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实践探究论文

2025-03-11 16:58:5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在美育课程实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的界定,以及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实践策略,希望能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摘要:茶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可以使幼儿受到茶文化中的历史美、文学美、乡俗美的熏陶,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夯实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基础。幼儿教育改革倡导将乡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基于此,文章在美育课程实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的界定,以及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实践策略,希望能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乡土茶文化;美育
文化环境是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学前阶段是个体的文化启蒙阶段。因此,幼儿教师应当立足文化环境的重要性,从地方文化的“根”上思考并创新教育方式。福建地区的幼儿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多姿多彩的福鼎茶文化,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福鼎茶文化的美,从而建立良好的审美认知,发展审美能力。美育课程是传承、发展福鼎茶文化的有效路径。因此,幼儿教师应立足福鼎茶文化的美育价值,优化美育课程,将福鼎茶文化融入幼儿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幼儿初步发展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的界定
(一)乡土茶文化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历史发展历程中逐步积淀的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地域民俗、自然景观、文化古迹、民间艺术等。而茶文化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鼎白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人文内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福鼎茶文化是集礼仪、民俗、经济、历史为一体,融童谣、诗歌、散文为一堂的文化体系,具有自然美、艺术美、和谐美、技术美、知识美、传统文化美、健康美、禅意美、民族自信美等各种审美元素,是不可多得的美育资源。
(二)幼儿园美育课程
美育课程是实现幼儿园美育目的的有效路径,是帮助幼儿习得审美经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W。
(三)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
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依据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和福鼎茶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以注重幼儿成长、传承福鼎茶文化的目的为指导,以契合幼儿实际情况的福鼎茶文化内容为基础,采用多样化方式将福鼎茶文化融入幼儿园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幼儿获得新颖的审美体验,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潜移默化地增强审美能力,从而实现丰富幼儿园美育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实践
(一)建构美育课程目标
幼儿园美育课程目标应当体现幼儿发展、社会发展和知识性质[2]。幼儿教师应当以这三方面为依据设定美育课程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福鼎茶文化的美育价值。
1.设置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美育课程目标
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应当以幼儿的成长过程为基础,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差异,始终维护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生活在孕育着福鼎茶文化土壤中的幼儿,尽管在生活中受到了福鼎茶文化的熏陶,但仍对其缺乏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始终坚持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建设美育课程,让幼儿在体验多种多样活动的过程中与福鼎茶文化“互动”,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熏陶、感染,切实地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
2.设置能够强化幼儿对乡土文化体验和认同的美育课程目标
幼儿阶段是社会个体形成正确价值观和良好情感态度的关键阶段。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实践目的是让幼儿在与福鼎茶文化“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福鼎茶文化,从内心深处对福鼎茶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之情,自觉建立强烈的对福鼎茶文化乃至乡土茶文化的认同感,为今后自觉传承、发扬福鼎茶文化奠定情感基础。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福鼎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当借助幼儿美育课程。将福鼎茶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可以让幼儿获得体验真实情境、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机会。在体验的过程中,幼儿会以身感福鼎茶文化、以心悟福鼎茶文化,真正地感受到福鼎茶文化内涵的意蕴美、形式的亲切美、情感的归属美,从而自然而然地增强乡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将幼儿对乡土茶文化的体验和认同作为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的一项目标。
3.设置与幼儿生活与经验相契合的美育课程目标
幼儿是参与美育课程的主体,幼儿自身的生活实际与经验是幼儿参与美育课程的保障。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必须与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契合。众所周知,在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幼儿之间会存在明显的差异。面对不同的福鼎茶文化知识,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学习反应。只有符合幼儿认知范畴的福鼎茶文化知识,才能真正地被幼儿接受和理解。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在尊重幼儿差异性的基础上,设置与幼儿生活和经验知识相契合的美育课程目标,为每个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与发展机会。
(二)精选美育课程内容
美育课程内容是实现美育课程目标的重要支撑。幼儿教师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来选择美育课程内容,并确定内容的组织形式,推动美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1.选择美育课程内容的原则
