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小学定向运动简易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小学定向运动简易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5

2025-03-25 15:59:1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小学定向运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使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果断决定能力,进而发展其核心素养。合理开发并利用简易器材资源,能够保证定向运动的常态化发展,提升运动训练效果。

  摘要:小学定向运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使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果断决定能力,进而发展其核心素养。合理开发并利用简易器材资源,能够保证定向运动的常态化发展,提升运动训练效果。在小学定向运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安全性、学生主体、经济耐用等原则开发器材;通过课内训练和课外拓展训练合理运用简易器材资源,从而保证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生,定向运动,简易器材资源,开发与利用


  定向运动是一项基于地图和导航工具,依靠奔跑、跳跃、爬行等体能展现的智力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运动概念、技能、规则和安全知识,还能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在户外运动中的自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定向运动的定义看,其在开展过程中对运动器材有一定的要求,如指北针、地图、到访监测系统、计时系统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资源的开发,创新设计多种定向运动简易器材,为运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一、明确开发原则,合理利用资源


  1.安全性原则


  小学定向运动简易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体现安全性原则,确保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首先,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这样才能保证其在定向运动中发挥作用,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完成“打卡”任务。其次,简易器材应具备操作简便、易学易用的特点,降低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安全风险。在运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拇指辅行法,使“人在图上跑”利用直长地物和明显特征如道路、沟渠、灌木丛、建筑物等标定地图。

2c4cf8e485c75b78fb9b9ffe530a9cf.png

  简易器材的使用配合拇指辅行法能够保证学生尽快获得信息,并在运动中作出正确判断,从而减少安全风险。最后,教师要在使用过程中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器材的认识和使用方法,确保器材在运动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如在校园定向运动中,教师在学生体验跑之前强调自制计时卡的使用方法,然后要求每两个学生一组:一人拿着卡、一人持地图,在奔跑的过程中保持地图朝北的方向和实际朝北的方向相对应并注意安全。通过安全教育,学生能够提高对运动中各项风险的关注,并在团队合作中灵活运用简易器材,以保证运动安全。


  2.学生主体原则


  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既能锻炼学生的体能,又能培养他们的智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使定向运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在简易器材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原则。


  在这一原则下,教师要始终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以确保运动安全实用,又充满趣味。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器材的易用性,即尽量使用常见的材料,降低学生在使用中的学习成本。同时,器材要具备良好的便携性,方便学生在不同场地进行练习和比赛,调动其参与定向运动的积极性。如在开发指北针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确保他们在运动中能够正确使用指北针,辅助自己完成任务。


  3.经济耐用原则


  当前,定向运动在小学体育中逐渐受到重视。但是这项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体育项目却常常因受限于其所需的器材资源而无法进行大面积推广。因此,开发经济、耐用的简易器材资源成为促进定向运动推广的重要条件。在资源开发中,首先,教师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利用校园内的地形地貌、建筑物、绿化带等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地图,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其次,一物多用,降低成本。如创新运用教学中常见的印章、数字卡、记号笔等,制作到访检查系统,根据定向运动要求检验学生在运动中是否完成了所要求的任务,实现简易器材的有效利用。最后,注重环保,延长器材使用寿命。如选用环保材料制作器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使用中提醒学生及时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器材,提高其耐用性,并在后续运动中循环使用,提高器材使用率。


  二、基于运动要求,开发多样器材


  1.开发地图


  在定向运动中地图是至关重要的工具。一张专业的定向运动地图通常需要由专业的测绘人员来制作。这些地图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和信息,因此,参与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或接受专业培训。小学阶段的定向运动对地图的要求相对较低,教师可以通过开发资源形成简单易懂的各类地图。如果学校计划开展定向运动,教师可以修改学校区域规划图或下载卫星图,手绘简单地图。这些地图需要标明正北方向、明显标志物和比例尺,以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地图的绘制,这样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化地图,有助于校园定向运动的有效开展。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绘图软件或AI工具制作地图,如果出现错误,也可以手动进行调整。当定向运动场地设在公园或广场时,教师应该根据科学的方法制作更加精准的地图。地图上要清晰地标明活动范围和地标,以免学生在活动中迷路或走失。


  2.开发“点标旗”


  定向运动中的点标旗是一种由30厘米×30厘米的正方形标志旗连接构成的旗帜,每一面标志旗上都绘有白色和橙黄色两种颜色。这些点标旗不仅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便于参与者辨认,而且还承载着检查点的重要信息。为了确保定向运动的顺利进行,点标旗上应有明显的代号。这样,参与者在抵达检查点时,可以通过观察点标旗上的代号来判断自己是否到达了正确的检查点。这种国际通用、符合国际定向运动标准的点标旗价格相对较低,购买方便。在小学定向运动中,购买专业点标旗的必要性却值得商榷。点标旗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分辨检查点,基于这一目的,教师可以用其他物品进行替代。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尺寸和颜色一致的手提袋或塑料纸篓来替代点标旗。这样既满足了定向运动的需求,又实现了废物利用,节约了资源。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手提袋或塑料纸篓的外侧用明显的字体或颜色标记出检查点的代号,写上“定向运动专用”等字样,以提高实用性和辨识度,也避免他人误拿,并保证定向运动顺利开展。


