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

11

2025-03-25 11:35:35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简述形成性评价的内涵。综合分析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及教学价值,即反思的功能,调节学习过程的不足;交流的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馈的功能,激励学生成长与进步。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实例,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策略,即采用即时性评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采用多元化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个性化评价,实现评价与教育的公平;采用成长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便充分发挥其优势与价值。

  【摘要】简述形成性评价的内涵。综合分析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及教学价值,即反思的功能,调节学习过程的不足;交流的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馈的功能,激励学生成长与进步。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实例,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策略,即采用即时性评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采用多元化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个性化评价,实现评价与教育的公平;采用成长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便充分发挥其优势与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教学价值

  一、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也被称为过程性评价,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兴趣策略、参与深度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是基于对他们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作出的全面性、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其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形成性评价反映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时的真实表现,为教师了解其学习状况提供了准确依据,是教师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关键参考(刘兰2022)。形成性评价是为了明确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学习行为,不局限于成绩的好坏,不纠结于结果的得失,而是注重学习过程的参与感,使学生在自我调节与外部激励的共同作用下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及教学价值

  (一)反思的功能,调节学习过程的不足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的自我评价是自我总结与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发现学习中的短板明确努力的方向,结合学习中的进步了解自己的长处,并考虑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再接再厉。“吾日三省吾身”,只有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反思功能,学生才能不断总结,及时调整学习过程的不足,进而日新日进,不断完善。

  (二)交流的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班级授课制的一大特征是在集体中的交流、互动,形成性评价倡导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在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且互相借鉴与学习,在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中博采众长、断长续短。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习亦是如此,有时自己并不清楚自己的短板与劣势,或妄自菲薄、不够自信。通过同学之间的评价,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看待自己,同时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反馈的功能,激励学生成长与进步

  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对教学活动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适时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状态表现及过程参与等,使其在学习实践中获得关注感与认同感。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用积极、正面的言语回应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得到相应的反馈,激励其不断进步。这不仅能优化、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能为其改进学习行为指明方向,使其在鼓励与认可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增强学习动力,由此形成良性的学习互动与激励系统(时文婷2023)。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策略

  评价是完善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巩固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学生反思与教师反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能促进师生交流、教学相长。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有助于培养其综合素质。

  (一)采用即时性评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作为必要环节需适时、有节奏性掌控。课堂教学中的即时性评价是针对某些教学契机、学生的某一学习行为和状态所进行的评价,因此具备实时跟踪、及时回应的特点,是课堂有效互动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口语讲练部分,在学生练习与展示环节,教师可以采取口头语言或是肢体语言评价。当学生表现较好或进步较为明显时,教师可以使用“Well done!Wonderful!”等鼓励性语言予以激励,或带领同学鼓掌,使其强烈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认可;当学生不够自信或发音不标准或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教师可以轻拍他们的肩膀,帮助其克服自卑、胆怯等消极情绪,使其自信、勇敢地展示自己。

image.png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7 What’s the matter?涉及很多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交流场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场合情境,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模拟父母与孩子、师生、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运用单词thirsty、tired、hungry、ill等营造口语交流的语言环境,生动再现生活情境。在学生课堂交流后,教师可对其表现进行即时性评价。这既是对学生的积极回应,又能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热情。并且每一单元都附有Ticking time教学板块,正是课堂评价的良好载体。简短、有效的即时性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完善课堂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王晓琴2022)。

  (二)采用多元化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同学生的立场态度及思维角度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看法也有所差异,因此在评价时所持的观点也不同。要想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及听取其他人多角度的评价。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式单一,且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由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而未发挥学生自评、互评的作用,忽视了其作为学习主体应发挥的作用,导致评价片面、主观性强。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过程,且评价主体及标准更加全面化,从多角度挖掘学生的才能及闪光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2 A new student从新生的角度看待并描述学校的art room、classroom、library、playground等教学设施,在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描述。不同学生的描述侧重点不同,可能会从位置、颜色、造型、数量、材质、科技感等方面描述。在某个学生描述后,其他学生可以先评价再补充,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反馈,以此了解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及思考的方式。

  再如,课本剧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方式,在每次课本剧展演结束后,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和总结。实际上,学生是课本剧的参演主体,教师看到的只是表演呈现效果,并未全面了解课本剧的编排设计、人员分工、彩排过程,因此,除了教师评价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组外评价等多种方式,并在最后作总结。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以对整个课本剧的展演进行回顾和反馈,让课本剧的表演更加完善,并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促进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采用个性化评价,实现评价与教育的公平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加之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擅长内容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要尊重他们的实际特质,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状态及能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灵活设置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不同于终结性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权重参考甚至唯一指标,不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也未能体现他们的优势和特长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其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和情感态度进行全面考查,能发现其除考试成绩以外的其他能力潜质,有助于推动评价全面及教育公平。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涉及文化习俗、特殊用语、日常交流、场景应用等,内容丰富多彩,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强化交流、巩固练习。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合理引导与管理,既要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又要把握进度、维持纪律,从而保障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深化“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在采用课本剧展演Chinese New Year相关场景时,有的学生擅长道具准备、手工剪纸,有的学生擅长场景布置、节日装点,有的学生擅长口语交际、舞台展演,而结合他们的个性、优势进行合理分组与分工,并且在评价环节侧重其个性特征及合作学习成果,不仅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锻炼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使每个成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擅长领域,在小组团队中发光发热。同时,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发现他人长处,乐于参与,将被动接收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四)采用成长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的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评价,尤其是在每个学习节点。教师应开展合理、有效的评价活动,在评价过程中加强学习和交流,明确改进方向,优化教学策略。评价机制应重视学习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充分体现评价的发展性与激励性原则。形成性评价不仅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不断完善教学形式。对学生积极、中肯的评价是一种支持与鼓励,是促使其调节学习过程、实现全面成长的有效途径,能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促进其英语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从译林版小学英语的教材编排来看,每个单元大致可分为七个板块,其中最后一个板块Ticking time是课堂评价。这是对整个单元知识要点的总结,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与反馈。教师可结合单元教学重难点绘制评价表格,让学生进行自评或者互评,并且对比、汇总每个单元的评价表格,从横纵维度分析他们的进步与成长,使其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结合自身实际树立学习目标并为之奋斗。其中,以一个单元、一周或一个月的学习时间为节点汇总成档案袋形式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各阶段学习的观察与记录,也是对他们学习状况的清晰反映。教师引导学生将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资料收集到档案袋中,是评价他们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在每单元学习结束后绘制如下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肯定其进步方面,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使其有进步空间,能蓬勃向上、积极奋发,获得可持续发展。

image.png

  学习活动是一种完善且连贯的系统,是在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相结合的状态下进行的活动。传统的评价方式具有局限性,已不能满足小学英语教学的现实需求。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并应用形成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挖掘他们的优势潜质,这样不仅能帮助其树立信心,还能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同时,有效推进形成性评价离不开教师的激励反馈,也离不开学生的交流、互评,更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反思调整。只有在多方努力、协助共进之下打造学习氛围,优化学习策略,才能日益精进,筑牢学习基础。

  刘兰.2022.新课标下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探析[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12):56-57.

  时文婷.2023.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英语教师,(15):51-54.

  王晓琴.2022.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探思[J].名师在线,(2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