(1)符合幼儿发展特征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幼儿的认知、心理等发展特征不同。幼儿的发展特征正是幼儿教师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当所选择的课程内容与幼儿的发展特征不相符时,课程内容很容易成为幼儿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此,教师应当依据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的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美育课程内容,为幼儿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例如,中班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其智力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普遍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福鼎茶文化为对象,鼓励幼儿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利用多样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整理出有价值的内容。
(2)贴近幼儿生活实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倡幼儿教育生活化。传统的幼儿美育课程实践表明,在美育课程内容脱离幼儿现实生活的情况下,幼儿很难产生学习兴趣,无法自主迁移已有认知进行知识探究3。福鼎茶文化脱胎于现实生活,是重要的生活化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精选相关的课程内容。
例如,有的幼儿通过生活观察了解了福鼎白茶的生长环境。教师便可以搜集与福鼎白茶生长环境相关的内容,制作成微课,引导幼儿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继续探究福鼎白茶的生长环境,进一步丰富已有认知。
(3)顾及幼儿的基础
顾及幼儿的基础是指以幼儿的已有认知为依据,精心选择相应的美育课程内容。不管是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还是在体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福鼎茶文化资源,如童谣、诗歌等。教师应当采用调查法,了解幼儿的已有认知情况。之后,教师应当对幼儿已有的认知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将其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中。
例如,大部分幼儿通过诵读童谣、诗歌、散文,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福鼎茶文化的历史和其中蕴含的礼仪等内容。基于此,教师可以礼仪、民俗、经济、历史为入手点搜集童谣、诗歌、散文内容,将福鼎茶文化资源归纳整理为童谣篇、诗歌篇、散文篇,并将其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五大领域活动、户外活动等,让幼儿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习得不同的知识,感受福鼎茶文化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知识之美、健康之美。
2.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指南》强调主题教学,因此,幼儿教师可以主题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即以幼儿为根本),围绕主题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4]。主题是整个课程的统领。简言之,教师要结合主题选定各个领域的活动内容,尤其要建构出关系密切的主题网络。在建构主题网络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活动。同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始终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契合。
(三)美育课程的实施
美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可以使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多元发展,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幼儿园教育的组织方式主要有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
1.融入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整合了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助力幼儿在习得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实现身心健康发展5。在不断体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和认知。
例如,福鼎白茶合唱组曲《你的洁白》的主歌部分借助混声部分飘逸空灵的共鸣和此起彼伏的旋律递进而细腻地表现了来自东海的灵动的风和云,描述了伴着潮水向太姥山白茶母树朝圣、仰慕白茶的神圣与洁净的画面。副歌部分描绘了春暖花开时,洁净的白茶铺遍福鼎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画面。《你的洁白》以山海交响的澎湃讴歌长期以来发展白茶产业,推进福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业的“洁白”的奉献者。教师可以在艺术领域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学唱《你的洁白》,并根据主歌和副歌内容,在电子白板上展现相关的画面,使幼儿在视觉、听觉的共同作用下进入美丽的场景中,自觉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福鼎白茶产业的发展故事,进一步拓展情境,滋养幼儿的心灵。在幼儿建立一定的认知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歌唱。通过情境,幼儿不仅可以唱出歌曲,还可以了解福鼎白茶的故事,感受到福鼎茶文化中蕴含的自然美、和谐美。
2.融入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是幼儿体验福鼎茶文化的主要途径。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发挥自主性,积极探究、感知,自然而然地受到福鼎茶文化中蕴含的美的熏陶。
例如,幼儿在生活中品尝过以福鼎白茶为原料的各种美食。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做福鼎白茶饼干的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原材料,鼓励幼儿按要求搭配原材料、和面、制作饼干。在烘焙好后,幼儿会和小伙伴分享各自的成果,互相品鉴。在参与作福鼎白茶饼干这一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切实感受到福鼎茶文化在美食领域的独特魅力。
3.融入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指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入园、晨练、如厕、午餐、午休等。将福鼎茶文化融入生活活动中,不仅可以使生活活动丰富多彩,还可以使幼儿充分感知福鼎茶文化的魅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午餐时,幼儿品尝了用福鼎白茶制成的奶制品。教师便可以鼓励幼儿思考福鼎白茶的特点、功能等。又如,午休后,教师可以播放以福鼎白茶为主题的童谣,用美妙的童谣唤醒幼儿,使幼儿受到福鼎茶文化的熏陶。
三、结束语
总之,基于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可以让幼儿近距离地接触乡土茶文化,有利于幼儿在习得知识、获得经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乡土茶文化的多元美,自然而然地提升审美能力,建立乡土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自觉地传承、发扬乡土文化。鉴于此,幼儿教师要以幼儿为本,以乡土茶文化为基础,科学设置美育课程目标、精选美育课程内容、丰富美育课程实施方式,真正地让乡土茶文化融入美育课程中,实现美育课程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冬梅.幼儿园大美育课程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3(9):69-72.
[2]李嫣红,熊伟.打造浓浓地方特色的园本美育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22(12):75-80.
[3]杨喜艳.幼儿园游戏课程融入茶文化实践研究[J].福建茶叶,2022,44(4):156-158.
[4]杨珊珊,安红.幼儿园美育课程开发的价值选择及其实践路径[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1,36(6):99-105.
[5]孙悦.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分析[J].福建茶叶,2021,43(10):148-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