  3.开发计时系统


  计时系统是定向运动的核心。在定向运动中,通过记录学生到达各个检查点和终点的具体时间,反映学生在运动中的表现,这是日常训练和竞赛的重要评估标准。小学定向运动对计时系统的精度要求不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常见的计时工具进行设计,使其适用于定向运动要求。例如,教师可以运用钟表计时,即在起点和终点设置钟表,记录学生的出发和到达时间,计算差值得到总用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电子或智能手表自动计时,这种计时方式考验着学生的诚信,教师在事前应做好引导,让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开展运动,并相互监督,最后在抵达终点后告知用时情况;教师还可以使用常规体育竞赛的计时器,记录每位学生的总用时。此外,专业的定向运动通常还需要记录每个检查点的用时。但是在小学定向运动中教师可以放宽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果需记录检查点用时和平均时长,则可以在各检查点设置计时设备并配备专业人员。


  4.开发检查系统


  定向运动中的到访检查系统,是学生到达检查点后打卡,记录他们的到访信息,主要目的是确认学生是否完成了全程。在小学定向运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常见物品设计简易的到访检查系统,确保运动灵活开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签字表留下学生到访的印记:出发时,学生在签到表上签字,按顺序跑过检查点并在相应位置签名及标注序号。到达终点后,对照签字顺序检查是否按顺序抵达每个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印章来形成到访记录:运动前准备不同颜色的印章,学生到达检查点后盖章并标记时间。返回后,根据印章检查到访情况。教师还可以利用扑克牌对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检查,即事先分发扑克牌代表不同检查点,学生到达每个点后取牌,并要求不能不打乱顺序,返回后,验牌通过。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彩笔设置颜色密码,即事先为每个检查点设置颜色密码,如1号点蓝色五角星、2号点红色桃心等,学生在到达后用对应颜色的彩笔绘制密码在检查卡上,运动后进行检查。上述到访检查方法取材方便、灵活易操作,在小学定向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加强实践教学,合理利用器材


  1.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当前,将定向运动引入小学体育课程已成为教学创新改革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自制简易器材,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围绕读图技术、指北针技术、距离判断、路线选择、重新定位、检查点捕捉等定向运动中的关键环节加以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迁移,提高学生参与定向运动的能力。


  例如,为培养学生在定向运动中的识图能力,教师融合耐久跑等教学内容设计了“校园越野定向”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到定向运动地图的开发和利用中,以提高其识别地图、判断方向的能力,并在越野运动中锻炼身体素质、在小组合作中增强团队精神。在项目学习中,教师以“定向运动中的地图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如何根据地图才能迅速找到指定地点?”等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来绘制、识别“校园越野定向”地图。在绘图的过程中,各组学生需要明确学校标志性建筑的分布,数清树木、建筑数量,合理绘制比例尺、图例和指向标,将对应建筑正确涂色,正确记录标志对应的数字,正确计算完成定向用时。通过系列操作,各组学生完成了定向地图,教师进行筛选评估,选择其中最优秀的地图组织校园越野,并对获胜小组给予奖励。通过“校园越野定向运动”,学生参与了简易器材的开发和利用,并通过多重体验加深了对定向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体能、速度、身体协调性、专注力、竞技合作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60ecc3e0dbc9886c9e605e539d336b9.jpg

  2.在课外拓展训练中加以运用


  定向运动可以在课堂内开展,也可以在森林、郊区和城市公园等户外场所开展。在小学定向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已开发的简易器材资源,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拓展运动,让学生在器材的辅助下独立思考运动中会面临的问题,进而锻炼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体力和智力双重压力下进行逻辑思考和果断决策的能力。


  例如,为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建设,某小学组织学生到城市公园开展定向运动体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发展空间认知、方向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体能和身体协调性。在运动开始前,首先,带队教师向各组学生介绍了定向运动和简易器材,如自制指北针、公园地图、点标旗、计时系统,认识地图和地图上的符号、颜色所代表的实际地物、地貌等。其次,带队教师重点向学生介绍定向运动的规则和技巧,明确任务点旁边小号是打卡顺序,梳理大号任务点代码步骤。最后,带队教师介绍计时卡的使用方法,并明确运动任务,解答学生在使用器材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各组出发。在这样的拓展训练中,简易运动器材为学生运动提供了支持,让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获得了智力的开发,实现了身心的协调发展。


  四、结语


  小学定向运动简易器材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是促进体育教学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定向运动已经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项目,它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和价值、提升学生自信的舞台。在未来,学校及教师应继续致力于定向运动的推广和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开发利用运动器材资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何丽娟,茹秀英.“四位一体”目标下小学体育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5):123-130.


  [2]李德华.现代体育教育教学中塑料体育器材的运用—评《辅助性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的实效性研究》[J].塑料工业,2022(6):204.


  [3]梁超明,肖劲翔.广州市小学体育课堂选材工作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2):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