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德育共舞论文

2023-04-03 14:48:3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心理特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出许多班主任无法把握的矛盾特征,直接影响其发展的好坏。因此,初中数学班主任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创造良好条件。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初中数学班主任教学中德育融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德育工作的策略,以促进初中生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心理特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出许多班主任无法把握的矛盾特征,直接影响其发展的好坏。因此,初中数学班主任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创造良好条件。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初中数学班主任教学中德育融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德育工作的策略,以促进初中生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中生;融入策略
在学生教育的各个阶段,初中阶段较为特殊。学生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自制力薄弱,德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初中数学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过分关注学生发展,忽视学生品德建设。当初中生发展不好的时候,犯错就要惩罚,而发展好的学生即便犯错也会被宽容地对待,这导致了课堂的两极分化。发展好的学生极易产生骄傲心理,发展不好的学生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无法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焦躁、抑郁等多种消极心理,最终影响自身的发展。初中数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课程是基础课程,为人文传承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当前的德育源于我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同样重要。在长远的发展中,德育的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融入教学着力于人的教育以及人的健康发展,旨趣高远。
如今,我国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很多人的初始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社会的总体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初中阶段,发挥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实现德育融入教学的目标,对推进教育改革尤为关键。因此,在现代初中教育中,数学班主任贯彻德育融入教学的理念尤为重要,既符合国家对德育融入教学理念的号召,也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载体。
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对课程的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必须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德育。德育首先是德行,影响和激励学生形成有教养、有智慧、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它贯穿教育的各方面。
初中数学班主任在探索德育融入教学方面,要深入了解数学教育的基础知识、德育任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分析德智融合教育的课程结构,了解数学课程内容,实现课堂变革,践行德育融入教学的任务。对此,无论是学生的监护人还是班主任,都应该注意改善和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生活中可以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学生在心理健康和发展方面往往高于其他学生,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对学生的德育有相对正确的认识。
二、初中数学班主任教学中德育融入的现状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从未改变。初中生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德育工作不到位,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初中数学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反思总结德育工作的发展情况,紧密结合时代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目前,初中教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方面
1.有些初中数学班主任道德意识淡薄,对德育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个别在教育过程中言行不规范,导致学生盲目模仿,从而将不良习惯带入以后的生活。
2.部分初中数学班主任不符合岗位要求。目前初中数学班主任需要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规范初中数学班主任的行为,以更好地约束他们开展工作。
3.在德育过程中,忽略了师生互动,不在乎学生的感受,忽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参与德育的主要原因为教育教学需要,而不是学生的自主意愿,这会导致学生参与德育过程流于形式。
4.部分数学班主任德育观念落后,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德育形式比较单调,不是班会就是讲座,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二)学生方面
1.目标和动机相互矛盾,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新时代,社会竞争加剧,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这就给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带来了阻碍。
2.德智教育发展不平衡。对初中生来说,学校仍然是德育的主阵地,然而,受重智轻德思想的局限,学校通常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标准,德育工作往往被搁置。
3.初中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学生没有善恶黑白之分,同时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倾向于在各种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希望每个人都能认可。当教师和父母像对待小朋友一样对待自己时,不少初中生会因此生气,导致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紧张。
4.初中生容易出现异常情绪状态,学校、班级和家庭情况都会影响学生。有些学生虽然成绩好,但家庭并不富裕;有些学生虽然家庭情况较好,但学习成绩差。初中生大多有很强的自尊心,不想让其他同学看不起自己,因此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不听教诲。
三、初中数学班主任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的策略
随着德育理念的深入贯彻,德育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初中数学班主任要把德育理念引入课堂管理和教学,兼顾初中生心理特点,将课堂活动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设置明确的德育教学目标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不仅希望得到同学、教师和家长的认可,也担心自己的不足会被人看不起。这种矛盾的心态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班主任应与家长合作,设置明确的德育教学目标,及时了解学生情况,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用理性让学生理解,逐渐削弱学生的逆反心理,并减少和防止外界负面因素对初中生发展的影响。
