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思维导图助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质增效的路径研究论文

思维导图助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质增效的路径研究论文

3

2025-03-17 14:20:50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知识结构化与可视化。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中的文本The Freshman Challenge为例,提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即引入话题,激活背景知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回顾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摘要】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知识结构化与可视化。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中的文本The Freshman Challenge为例,提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即引入话题,激活背景知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回顾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语法知识和词汇,更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过度注重词汇和语法教学,而忽略了对语篇结构和语境的关注,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理解困难的问题。因此,亟须探究能够全面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思维导图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和文字的结合,直观地展示知识的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构建知识框架,提高信息整合和记忆效果。因此,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望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学习途径(李必珍2023)。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着多重作用,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直观的学习工具,能帮助学生整合信息。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图表和文字的形式清晰地展示文章中的关键概念、主题和细节,更好地理解文章结构和内在逻辑。思维导图不仅让学生更条理地掌握阅读材料,而且使其通过不断梳理信息提升把握文章脉络的能力。系统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复杂英语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第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仅是梳理信息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提炼、总结、分类信息,将抽象的概念以图表的方式呈现,进行高层次的认知活动。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培养分析问题、整合信息、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层次思考。通过不断构建、修改思维导图,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在英语阅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闫玉玲2023)。

  第三,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往往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特点,将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学生通过亲手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增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思维导图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新鲜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要自主分析英语阅读材料,整理关键信息,包括单词和句子,并构建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度,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第五,促进知识结构化与可视化。当学生面对长篇幅、信息丰富的英语文章时,可能会遇到理解困难或难以把握整体框架的情况。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形化的学习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将原本线性呈现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视觉结构。一方面,在知识结构化方面,思维导图以主题为核心,通过辐射状分支的方式展示各个关键点及其相互关系。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提炼关键词句,并将其合理布局在思维导图上,不仅有助于梳理文章脉络,理清段落间的因果、并列等逻辑联系,还能在大脑中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从可视化角度看,思维导图利用色彩、线条、图像等多种非文字元素表达概念间的关联性,通过直观的表现形式极大地增强记忆效果。它能帮助学生快速抓住文本重点,使复杂的语言内容变得更生动和易于内化。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度理解和长期记忆,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具体策略

  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理解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关键指标之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和学习策略,以其直观、立体、关联性强的特点,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梳理阅读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发散思维,提升理解和记忆效果,从而增强问题解决和创新思考的能力。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参与阅读过程,实现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向主动建构者的角色转变。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中的文本The Freshman Challenge为例,探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一)引入话题,激活背景知识

  引入话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选择启发性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科知识相联系,能够快速引起他们的注意。教师可以选择与社会热点、科技进展、文化差异等相关的话题,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拉近他们与阅读材料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对阅读内容的兴趣,使其更加愿意投入阅读活动。在引入话题的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之成为阅读的起点,通过开展简短的讨论、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导他们回顾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获得对话题的初步了解。

  在文本The Freshman Challenge的教学中,教师以开放性问题或情境引导的方式开启课堂讨论。例如:“同学们,请回忆自己刚进入高中时,面临哪些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对你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回答问题,学生能够在回顾自身经历的同时,联想到即将阅读的亚当(Adam)面临的新生挑战,产生共鸣和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接着,教师将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介绍国内外高中生在升学阶段普遍遇到的问题,如课程选择、课外活动参与、学习压力管理等,使学生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活已有的关于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知识储备。在正式阅读课文前,教师简要概述文章大意,强调主人公亚当从初中到高中转变期间的具体挑战,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何作出合适的课程选择?如何应对课余活动的挫败感?如何适应更繁重的学业任务?”这样的问题设计既预告了文章的核心议题,又唤醒了学生对应知识点的背景知识,促使他们在后续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寻找答案,提高阅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二)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一种具体而有效的方法。作为一种图形化的工具,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具体而清晰的图形结构,使其更系统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1.制作思维导图,整体理解文章结构

image.png


  如上图所示,教师将文本The Freshman Challenge的思维导图的核心主题设定为Adam’s Freshman Experience,并以此为中心辐射各个子主题。在Course Selection Process分支下,教师指导学生梳理亚当选择课程的过程,包括核心课程如Maths、English、Chemistry、World History、Chinese及选修课程Advanced Literature的决策因素和目的,特别是学习汉语的挑战及对未来的期待。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这一部分在思维导图中以单独分支呈现,记录亚当尝试加入足球队失败后转向加入志愿者俱乐部的经历,强调他面对挫折时的坚韧精神及社区服务的价值。学生可以通过绘制亚当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间安排(Every Wednesday)及其具体工作内容(work at a soup kitchen and hand out food to homeless people)来加深对此段内容的理解。

  围绕Academic and Personal Challenges这一分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亚当对学业压力增大、和同学友好相处及适应更多课后作业的心理准备和态度。同时,强调亚当虽然对未来感到些许担忧,但是坚信“努力学习不仅能让他为大学生活作好准备,还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绘制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学生清晰地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还能让他们直观地看到亚当在高一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应对策略及个人成长历程。

  2.教师有效引导,互动讨论理解文本内容

  首先,教师组织预读活动,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并提出基础性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例如,针对亚当选择课程的过程,教师提问:“What factors influenced Adam’s course selection?How did the

  school adviser contribute to his decision-making process?”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关注细节,还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

  其次,在深入阅读环节,教师通过分段解析的方式,逐步揭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讲解亚当参加课外活动的情节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探讨诸如“Why was it important for Adam to join a volunteer club despite being rejected by the football team?”“How might participating in voluntary activities influence Adam’s personal growth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等问题,从而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和交流,从多元视角理解文本内涵。

  最后,对于亚当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对未来规划的思考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同学进入高中后的相似经历,对比分析亚当的态度和策略,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面对类似挑战时的建议。例如,就如何平衡学习与兴趣、如何面对挫折及怎样调整心态适应高中生活等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并提出建议(陈自珍2023)。

  (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回顾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在学生阅读The Freshman Challenge后,教师采取以下具体步骤引导他们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回顾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首先,借助思维导图的结构化特性,教师让学生集体或分组复述文章内容,对照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节点逐一梳理,如从课程选择(Course Selection)到参与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再到应对学业压力及未来规划(Academic and Personal Challenges)。通过可视化方式,学生清晰地了解到亚当高中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课文整体框架的再认识。

  其次,在绘制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提炼与归纳,鼓励他们在每个主题下添加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如记录亚当如何在困境中保持毅力和乐观精神,或者分析他在决策过程中的思维模式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强化记忆,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度理解能力(吕秀萍2023)。

  最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复习时,学生依据思维导图快速定位和检索信息,将原本线性、零散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易记的知识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内化知识的程度。同时,思维导图激发了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上的不足,并据此制订个性化复习策略。

  结语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揭示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助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能。然而,任何教学方法的成功实施都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实际应用中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思维导图的使用策略,确保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以最大化体现。

  陈自珍.202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6):38-40.

  李必珍.2023.以思维导图引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学课程资源,(10):3-5.

  吕秀萍.2023.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34):103-105.

  闫玉玲.2023.巧用思维导图评析高中英语阅读理解[J].考试周刊,(38):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