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逆向设计与支架搭建—例谈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论文

逆向设计与支架搭建—例谈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论文

6

2025-02-10 16:09:1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介绍项目式学习的逆向设计需要关注的要点,即项目设计与课程标准对应,项目大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小任务,用形成性自评记录学习过程和推进项目进展,用项目目标和进展情况指导学习支架的搭建。以新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2 Success的单元项目式学习为例,探索基于逆向设计的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实施,即按照基于课标设计,紧扣单元目标;围绕项目目标,分解任务步骤;记录学习过程,定期汇报进展;搭建学习支架,促进目标实现,循序渐进助力项目式学习更好地落地与实施。

  【摘要】介绍项目式学习的逆向设计需要关注的要点,即项目设计与课程标准对应,项目大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小任务,用形成性自评记录学习过程和推进项目进展,用项目目标和进展情况指导学习支架的搭建。以新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2 Success的单元项目式学习为例,探索基于逆向设计的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实施,即按照基于课标设计,紧扣单元目标;围绕项目目标,分解任务步骤;记录学习过程,定期汇报进展;搭建学习支架,促进目标实现,循序渐进助力项目式学习更好地落地与实施。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逆向设计;课程标准;形成性评价;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

  引言

  近年来,项目式学习在国内逐渐得到提倡和推广,不少中小学纷纷组织相关研讨,并在教研中加以实践。简单来说,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便在真实情境中共同商讨并最终提出可行性方案或阶段性成果(张丰、管光海、何珊云,等2020)。

  项目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锚定课程标准进行项目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提供指导,搭建学习支架,使学生在自由、包容的学习氛围中参与项目实践,享受学习过程。

  一、项目式学习的逆向设计

  项目式学习基于课程标准,以项目的最终成果为出发点,设定每项成果对应的学习目标,在项目各个里程碑式的阶段性节点制订形成性评估的方法,最后据此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资源、课程安排、项目任务、成果形式等(博斯、拉尔默2020)。这样从成果和目标倒推评价方法和教学活动的流程就是逆向设计。项目式学习的逆向设计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一)项目设计与课程标准对应

  与开放性强、超越课程标准的研究性学习不同,项目式学习强调立足课程标准。第一,项目式学习并非脱离课程大纲,而是结合大单元教学理念,使学生在阶段性学习后,在单元项目任务的驱动下,主动整合单元所学新知,将知识体系化、结构化,并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转换成能力,将能力转换成素养;第二,项目式学习的成果评价标准、形成性评价量规、过程性反馈等都来自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对学习掌握程度和达成水平层次作了详细的说明(博斯、拉尔默2020)。

  (二)项目大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小任务

  项目式学习的最终成果具有综合性、多层次性。学生在项目伊始很容易对复杂的项目成果心生退意。因此,在项目式学习的逆向设计中,将项目大目标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十分重要,帮助学生化整为零。学生既能对预期目标了然于胸,又能快速得知如何一步步实现和达成学习目标。教师还要注意每个子任务必须指令清晰、操作性强、可检测、可评价,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紧扣目标和主题,有效开展学习活动。

  (三)用形成性自评记录学习过程和推进项目进展

  项目式学习的成果产出需要学生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多精力,但收获并不局限于最终成果,而是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因此,如何留住学习痕迹,记录项目的发展进程至关重要。为落实形成性评价,学生可以在子任务阶段节点填写形成性评估表,主动反思并汇报项目进展中的亮点和挑战。

  (四)用项目目标和进展情况指导学习支架的搭建

  项目式学习的推进离不开学习支架的搭建,常见的支架类型包括“思维型支架”“文化型支架”“任务型支架”“资源型支架”(张丰、管光海、何珊云,等2020)。在项目开展初期,教师可以提供任务型支架和资源型支架,如分解项目大目标,提供学习资料或检索途径。在项目中后期,教师可以提供思维型支架,通过师生交流、优秀案例示范等启发、点拨学生。文化型支架贯穿项目式学习始终,包括营造包容、开放的氛围和契约精神,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和分工。教师应跟进每个小组的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提供指导。

