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在线教学面临的问题和策略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在线教学面临的问题和策略研究论文

2

2025-03-04 12:04:1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为了提高在线教学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在线教学的意义,然后调查了高职院校在线教学情况,接着论述了高职院校在线教学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在线教学策略,包括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加强师生互动;突破技术难题和网络条件限制;构建在线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摘要:为了提高在线教学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在线教学的意义,然后调查了高职院校在线教学情况,接着论述了高职院校在线教学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在线教学策略,包括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加强师生互动;突破技术难题和网络条件限制;构建在线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关键词:在线教学;信息化素养;高职院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高职院校在线教学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线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会,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在线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研究背景


  “双高计划”旨在引领发展,解决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培养出真正契合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所需的高端产业技术人才。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双高”建设单位,需要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行教学改革。课堂是承载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教学改革只有深入课堂,才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课堂不变,学生则不变,学生不变,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在“双高计划”引领下,我校开展在线教学带来的课堂教学改革价值的释放,得到了进一步体现[1]。

57f205e771236df6fab432a5030d9ed.png

  二、高职院校开展在线教学的意义


  在线教学,又被称为远程教学,它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组织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不受时空、地点的限制,即使是相隔数千公里,也能够进行教学。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拓宽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高职院校开展在线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灵活、高效、高质量的学习机会,能够拓宽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教育公平性。


  第一,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在线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时间和地点自主安排学习,通过在线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2]。第二,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通过在线教学,高职院校可以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服务,从而促进教育公平[3]。第三,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在线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个性化学习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和个别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利用在线教学的数据分析和评估工具,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更精准的评估和反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第四,培养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线教学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进行在线学习,需要独立获取和整理学习资源,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同时,在线教学涉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4]。第五,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在线教学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和上传教学视频、设计在线作业和测验等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重复利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三、高职院校在线教学情况调查


  笔者在全校范围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从我校四个二级学院的不同专业中,采用整群抽样法和分层抽样法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大一、大二学生为样本,每个二级学院覆盖四个专业,每个专业覆盖两个班,其中大一年级选取一个班,大二年级选取一个班,抽样总数为1 520人,有效样本数为1 394人。通过对返回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相关结论。


  (一)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情况


  根据问卷数据,在线教学模式下,首先,教师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占比较高,其中操作能力是被选中最多的选项,占总有效次数的66.14%,这表明教师在使用线上教学工具和平台方面需要得到更多的培训和指导。其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是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重点,分别占总有效次数的54.66%和58.32%,这说明教师需要更好地掌握在线教学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以提高教学效果。再次,表达能力是被选中次数较少的选项,占总有效次数的42.40%,虽然比例相对较低,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线上教学中需要提高表达能力。最后,有23.96%的学生选择了“其他”,这表示教师还有其他方面的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的需求。


  概言之,针对线上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应重点关注教师的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且也要关注教师的表达能力和其他方面的提升需求。


  (二)在线教学学生参与情况


  根据问卷数据,超过80.00%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时参与互动的情况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说明教师在线上教学中提供的互动设计没有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学生互动参与度不高。14.71%的学生对参与互动的情况表示一般,这就需要教师在互动设计上有更多的改进和优化。只有0.93%的学生对参与互动的情况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说明教师在线上教学时的互动设计总体上是做得不够好的。其他选项的数量较少,说明学生对此情况的回答不太积极。


  (三)在线教学环境支持情况


  根据问卷数据,选项“在线教学网络环境非常好,非常流畅”得到了304人的选择,占比21.81%;选项“在线教学网络环境一般,较流畅”得到了416人的选择,占比29.84%;选项“在线教学网络环境较差,偶尔有间断”得到了624人的选择,占比44.76%;选项“在线教学网络环境很差,不流畅”得到了50人的选择,占比3.59%。不难看出,选择网络环境较差的学生比例过大,还有少部分学生的网络环境很差,不能满足在线教学要求,而要使在线教学顺利开展,网络环境尤其重要。


