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研究论文

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研究论文

3

2025-03-10 11:34:25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阐述语篇研读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语篇教学设计模式化,读写教学缺乏有效衔接。基于此,结合教学实例,提出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策略,即筛选恰当语篇素材,激发学生的研读热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剖析文本衔接,促进读写有效融合。

  【摘要】阐述语篇研读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语篇教学设计模式化,读写教学缺乏有效衔接。基于此,结合教学实例,提出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策略,即筛选恰当语篇素材,激发学生的研读热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剖析文本衔接,促进读写有效融合。

  【关键词】语篇研读;初中英语;读写融合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篇研读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重要性。《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深入研读,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教育部2022)。英语中的语篇研读是对语篇的内容、主题、结构、作者观点等进行综合、深入的解读。掌握有效的语篇研读技巧,对英语水平的提升十分有益。语篇是英语教学中的基本要素,其在教学中有多种呈现形式。近年来,很多英语教师开始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深入解读和分析文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教育部2022)。在英语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立足语篇研读,促进话题写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一、语篇研读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创造多模态的语篇形式,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促进他们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教育部2022)。同时,强调“大概念”一词,也就是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更加结构化,这为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初中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未掌握相对成熟的阅读或写作策略。因此,要想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并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必须提高学科站位,整合学科的核心内容,将传统的碎片化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大概念为核心的整体教学,将英语听、说、读、写进行有效融合。语篇研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各种体裁的语篇,能够使其逐步学会文章主旨的分析、大意的概括、线索的提炼等。具备这些能力后,学生能够将阅读与写作进行灵活转化,将语篇知识有效运用到写作中,再运用语篇研读技巧简要分析写作内容,检验文章结构是否严谨、思路是否清晰。从这个角度来说,语篇研读在英语读写教学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二、当前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篇教学设计模式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之间有密切的关联,进行合理的语篇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目前的语篇教学设计存在模式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忽视了语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在语篇研读时关注对重点句型、段意、主旨等的讲授,忽视了对语篇整体结构、层次等的分析,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完语篇后常常一知半解,缺乏对语篇层次、逻辑的深刻见解。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不能很好地把握写作层次,或者写作思路比较混乱,只注重单个句子的运用是否得当,从而影响写作质量的提升。因此,要想提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成效,教师就应积极改进语篇教学设计(徐伟2021)。

  (二)读写教学缺乏有效衔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忽视写作训练。大多数教师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式是进行一些范文、典型句型的背诵,或要求其自主积累一些写作素材。有些教师虽然能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写作训练,但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比较典型的问题是带领学生在研读与分析语篇后仿写、扩写。这种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但是很难实现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很容易导致他们在遇到一些不同题材的写作题目时无从下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衔接不当会造成一些学生在阅读环节很自信,对写作却十分畏惧。因此,在语篇研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对语篇内在逻辑的分析,从话题写作角度进行写作训练,实现以读促写,将两者有机地衔接起来。

  三、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篇教学实现的。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对英语读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意义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寻求有效的方法实现相应的教学要求。

image.png

  (一)筛选恰当语篇素材,激发学生的研读热情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语篇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语篇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写作灵感,也影响其语篇研读的热情。因此,在带领学生研读语篇前,教师应筛选一些恰当的语篇素材。教师应尽量选择具备一定话题讨论度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研读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围绕校园生活、美食、交友等学生感兴趣的或者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语篇进行深入研读。以“美食”题材的语篇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的Section B中有关食物的语篇为研读对象。在教学中,首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世界上不同国家在过生日时吃的食物的图片,切入文章正题—食物。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标题预测语篇内容,并要求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过生日时通常会吃哪些食物,开展哪些活动等。再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研读语篇,分析语篇的内在结构、层次,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罗雅妃2021)。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语篇的论点、分论点等,找到句子与句子或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强化他们的语篇构思能力,并让其尝试写一篇题目为My birthday的英语作文。通过开展以上语篇研读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语篇的解读能力、分析能力及知识拓展能力,并激发其研读热情,从而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要想促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语篇研读,有效发挥其创造力、实践能力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语篇研读,促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