  二、基于逆向设计的项目式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下面以新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2 Success的单元项目式学习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基于逆向设计的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

  (一)基于课标设计,紧扣单元目标

  本单元的项目式学习任务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梳理和总结,旨在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将本单元所学内容运用在项目活动中。项目活动的主题是“你心中的成功观”,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对主题进行汇报或演绎。

  学生已掌握了本单元的相关主题词汇。在此基础上,单元项目任务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发挥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辩证地看待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观,并给出自己的创新性解读。项目设计兼顾可操作性和独创性,紧扣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

  (二)围绕项目目标,分解任务步骤

  本项目的目标成果是学生以汇报展示或微型戏剧的形式将自己心中的成功观加以呈现。教师将汇报展示的项目任务初步分为可操作、可达成、可检测三个步骤(见表1)。

image.png

  当项目大任务被分解为数个操作性强、指令明确的子任务时,学生能明晰研究路径,高效调动学习资源,有效落实小组分工。此外,三个子任务层层递进,促进学生在文献检索、资料筛选、提出观点、分步论证中培养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记录学习过程,定期汇报进展

  项目发展的突破和坎坷都是学习者珍贵的经历和机遇。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保留过程性材料,定期填写项目进程表、小组和个人评价表,推动他们自我反思并总结优势和不足,在“反思和迭代中优化项目”(博斯、拉尔默2020)。学生参与过程性测评,是名副其实的项目“主持者”,体现了项目式学习的“赋权意义”(张丰,管光海,何珊云,等2020),形成性评估表、小组分工安排表分别见表2、表3。

image.png

image.png

  在展示最终成果的生生互评中,教师除了列举几个评价层面和评价标准,还要引导学生做评价笔记,必要时适当给予他们语言和框架方面的支持,使他们更积极、更自信地参与互评。

image.png

  (四)搭建学习支架,促进目标落地

  项目式学习逆向教学设计的最后一步是确定每个节点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架。然而,学习支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实际问题和具体情况因势利导。

  在项目开启时,教师先提供任务型支架,使学生清晰了解项目的目标成果和子任务,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主题框架。教师指导各组长进行小组分工,定好日程和进度。

  在学生选定议题后,教师应积极联络资料搜集负责人,在必要时提供资源型支架,指导学生有效进行文献检索,鼓励他们选取一手资料,并筛选出与本组话题相关的资料。比如,关于成功人士的资料很多,本项目重点并非介绍人物生平,而是提取成功秘诀(包括内因和外因),指向“对成功的独特解读”这一最终目标。

  在项目中期,各小组进入讲稿撰写和PPT演示文稿制作阶段,教师可以提供思维型支架,帮助相关负责人捋顺思路和逻辑,建构汇报框架。当学生汇报的逻辑较为松散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利用信息组织图等工具,使思维可视化、结构化(刘月霞、郭华2018)。

  贯穿项目始终的学习支架还包括文化型支架,即创设开放创新、平等交流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可以通过增进交流、反馈加以促进,而生生关系可以通过组内合作、组间互鉴来加强。师生在推进和优化项目中交流想法,彼此启迪,以协同、互惠的学习方式构建学习共同体(佐藤学2016)。

  结语

  项目式学习以创新为导向,旨在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通过交流和合作促进他们的社会性成长。逆向设计的教学思路适用于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教师不仅要重视项目式学习所强调的创新意识和作品意识,还应注重项目的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的对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知识的内化、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并在高中阶段更有效地付诸实践。教师还可以将项目大任务分解为可操作、可达成、可检测的子任务,并在每个阶段鼓励学生保留学习痕迹,用形成性评价促进自我反思,推进小组项目的完善。因为项目成果凝聚着每个学生的心血,所以学习过程值得被记录和珍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项目进展情况适时提供学习支架,发挥学习共同体的效能,共同参与项目的推进和优化,从而促进其思维和素养的发展。

  引用文献:

  博斯,拉尔默.2020.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月霞,郭华.2018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丰,管光海,何珊云,等.2020.重新定义学习:项目化学习15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佐藤学.2016.教师花传书:专家型教师的成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