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2025-03-31 17:35:5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阐述思维品质的内涵。分析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思维品质的意义。结合实例,提出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即以问题链为导向,激活深度探究思考;引入质疑辩论环节,发展学生批判思维;引导思维导图绘制,强化学生逻辑思维;开展写作练习,提高学生语言表达;采取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摘要】阐述思维品质的内涵。分析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思维品质的意义。结合实例,提出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即以问题链为导向,激活深度探究思考;引入质疑辩论环节,发展学生批判思维;引导思维导图绘制,强化学生逻辑思维;开展写作练习,提高学生语言表达;采取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指出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创新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强化其英语阅读感知与体验,提升其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其中,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尤为重要的一种,反映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通过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强化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意识,使其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助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英语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其教学的目的不应只是应付考试,而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交流,使其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并理解、掌握与运用所学内容。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语言文字传递文本内涵与价值观念,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针对性开展阅读教学专项训练,包括阅读技巧、解题思路、思维意识、逻辑叙事等,从多个维度为他们思维品质的形成提供支持。同时,为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问题导向、合作学习、创意写作等,有效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文本内容,从而实现以读促悟和教、练、评相结合等,进而助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易雅琴2020)。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
思维品质能够反映人的思维能力,体现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教学的关键在于思维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思维方式深入思考和理解所学内容的过程是思维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并解决问题,对事物有清晰、正确的判断,挖掘其中的内涵和价值。《课程标准》对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细化,分别从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理、批判与创新三个方面阐述。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面对多个文本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归类、辨析推理及创新延展等,是逐步完善思维品质的关键。
二、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思维品质的意义
(一)是英语高效教学的重要目标
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从语言文字中找寻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化阅读认知,提升思维品质。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学生能从阅读文本中发现新内容、理解新知识、深化新感悟,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为后续自主阅读、创意写作奠定基础。
(二)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快速发展并逐渐成熟,对此,英语教师可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开展阅读教学,通过系统地阅读教学实践训练其自主阅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环节、问题导向及游戏活动等,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开始前更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们对阅读材料的阅读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学习知识,深刻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和价值体现,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念,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其思维品质,促使其长期保持积极的英语学习态度。
(三)是文化交流传承的主要途径
现今,中西方文化呈现出相互融通的趋势。通过英语阅读学习,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更好地了解国内外文化习俗的不同,感受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风俗人情、思想价值的区别,也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深入了解各地区的历史、风俗、文化等,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强化文化交流意识,提升人文素养。阅读文本中的开放性和辩论性的话题更能激活学生的思考探究意识,使其在交流、分享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发展思维能力。
三、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以问题链为导向,激活深度探究思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驱动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问题链切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带着问题阅读和思考,并从文本中找寻相关答案,挖掘有用信息和有效情感表达,提炼文本内容的中心点,完成高效阅读学习。
例如,在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3 The Earth Reading部分的Protect the Earth的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先展示一段关于美丽地球的视频短片,再展示一段地球遭受自然破坏的画面,通过前后画面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接着,教师提问:“Can we find out what happen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arth from the video?/What caused the
problem of the earth now?/What should we do in the face of these problems?”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对文本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在阅读文本后,让学生结合自身认知与身边发生的事情,感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之后,教师展示地球遭受破坏的图片,让学生思考:“How to protect the earth?/What should we do as students?”关注图片信息。在学生交流、分享后,教师呈现在环境治理、资源保护作用下,地球环境逐渐变好的过程,强化他们的地球保护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学生能够梳理文本结构和关键信息,提炼文本中心思想,从现象到本质,培养判断推理能力,使思维由低阶思维的观察、识记、理解转向高阶思维的分析、辨析与创造,助力思维品质提升。
(二)引入质疑辩论环节,发展学生批判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创设教学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其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其敢于质疑与辩论(周丽萍2020)。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深入解析文本阅读内容,引领学生思辨,把握文本主旨,提炼价值观念,发表观点和感受;强化学生的文本阅读学习体验,使其形成独特的见解,通过思维碰撞,真正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讲授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8 From hobby to career的阅读语篇My lifetime hobby—studying stars时,教师引导学生分享“What do you enjoy doing in your free time?/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n the future?”随后,教师举典型实例,说明坚持自己的爱好,并努力将其发展为事业的成功案例,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程度。瓦特(Watt)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很小就在钟表店当学徒,在此期间爱上摆弄各种仪器,最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达·芬奇(da Vinci)从小就喜爱画画,14岁时被送往佛罗伦萨学习绘画,20岁时就有了很高的造诣,最终成了一名享誉世界的画家;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13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最终创建了微软公司。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兴趣对自身未来发展及职业规划有重要作用。在学习文本后,教师提问:“Are hobbies really suitable as a career?”并以此作为辩题要求学生思考。通过辩论,学生能够活跃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阅读文本形成科学、合理的认知,提升思维的批判性,同时为后续创作提供有效素材。
(三)引导思维导图绘制,强化学生逻辑思维
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的中心思想(仇进2022)。学生需要观察与分析文章结构,提升逻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大意,对文本结构有清晰认知,串联起文本的主题内容,高效完成任务,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点,并串联起文本整体脉络,构建语篇框架,提高他们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在讲授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4 Seasons的文本The four seasons时,教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并指导他们绘制思维导图,通过梳理不同季节的weather、changes、activities强化对文本的理解,从不同维度思考“How does the weather feel in____?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in____?Why do you like?”
(四)开展写作练习,提高学生语言表达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输入,写作是阅读的输出。通过有效阅读,学生能够积累单词、短语及句式等,为后续写作奠定基础。在阅读教学后进行写作练习,能够让学生根据语篇内容进行仿写,将所学语言知识迁移到创作中。通过缩写练习,能够帮助学生高度概括文本内容,锻炼表达能力与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借助续写练习,能够让学生在原文本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提高思维应用能力;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还可要求他们进行改写练习,使其通过自由创作丰富理解维度,建构思辨思维。
例如,在讲授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4 Great inventions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在其掌握文本逻辑及文中长难句的情况下进行相关重点句型的仿写,并思考“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greatest invention?What convenience has this invention brought to us human beings?”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仿写练习,运用阅读文本的逻辑结构,进行个性化发挥,输出积累的语言知识。这样,以读促写、以写悟读,强化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使其在阅读中拓展写作思路,在写作中表达深刻感悟、提炼价值理念,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
(五)采取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组建课堂学习小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突出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其良好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使其在合作探究的和谐氛围中强化课程学习效果,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头脑风暴”发散思维,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成效。
例如,在讲授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3 Computer facts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阅读活动,并提问:“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puters?What do you usually do with computers?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impact of computers on us?”要求学生分组阅读,各抒己见,最后小组长汇总组内成员的观点和见解,在组内形成统一意见。随后,要求学生走上讲台分享各小组讨论结果,由教师与其他小组评价,表扬观点新颖、论证充足、价值观正确的小组。每组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Computer is of great help to our life and study.With it,we can see a wider world,learn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nd accept diverse cultures.When we use computers correctl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powerful functions,our life and study will be better.”使学生了解电脑对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趋势,树立正确对待电脑的意识,从而提升其学习、生活品质。通过分组阅读,学生转变了学习态度,学会自觉、主动地探索、理解生词、长难句,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在互帮互助的作用下建构了英语思维体系。
结语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未来的教学趋势,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思维意识与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思维品质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要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开阔视野、完善阅读技巧、丰富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学习、主动阅读,全面发展综合素质。
引用文献
仇进.2022.“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44):68-70.
易雅琴.2020.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问题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7):26-29.
周丽萍.2020.关注体验与发展思维的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3):2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