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双减”下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论文

“双减”下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论文

3

2025-02-24 16:37:0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推进素质教育。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符合“双减”政策的精神。

  [摘要]“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推进素质教育。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符合“双减”政策的精神。本文简要阐述了“双减”下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性,分析了“双减”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双减”下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旨在增强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双减”,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随着“双减”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美术教师开始关注和重视美术课堂的优化。但是当下,美术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实践机会不足,教学评价科学性仍待提升等。因此,在“双减”背景下,美术教师仍然需要持续探索和研究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与方法。


  一、“双减”下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性


  (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美术学科不仅是一门技艺的学科,更是一门人文的学科。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科学的教学安排和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推动美术教育发展


  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更好地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推动美术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和比赛,展示自己的成果和作品,促进美术教育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美术教育的繁荣和发展。


  二、“双减”下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缺乏创新和变化。他们可能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部分教师缺乏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了解和应用,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单一


  “双减”背景下,部分美术教师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只是关注教材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缺乏对美术学科的广泛涉猎和深入探究,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爱好。同时,少数教师的课堂内容缺乏对文化、历史、哲学等跨学科知识的融入和结合,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三)实践机会不足


  “双减”的目的是减量提质,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美术教师缺乏实践机会的提供和引导,无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教师大多侧重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缺乏与实际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和结合,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部分教师缺乏与家长的沟通和对家庭实践的引导,无法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四)评价有待提升


  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评价方法仍不够科学,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过于注重学生的作品成果和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评价和反馈,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同时,部分教师缺乏对评价标准的细化和量化,无法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有待提升。


  三、“双减”下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项目式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平台、多媒体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赣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中国山水画艺术》这堂课为例,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够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绘画山水画的方法和步骤;在感受传统绘画魅力的同时,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新课导入环节创设相关情境,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内部的多媒体展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如《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山水画的世界,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和美感。同时,教师介绍山水画的基本特点、构图、色彩、笔墨等要素,让学生对山水画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创作:(1)情境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如“山水画的构图有什么特点?”“山水画的色彩运用有什么独特之处?”等,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构图、色彩、笔墨等要素。学生可以在中国山水画的情境中进行探究和思考,通过观察和分析作品,得出结论。(2)情境创作。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创作完成一幅山水画,并将所学知识融入作品。教师按照前后排的顺序引导学生结组,每组4~6人。(3)合作探究。组内成员相互合作,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共同探究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4)小组创作。各小组按照组内每个成员的特长和兴趣进行自由分工,如构图设计、色彩搭配、笔墨运用等,合作完成初步的山水画创作。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构图、色彩、笔墨等要素,掌握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83a8136936b1ab365932b56a4e57883.png

  (二)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融入更多的文化、历史、哲学等跨学科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同时,教师可以引入优秀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元素,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艺术素养。


  在赣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标志设计”这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品牌标志和优秀的设计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标志设计的学习情境。这些标志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标志,也可以是具有创意和设计感的学生作品。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标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标志设计的作用、特点和设计原则等问题,激发学生对标志设计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还可以介绍标志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让学生了解标志设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此外,教师可以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对标志设计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标志设计的多样性和文化内涵。关于创意和表现手法,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标志设计的创意来源、表现手法和设计原则。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标志设计案例,如苹果公司或者可口可乐公司的标志,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设计的创意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主题进行标志设计,引导学生了解标志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包括简洁明了、易于识别、符合主题等。特别地,教师可以引入优秀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将其融入标志设计,从而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艺术素养。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结、太极图、剪纸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元素的内涵和特点,并引导学生在标志设计中进行应用和创新。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可以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比赛、展览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家庭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以赣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彩塑人物》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美术教师可以专门针对这堂课内容组织安排一些实践项目,如教师可以设定一个主题,“环保”“友谊”“童年”等,让学生创作一个与之相关的彩塑人物作品。学生可以通过对主题的理解和挖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家族制作肖像作品,包括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学生可以通过对家族成员的观察和研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美术展览,如校内外的画展、雕塑展等。通过观摩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创作技巧和方法,从而为自己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可以邀请艺术家来学校举办讲座或组建临时工作坊,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到专业艺术家的创作技巧和方法。艺术家可以分享其经验和心得,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创作风格,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彩塑人物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参与这些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四)完善评价体系


  美术课堂教学需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美术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还需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等,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评价反馈,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关于《彩塑人物》这堂课,教师可以应用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来完善评价体系,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1)课堂表现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动手能力等,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2)技能掌握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彩塑技能掌握情况,包括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颜色的搭配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3)作品创作评价:结合学生所创作的彩塑人物作品,教师可以对其创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创作思路、构图能力、细节处理等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和总结,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4)检测与反馈:教师可以随机进行课堂检测,针对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彩塑材料?”“如何运用色彩表现人物情绪?”等。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结合检测结果,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需求,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基于此,美术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从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和完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不断挖掘教学资源,实施美术教学优化,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增强教学效果,推动美术教育的繁荣与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英.“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23(9):28.


  [2]于净.开放式课堂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构建[J].美术教育研究,2021(24):176-177.


  [3]邱祖强.“双减”下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3(8):37-39.


  [4]吴静.搭建想象桥梁培养美术创新能力——略谈“双减”背景下美术课堂的创新[J].小学生(上旬刊),2023(3):130-132.


  [5]蔡海燕.基于“双减”政策,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2(2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