实现“学”“练”结合的目标,帮助学生突破语言学习难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三、补充课外资源,提升学生课内学习深度


  适当补充课外资源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教材语篇,提升学生的课内学习深度,让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得到锻炼[3]。但在补充课外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出现补充资源理解难度过高的问题,以保护学生的拓展探究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开发微课、讲述英语故事、引入图片等方式降低补充资源的探究难度。同时,教师也要合理指引学生关联课内外信息,以提升课外资源补充效果。

  以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4 Amazing Science中Topic 3 China is the third nation that sent a person into space.的Section C的课文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s为例,课文运用较大篇幅讲述了电脑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但也在最后一个段落简要表明了人们在生活中也要避免过度使用电脑。考虑到很多学生能够感受到电脑的重要性,但却不了解过度使用电脑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使学生能够在理解语篇主题意义的同时,形成客观看待问题、合理使用电脑的意识,教师可以补充与之相关的课外资源。具体地,教师可以分享微课,结合微课内容与学生展开讨论。如展示当下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理解“get headaches or sore eyes”等内容,也可以展示本校学生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we won't have enough time to study or exercise”的问题,还可以展示一些网络上虚假的、负面的信息,突出“not everything we read on the Internet is true or good for us”的内涵。这样,在补充资源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深度可以得到提升,从而能够准确理解并内化语篇的主题意义,形成“Computers help us at work and at home,but they must be used properly.”的意识。


  四、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快速内化所学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直接整合新课知识,以此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但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且他们无法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知识[4]。因此,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设计师生共同总结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分享包含重点知识的思维图表框架,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知识,补充其中的细节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与学生共同补充思维图表信息,同时鼓励学生查漏补缺,若学生发现自己忽视了某一重要知识点或出现知识点混淆的问题,则需要修改自己的思维图表,并用记号笔在恰当的位置做出特殊标记,以此加深对相关内容的印象,帮助自己在今后的复习环节中能够关注到这些信息。这样,学生既可以在整合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又可以养成系统梳理知识的习惯,快速内化所学知识,实现创设高效课堂的目标[5]。


  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Food Festival中Topic 3中的I cooked the most successfully为例,经过Section D的教学,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相关语法知识。鉴于此,教师可以分享与本单元语法知识相关的思维导图,以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为出发点,引入“用法”和“变化规律”两个分支,鼓励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完善思维导图细节。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翻阅教材,查漏补缺,找出自己未回忆到的知识点,并将其补充到思维导图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完善思维导图中的信息,重点指引学生由“变化规律”这一分支引入两个次级分支,即“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并对其进行补充,引入三级分支,通过实例让学生巩固副词原级变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规律,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效果。最后,学生对照教师在多媒体上呈现的思维导图,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思维导图,并标记重点内容。这样,教师结合单元重点语法知识组织课堂复习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展开复习,能够确保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相关语言图式,明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需要着重关注的知识,从而高效内化所学知识。


  五、结束语


  在实施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要关注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采取恰当的手段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学习准备,同时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学情科学设计教学细节。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再系统解答学生困惑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解决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为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识学习、在练习环节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特点科学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趣味性,避免其分散注意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适当补充课外知识来提升学生探究深度,指引学生参与复习活动,辅助其顺利内化课堂所学,最终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樊占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46):101-105.


  [2]吴恋凤.初中英语阅读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29):229-232.


  [3]刘俊霞.“双减”形势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模式[J].亚太教育,2022(22):131-134.


  [4]徐小梅.减负以增效、减量以增质:初中英语高效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界,2022(30):26-28.


  [5]肖贤.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创设的途径[J].内蒙古教育,2014(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