  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划分学习小组,为不同小组选择不同题材的语篇,使其深入语篇、剖析文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绘制思维导图,将语篇研读的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使学生能够超越语篇,联系实际生活,对语篇进行一定的拓展,形成内容更合理、思路更清晰、情节更流畅的语篇。在小组划分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优势与弱势,确保组内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如每个小组都要保证有一名阅读理解能力较高的学生、一名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也要包含一些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语篇分析上,教师应指导学生使用一些常用的衔接词有效整合文章信息,如first、second、third、finally等词汇,使语篇的结构与思路更加清晰(练燕红2020)。在扩充语篇前,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列出提纲,或者在语篇每个分论点前标号,使写作思路更加清晰。在语篇扩充写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小组之间互评,积极借鉴、学习。通过以上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篇研读,能够有效促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并促使学生将实践能力逐渐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往往需要一定教学情境及学习气氛的调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也不例外,学生只有处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专注力才能更高,并产生一定的灵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语篇研读时要积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写作学习氛围,以达到提升其阅读水平、写作能力的目标。

  在进行语篇研读指导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教具等,创设更加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两个语篇的研读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语篇中主人公所到过城市的一些图片,引导其根据图片猜测城市名称,并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对该城市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贴上语篇中所提到的事件或者观点的语句贴纸,让学生认真阅读语篇,并在阅读后到讲台前将与语篇内容相契合的贴纸贴到黑板左侧,与语篇描述不符的贴纸贴到黑板右侧,以检验他们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师可以结合研读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微写作练习,即提出一个话题,让他们围绕话题写一篇短小的作文,要求内容言简意赅,充分契合主题,前后连贯。例如,教师提出话题My favorite city,要求学生写出类似“My favorite city is Beijing.There are the Forbidden City,the Temple of Heaven and other buildings.I went there at last summer...”的一段话。以上形式的教学情境创设能够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具有整合性、持续性、真实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叶琼虹2019)。

  (四)剖析文本衔接,促进读写有效融合

  英语语篇分不同类型,承载多样化的表达主题。在语篇研读和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研读语言学习、意义理解和表达等,还要重视语篇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复杂的关系,如句与句、段与段、标题和正文、图片和正文之间的关系等。在研读语篇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作者的眼光看待语篇,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立场观点与表达方式,从而使教学活动设计与语篇特点高度契合,提取语篇中在内容、结构和语言上可迁移运用的元素,为学生后续写作作好准备。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Section A3a—3c)为例进行具体阐述。本单元围绕话题Fun places展开,其核心语言项目是Talk about past experience,要求学生学习并使用现在完成时。作者介绍了博物馆的名称、地点、主题及要展示的内容,作者游览的感受等,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功能与存在的理由,丰富他们的见闻,帮助其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见闻,进一步理解语篇。为了达成教学目的,教师要剖析语篇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Section A3a—3c)阅读教学小句分析流程图如下所示:

image.png

  在阅读语篇第一个语段中,小句①体现语段的主旨大意,即主题。小句②之后为支撑主题句的细节描写。小句之间的关系如180页图所示,作者指出美国电脑博物馆中陈列着不同的电脑和介绍发明者的信息。小句③通过新旧电脑的对比和小句⑤特殊电脑的用途介绍,体现了博物馆中的电脑的不同之处。由此可见,小句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篇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提升语言输出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建立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联,创作更连贯的语篇,达到从阅读到写作、有效融合读写的目的。

  结语

  在语篇研读基础上对英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能够突破以往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模式或理念,使学生积极投入英语课堂活动。因此,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应从语篇素材的筛选、课堂组织的方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文本衔接的剖析等角度进行英语读写教学的融合,从而发挥语篇研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使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练燕红.2020.浅谈初中英语语篇视角下“以读促写”写作教学[J].校园英语,(49):169-170.

  罗雅妃.2021.立足语篇以读促写—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试题与研究,(13):7-8.

  徐伟.2021.立足语篇以读促写—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设计[J].新智慧,(18):105-106.

  叶琼虹.2019.立足语篇阅读促进话题写作—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校园英语,(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