  (四)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情况


  针对“在线教学评价系统哪些方面有待改进”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在线教学评价系统的主动参与性和形式多样性是学生最希望改进的方面,分别占比31.99%和30.27%。纵向公平性的选择比例较低,只有9.04%,这意味着少部分学生认为不同年级或不同专业之间的评价存在差异。反馈及时性的选择比例为15.42%,这表明学生希望能够及时得到评价结果和反馈。选择其他方面的比例为13.28%,说明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线上教学评价系统的其他方面有待改进,但具体是哪些方面并不清楚。从本次问卷调查来看,1 394份有效样本,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线上教学评价系统的看法。

  四、高职院校在线教学面临的问题


  第一,师资信息化素养不足。在线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素养和教学经验,但从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对在线教学涉及的各种教学工具和平台不够熟练,缺乏灵活运用各种在线教学的技术技能,如视频制作、在线交流工具使用、教学管理系统使用等。部分教师缺乏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使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在线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此外,教师在在线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5],需要具备指导和辅导能力,针对参与线上教学的学生的特点给出具体的方法,从原来的说教员转变为引导员,但很多教师的角色转换并不成功。


  第二,学生参与度不高。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会受到同学、教师或班级氛围的激励,而在在线教学中,这种激励会减少,也缺少面对面的实时互动,学生可能会感觉到孤独,难以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支持,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某些学生对在线教学内容缺乏兴趣,或者不适应通过电子设备学习的方式,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线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学习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但一些学生在这方面存在欠缺,导致学习参与度不高。


  第三,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的限制。在线教学需要学生和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而部分学生没有高性能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设备,这会影响他们参与在线课程和获取教学资源的效率。此外,地区差异较大,网络条件不平衡,同样会影响在线教学的有效实施,如一些地区的网络条件较差,学生面临带宽不足、网络延迟和断网等问题,这会导致其在线教学体验不佳;一些地区网络费用较高,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无法负担这些费用,从而限制了他们使用网络参与在线学习的效率。


  第四,教学质量保障不完善。在线教学的质量评估和监控相对传统教学更加困难,一是针对在线教学的有效教学评估机制建设尚不完善,包括课程评估、学生评价、教师评估等,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教学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二是学生无法通过畅通的渠道及时得到作业批改和问题解答等反馈,反馈机制不完善,导致学生无法及时纠正错误,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三是在线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督导方式方法并不适用,不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会导致在线教学效果不佳,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6]。


  五、高职院校在线教学策略


  (一)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高职院校在线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各学校积极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第一,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开设信息技术培训班、开展在线教学研讨会、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信息化能力培训,使其能够掌握相关的教学技能,以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如我校开展的“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课程设计与开发主题培训、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课程平台设计与开发专题培训等。第二,提供在线专业发展课程。可建立在线平台或学习管理系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在线专业发展课程,包括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培训,这些课程可以是自主学习的课程,也可以是由专业教师进行线上指导的课程。第三,搭建在线交流与分享平台。可建立教师社区或在线论坛,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分享和合作的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和教学问题,并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和互动,促进彼此的专业成长。第四,引入在线教学工具和资源。可提供教师所需的在线教学工具和资源,如互动教学软件、在线练习平台、教学视频等,这些工具和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第五,实施在线教学观摩和反馈。可利用视频录制和在线直播技术,实施教学观摩和反馈,教师可以观摩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实践[7],通过观摩和反馈获得启发。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录制和分享,接受其他教师的反馈和建议。


  (二)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需要在在线教学环境中积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8]。教师需要积极参与互动,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回应和解答学生的问题,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通过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提升在线教学效果。第一,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炼问题,并强调他们的参与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赞扬和正面反馈来促进学生的参与。第二,使用多样化的互动工具。教师可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的多种互动工具[9],如实时投票、在线白板、聊天窗口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工具可以用于回答问题、讨论主题、解决问题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第三,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互动式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10],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合作、问题解答和实践演练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第四,提供实时反馈和指导。在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加深理解,如可以通过实时聊天、私信或个别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第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合作互助,如通过小组项目、在线讨论论坛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具体可设立小组任务或项目,要求学生共同合作完成,通过合作讨论提高互动性。第六,提供个性化支持和辅导。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通过在线办公时间或一对一在线会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辅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和分享,促进更进一步的互动。第七,构建互动式评估方式。教师可采用在线测验、小组作业、案例分析等评估形式,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展示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评估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反馈。


