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论文

2025-03-31 17:11:1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出,为职业院校教育数字化改革与转型提供了标准与思路。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立项与验收,引发了对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摘要:《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出,为职业院校教育数字化改革与转型提供了标准与思路。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立项与验收,引发了对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思考。在教师数字素养视角下,通过分析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的主要做法,考虑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提炼出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教师;数字素养;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
一、研究背景
党的二*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通知》中都强调了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带动,教师也必然需要顺应数字化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也必然需要具备数字化教育理念、运用数字化教育技术。
(一)相关概念
第一,教师数字素养。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中针对“教师数字素养”给出了标准化定义: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1]。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包括5个一级维度、13个二级维度和33个三级维度。一级维度包括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每个一级维度由若干二级维度组成,比如数字化意识包含数字化认识、数字化意愿、数字化意志。每个二级维度由若干三级维度组成,比如数字化认识包含理解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中的价值、认识数字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教学创新团队。随着现代社会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更加需要团队协作来适应教育时代的变化。教学创新团队更加注重团队教师的创新性,依托某一专业群的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将专业群中相互契合的专任教师或兼职教师集合起来,在专业带头人的领导下,通过教师群体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协作,为专业群建设提供专业化的团队力量。
(二)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的创新能力,推动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和职业技能,让学生也具有数字化意识、掌握数字化技术,并将其更有效地运用于工作实践;有助于学生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环境,数字化“教”与“学”的融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将数字化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有助于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教学创新团队不断运用创新思维,更新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教师数字素养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案例分析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积极构建“价值共同体、目标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三个共同体,通过测评赋能、以考促建汇聚合力,使得教师个人、教学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协同一致,在国家教学创新团队2023年验收中获评“优秀”[2],位列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
第一,通过信息载体,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采用智能化的工作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工作交流、工作分享、工作任务智能化提醒,引发思想碰撞,提高了团队工作效率,团队成员协同推进建设任务的完成。
第二,通过数智赋能,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团队建设中,通过改善以往的教学环境,加入数字化元素,构建智慧化、实战化的教学环境;推广混合式教学、云中课程,开发数字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的学习平台;通过数据平台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团队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多种措施下的数智赋能,教师数字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通过数字教学,提升团队教师专业能力。通过华为鲲鹏数字产业学院,团队对接华为“云移大物智”和鲲鹏生态体系,形成高素质“华为生态链”人才培养高地;通过职业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打造“云中广科”智慧校园,形成数字化产教融合新平台、云中智慧教学新模式;通过创新项目式、混合式、模块化教学,以及大一情境项目教学、大二案例项目教学、大三真实项目教学,实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岗位核心技能、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智慧教学平台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数字化的变革。
第四,通过科教融汇,提升教师技术服务能力。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将科技创新融入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字化自主创新能力;在团队教师成长过程中融入科学研究,以科研带头人为引领,以科研能力提升为重点,致力于开展各类科研项目和技术改革。
第五,通过数据驱动,提升分类考核评价能力。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依托平台自主学习,完成简单情境项目任务,侧重于考核知识点掌握水平;实施翻转课堂,完成岗位案例项目模仿,侧重于考核技术技能;探究式、协作式实践,完成企业级项目开发,侧重于考核职业能力。通过智慧教学实训云平台的运用,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实现考核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与完整性。
三、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第一,数字化意识方面。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是由各类教师组成的,教师主观方面的数字化意识是提升数字化教学质量的基础。当教师主观上重视数字化教学,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相关教学实践,积极主动地运用数字化教学工具或教学技能。
第二,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方面。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是一个协同配合的共同体,团队对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把控,将影响团队整体的创新能力。而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提升团队整体的教学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数字化应用方面。在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环境大背景下,职业院校的教学不再是灌输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而是以学生能力及社会需求为中心的引导式教育。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院校是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让数字化在教学中得以体现的,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定制不同的数字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将所学与实际社会需求相结合。
第四,数字社会责任方面。职业院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承载着信息社会的教育责任,应将数字化的社会需求渗透到教学的各方面。“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创新团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信息时代也更加需要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出更多具有建设性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推动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3]。
第五,专业发展方面。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而现代社会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迭代,也更加需要学生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突破,让专业所学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同时,教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推动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树立数字化意识,强化教学创新团队自身建设
教学创新团队在推行数字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强化团队自身的建设,将团队凝聚成一个整体,制定数字化教学目标,推动团队成员协同合作,形成协作共同体。其次,组建教学创新团队时要注重团队成员的构成,并注重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意识,通过开展研讨会、案例分享会等方式增强教师数字化教学的内驱力,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借助数字技术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模式。最后,发挥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的领头作用,通过统筹团队发展事务,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优化团队结构,提升团队教师的数字素养。
(二)更新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强化教学创新团队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既包括数字化技术知识的掌握,也包括数字技能的运用。在数字化过程中,团队需要了解数字化设备平台的程序、方法与实际操作。一方面,教学创新团队需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团队成员通过平台进行线上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团队的共同成长;另一方面,团队成员要不断更新智慧教学平台的课程,通过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实现教师“教”、学生“学”、企业“用”的数字化联动。
(三)突出数字化应用,强化教学创新团队协同育人成效
数字化应用包括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实施、数字化学业评价、数字化协同育人等。要想提升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项目式教学、任务式教学中融入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化赋能,将教学活动与数字技术资源有效衔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数字化教学活动的有效推进。其次,通过数据分析模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跟进,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数据,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及适应企业数字化发展环境的能力,提升协同育人成效。
(四)履行数字社会责任,加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保障力度
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既要具有数字社会责任感,通过合理使用数字产品和服务,维护网络传播的健康环境,也要具备数字安全意识,保障教学工作中的网络安全。一方面,根据国家级、省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方案,制定适合本校的相关制度,并层层分解,对教学创新团队的数字化给出具体的方案指导,保障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中的网络安全;另一方面,从学校层面给予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结合教学创新团队及成员的特征,针对团队数字化教学技能、数字化教学设备应用等,优化培训内容,提升团队成员的数字化理论与实践水平。
(五)重视专业发展,强化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与创新
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性发展的过程,团队成员只有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数字化教学技能,才能促进专业的发展。一方面,职业院校可针对教学创新团队建立相应的数字化教学培训中心,团队成员通过培训与研修,掌握数字化教学知识与技能,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应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不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思维碰撞,不断巩固团队的数字化意识,提升团队的数字化能力。
在数字化环境的大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为教师数字化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指南,而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也需要数字化理念和技术的注入。因此,寻求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学校、教师、企业、学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数字化意识、数字化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保障等方面下功夫,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将不断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EB/OL].(2022-12-02)[2024-07-20].
[2]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⑪[EB/OL].(2024-06-05)[2024-07-20].
[3]刘海妹,刘淑贞,张子聪.信息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互联网周刊,2024(7):7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