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文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文

7

2025-02-24 11:41:31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单元教学已成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壁垒,系统整合知识,避免知识的割裂。本文结合一线实践,探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方法,即以单元主题为核心设立任务群、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创设多样化情境、通过对比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炼大概念布置单元作业、完善单元整合下教学评价体系等,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单元教学已成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壁垒,系统整合知识,避免知识的割裂。本文结合一线实践,探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方法,即以单元主题为核心设立任务群、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创设多样化情境、通过对比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炼大概念布置单元作业、完善单元整合下教学评价体系等,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和价值,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以单元主题为核心设立任务群

  递进式的任务群能够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单元情境,帮助学生挖掘单元内容的人文要素,把握核心思想,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要通过分析、整合、深化重组文本内容,设计具有递进性和逻辑性的任务群,综合多项任务,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时,首先,教师要明确文章所在单元主题为“思维的火花”,课后显性任务分别是“说一说”和“连一连”,前者是说一说孙膑这样安排出场顺序的用意是什么,后者是连一连田忌赛马对阵图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分别设计“想一想”和“画一画”两项任务,想一想哪些出场顺序对田忌更加有利,画一画所有可能出现的赛马顺序。其次,教师要打破教材限制,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尝试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出发,实现单元资源的有效整合,突出单元核心主题思想。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image.png

  二、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读懂课文,掌握知识,更要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阅读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教学目标,根据单元主题,精心设计单元整体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教师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其一,仔细研读《红楼春趣》《猴王出世》《景阳冈》《草船借箭》等名著选段,欣赏和品味古典名著艺术形象,分析其语言特色,学习古典名著描写方法,尝试描述其中经典的章节内容和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故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其二,观看由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片段,感受不同载体展现出来的名著的艺术魅力,加深对古典名著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古典名著的积极性。其三,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书写读后感的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表达者和阅读者,养成主动与人分享阅读感悟的习惯,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创设多样化情境

  大单元教学应该立足于现实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带领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欣赏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单元主题是“观察事物”,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和附近的公园里,近距离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感受动植物的可爱之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以其中一种植物为题写一篇文章。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把知识和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根据对课文的感悟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理解,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经验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剧场活动,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表演课本故事情节,再现故事内容,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阐述对人物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课文时,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适当改编,加入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理解,设计人物表情和动作。在编排过程中,小组要积极交流讨论,结合原著丰富内容,让课本剧更加饱满、人物性格特点更加鲜明。最后,学生要仔细观察其他小组塑造的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写观后感,加深对古典名著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提高单元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一年级“春夏秋冬”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打造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四季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学习和四季有关的词语和短语,并分析各个季节的特征。通过欣赏四季图片的方式,掌握识字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图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通过对比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单元之间的串联点,借助整体思维将单元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通过对比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摔跤》这篇文章侧重描写人物细节,生动描绘了儿童在玩乐中的心理特征;《跳水》这篇文章则侧重描写事件,将事件发生的过程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教师可以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学习,引导学生区分叙事作品和写人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到两个单元之间的串联点,从而建立有机联系,实现大单元教学的目标。

  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古诗为例。可以对同类型的古诗进行对比分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绘了农民一家的辛勤劳动场景,充满了乡土气息;《稚子弄冰》则以“稚子”的心理特征为切入点,描述了脱冰做戏的场景;《村晚》则描绘了牧童骑牛晚归的场景,展示了饶有情趣的农村晚景。通过对比不同古诗的情感表达和语言风格,学生可以更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提炼大概念布置单元作业

  单元教学首先要寻找单元内容中出现的高频词语和核心语句,明确单元编写方向,确定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思维方法、学科原理以及学科思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提炼具有可迁移性与概括性的概念观点。

  例如,在布置三年级第八单元作业时,首先明确单元主题为“有趣的故事”,包含《枣核》《漏》《方帽子店》《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多篇文章,由此概括出单元要素是“复述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结合文本段落中出现的高频词可以确定复述故事是忠于文本内容和原文大意的言语行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复述故事需要在特定情景下展开,如课上汇报、书店推销等,这种言语行为都是带有明确目的以及有对象感的。因此,结合实际应用和课程要求,本单元大概念可以提炼为“忠于原文的复述是一种有对象感和特定目的的言语行为”,从而明确学习方向,以此大概念作为导航进行作业设计。

  课后思考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掌握情况,加强学生对语文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也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使用叙述性语言描述问题。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并学习文本生动准确的表达方式。在《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中,作者将蟋蟀住宅比作人类居住的住宅,将蟋蟀比作人类,那么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呢?教师可以在思考题中融入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文章中有这样两个句子:“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巢穴的内部没什么东西,但是洞壁很光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句话,理由是什么。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生动准确表达的意义,落实语文要素,同时又实现了课后练习和阅读评价的有机整合,提高了作业的质量。

image.png

  六、完善单元整合下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在制订评价标准时,要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将学生的过程表现以及结果表现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使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

  单元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既要有教师评价,也要有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评价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提高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猜猜他是谁”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写作训练,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习作评价,学生之间可以互相阅读和互相点评。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点评要本着客观公正原则,并且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要说明原因。

  再如,在教学“遨游汉字王国”单元时,教师用图片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鼓励学生描述汉字发展历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语言流畅性、表达逻辑性和准确性等多个方向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还要主动与学生互动交流,倾听学生反馈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学生弥补自身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更能满足语文课程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深入分析领会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时优化调整教学策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好单元整体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持。

  [1]陈彦.学习任务群:大单元视角下单篇课文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语文教师,2023(6):29-31.

  [2]蒋静.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设计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3(1):16-18.

  [3]李小娟.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五(上)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J].小学教学,2022(1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