德育工作应该符合教育部所提出的教育教学要求,在教育部文件的指导下开展高水平的知识讲解与价值认知培养,从而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此,初中数学班主任需要明确德育的具体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第一,应根据教育部门所颁发的文件精神明确开展德育管理的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精细化制订科学的德育方案,从而保障德育的方向性、合理性。第二,应根据精细化管理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估,结合考核结果对德育的侧重点进行调整。第三,应该明确各项精细化德育管理细则,精准实施,推进德育的规范化发展。第四,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应将课堂实践阶段结束时的知识应用设计为现实生活中的挑战,赋予教学整体性和艺术感,逐步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
(二)认真展开对教材的研究和整合
初中数学班主任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将德育目标、数学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要认真把握课标要求,设计好教学组织和课堂演示。同时应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分层的教学目标,只有在分层教学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例如,初中数学班主任可以为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设计统计问题的基本概念相关问题,为成绩较好的学生设计实用的统计分析问题。利用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问题的内容,建立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灵活有趣的课外任务,增加师生交流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教材包含很多知识要素,其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是德育教学融入的关键,因此在挖掘教材时要注意挖掘探索性内容和启发性内容,帮助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借助探索性和启发性内容,初中数学班主任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课堂思维,最终为学生创造一个探索性的德育教学情境。
例如,融入数学文化,利用数学史中前辈数学家的事迹及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如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西汉刘歆、东汉张衡、魏晋刘徽、南北朝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都为之进行了艰苦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这可以使学生在数学教育中认识到中国古代先进的文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大师生间的互动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以说教为主,缺少互动,师生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学生的学习没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德育工作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大师生间的互动,即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师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提高能力。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班主任可以在课上提出一些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一些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问题,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要敢于突破自我,创新思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全方位的交流平台,确保师生、学生与教材的无缝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互动教学的应用价值,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对话教学的应用。对话教学的形式不仅包括语言交流,还包括教师的教学组织和课堂演示。如在数学教学中常有这样的题目:“为了鼓励节约用水,自来水费按以下方式收取:用水不超过10吨,每吨按0.8元收费;若超过10吨,超出部分每吨按1.5元收费。江老师6月平均水费为每吨1.0元,则江老师6月用了多少吨水?应交水费多少元?”从诸如此类的案例分析中,让学生从计算水费的小事中树立家庭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已搭建的情境中产生节约用水、科学理财的理念。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中。
初中数学班主任应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修改内容,明确对话目标。只有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对话教学要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灵活有趣的任务,增加师生对话交流的有效性。
例如,初中数学班主任在课堂上扮演卖家角色,学生扮演买家角色,模拟日常购物场景。这种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更加主动的表达欲望。当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时,各项能力及素养的培育才能够真正意义地实现。因而结合现代教学的思想理念,初中数学班主任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建设,以通过创新课堂形式的构建,促使数学教育结合德育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四)认真做好对学生的评价
初中数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象是班级中的每个学生,这要求初中数学班主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人格特点,建立平等关系,灵活地与学生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认真做好对学生的评价。
首先,德育工作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价。例如,初中生的特点是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努力学习,此时,班主任可以在教育中运用鼓励的方法,利用学生对成功的渴望设置挑战性任务,同时增强学生面对失败的韧性。
其次,初中数学班主任还可以针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评价,切实加强初中生身心健康。在德育评价过程中,初中数学班主任应充分认识个人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加强内在的自我完善,积极影响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水平。例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不应使用不恰当的评价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因此,合理的语言组织也是评价的一部分。因此,初中数学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要坚持以身作则,以自身实践影响学生,认真做好对学生的评价,保障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这些变化的背景下,初中数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要围绕学生身心发展,关注社会心理因素对提高初中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初中数学班主任为促进初中生成长,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真正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开展青少年德育,真正解决学生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全面提升初中生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晶.刍议初中数学作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2):90.
[2]杨臻.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63-64.
[3]周姬.初中数学班主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J].南北桥,2016(07):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