  (三)突破技术难题和网络条件限制


  解决在线教学中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的限制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策略,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提供技术支持、提供离线学习选项和优化教学资源等,还需要与学生、教师和相关机构保持密切的沟通协作,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确保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第一,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根据学生的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选择适合低配置设备和网络条件的教学资源和工具,避免过多依赖高带宽、高性能的应用程序和平台,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参与教学。第二,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包括设置和调试网络连接、提供教学平台和工具等,并建立专门的技术支持渠道,解决学生和教师在使用技术设备和平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三,提供离线学习选项。对于网络条件较差或设备有限的学生,提供离线学习选项,如提供离线教材、教学视频下载、离线作业提交等,以确保学生在缺乏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进行学习。第四,优化教学资源的大小和格式。对于教学资源(如文档、视频等),优化其大小和格式,减少对带宽和设备存储空间的需求,使用压缩格式或适当压缩文件大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加载速度和访问便捷性。第五,引入离线工具和应用程序。即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离线工具和应用程序,让学生在离线时使用。例如,引入离线电子书阅读器、离线课件编辑工具等,使学生在网络条件不佳或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学习。第六,提供设备和网络支持。对于无法满足在线教学要求的学生,可寻求资助部门或爱心机构的帮助,为其提供设备和网络支持,包括笔记本电脑、移动热点、网络补贴等,以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设备和网络条件。第七,建立沟通和协作机制。与学生和家长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设备和网络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与学校或教育部门合作,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应对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的限制问题,力求教育部门对学校增加硬件设备投入。


  (四)构建在线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活动、师生互动、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这样有助于全面了解和评估在线教学的质量。学校要定期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在线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要素。第一,学生学习成果评估。主要评估学生在在线学习中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一般可以通过在线测验、作业评估、项目报告、个人反思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知识掌握程度。第二,教学活动评估。主要评估在线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观察教学过程、收集学生反馈、分析教学记录等方式来评估教学活动的质量和学生参与度。第三,师生互动评估。主要评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情况,可以通过观察在线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反馈等方式来评估师生互动的频率、质量和积极性。第四,教学资源评估。主要评估在线教学所使用的教学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可以对教学视频、课件、教材等资源进行评估,确保其准确性、权威性和有效性。第五,技术支持评估。主要评估在线教学平台和技术支持的质量和可靠性,可以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技术支持的响应速度和问题解决效果来评估技术支持的质量。第六,学生满意度调查。主要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整体满意度及教学质量、学习体验等方面的评价和意见。第七,教师评估和反馈。主要通过教师自我评估、同行评估、学生评教和教学团队评估等方式,对教师的在线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这样有助于教师自我反思和提升教学质量。第八,教学改进和质量保障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和质量保障机制,包括针对问题和不足之处的改进计划、教师培训和发展计划等。


  六、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在线教学,需要面对线上教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解决技术和网络条件限制、构建在线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策略,从而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双高计划”引领下在线教学如何助力高职课堂革命: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21,28(2):78-81.


  [2]王敏.浅谈在线学习平台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校园英语,2016(13):42.


  [3]吴婧.“互联网+”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4]李倩.个性化学习策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5]熊剑.在线学习环境下的协同知识建构:师生关系解构及教师角色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5):13-23.


  [6]郑婷婷.大数据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2(12):46-50.


  [7]徐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22.


  [8]沈洁.基于Wiki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电子档案袋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5.


  [9]孔德荣,倪佳玲,黄思思,等.“互联网+”背景下在线教学互动性效果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3,35(2):96-103.


  [10]陈文莉,吴家礼.国际货运代理服务课程改革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